裴高才《陳時》:民初的「武大」是武昌中華大學,並非武漢大學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5T22:36:47+00:00

新春時節,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責編發來了拙作《中華大學校長陳時》電子版。彭南生教授在《中華大學的精、氣、神》序文中指出,裴高才、陳齊合著的長篇非虛構文學作品《中華大學校長陳時》,作為華中師範大學獻禮私立武昌中華大學110華誕、華中師大120年校慶書目,在史料開掘與訂正上多有用力。


新春時節,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責編發來了拙作《中華大學校長陳時》(裴高才、陳齊合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1)電子版。筆者先睹為快,首先閃入眼帘的是中華大學的名師群像照片與陳宣愷、陳時兩位校長,以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與國學大師劉鳳章、黃侃的手跡。接下來分別是著名史學家、華中師範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彭南生教授,著名文藝評論家、武漢大學博導、華師校友樊星教授所作的序言《中華大學的精氣神》與《鐵血鑄就教育魂》。



彭南生教授在《中華大學的精、氣、神》序文中指出,裴高才、陳齊合著的長篇非虛構文學作品《中華大學校長陳時》,作為華中師範大學獻禮私立武昌中華大學110華誕、華中師大120年校慶書目,在史料開掘與訂正上多有用力。其中,對有的學者將梁啓超到私立武昌中華大學(簡稱「武大」)演講,想當然地誤為到武漢大學演講,作者為此以「交誼任公」一節進行了辯正……


事情是這樣的。因陳時校長早年留學日本時,就交誼於戊戌變法的風雲人物梁啓超,所以筆者在《中華大學校長陳時》一書中,專門有「交誼任公」敘介其過往。作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與國學大師,梁啓超應私立武昌中華大學校長陳時之邀,於1922年8月29日至9月7日抵漢進行旋風式講學,尤其是他發表的《湖北在文化史上之地位及將來之責任》的演講,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作為近代中國發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上海《申報》(原名《申江新報》)於1922年9月5、6日連載了《梁啓超在武大演講紀》,這裡的「武大」,即是「私立武昌中華大學」的簡稱,並非現在的「武漢大學」簡稱。豈料,此前有學者在光明日報發表了《1922年梁啓超的武漢之行及其關於湖北文化的演講》一文,文中稱「梁啓超赴武漢大學,為武大暑期學校作題為《湖北在文化史上之地位及將來之責任》的演講」。


上述光明日報一文,是典型的張冠李戴,網絡上卻紛紛以訛傳訛。事實上,中華大學既是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本科),也是湖北第一所經教育部獲準的本科大學,1922年根本上不存在武漢大學。爬梳武漢大學校史發現,1913年該校為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簡稱「武昌高師」),1923年始更名為國立武昌師範大學,1925年復更名為國立武昌大學。1926年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大學與其他幾所學校合併,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直到1928年7月,國民政府才改組武昌中山大學,正式組建國立武漢大學。


為此,筆者曾在《中華大學校長陳時》一書中加以訂正外,還撰寫了《梁啓超緣何稱「湖北為中國文化樞紐」》一文,分別在台北《湖北文獻》《中華讀書報》與《武漢社會科學》等兩岸報刊上,介紹梁任公到中華大學演講的細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