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中國年,話「年畫」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5T04:35:58+00:00

年,是中國人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畫,作為中國特有的民間美術形式,不僅是「中國年」等民俗節日中不可或缺的裝飾藝術,也是嫁娶迎親、生子彌月、豐收安宅、祭天酬神等民俗活動中的重要點綴,更是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生活百態、民風民俗的記錄和中華民族民間信仰與寄託的反映。


年畫


▲ 楊柳青木版年畫(攝影/北京老德,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是中國人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關近了,年味濃了,年畫貼起來的風土人情,也是中國年裡重要的年味之一。

年畫,作為中國特有的民間美術形式,不僅是「中國年」等民俗節日中不可或缺的裝飾藝術,也是嫁娶迎親、生子彌月、豐收安宅、祭天酬神等民俗活動中的重要點綴,更是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生活百態、民風民俗的記錄和中華民族民間信仰與寄託的反映。

▲ 《朱仙鎮木版年畫》組照之一(攝影/王立力,第3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文體遊藝類一等獎)

年畫始於古代的「門神畫」,在宋代曾被稱為「紙畫」,明代稱為「畫貼」,清代稱為「畫片」「畫張」「衛畫」等,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光庭的《鄉言解頤》始見「年畫」一詞:「掃舍之後,便貼年畫,稚予之戲耳。然如《順孝圖》、《莊稼記》,令小兒看之,為之解說,未嘗非養正之一端也。」

▲ 灘頭木版年畫(攝影/歐陽欽,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版水印製作,題材包羅萬象,有神仙與吉祥物、世俗生活、故事傳說、娃娃美人等豐富的畫樣,堪稱民間生活百科全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人文價值和精神價值。

截止到2021年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有18個地區的「年畫」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




楊柳青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楊柳青木版年畫是天津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之一,發源於千年古鎮楊柳青。其製作方法為半印半畫、刻繪結合。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用墨印在紙上,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既有版畫的刀法韻味,又有繪畫的筆觸色調。楊柳青木版年畫題材廣泛、構圖飽滿、筆法細膩、色彩明艷、畫面生動,是中國年畫藝術的重要代表。

▲ 精心繪製(攝影/北京老德,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 楊柳青木版年畫(攝影/北京老德,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武強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武強木版年畫產生於宋末元初,明、清兩代最為鼎盛。1993年,河北省武強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鄉」。早期的武強年畫以純手工描繪,隨著市場需求和雕版印刷術的興起,逐漸形成木版套色年畫。其題材對傳統美德的宣揚表現得尤為突出,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充分表達了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

▲ 武強木版年畫《獅子滾繡球》(圖片來源:武強年畫博物館)


▲ 武強木版年畫(攝影/北京老德,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桃花塢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桃花塢木版年畫產生於明代,盛於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因集中在蘇州桃花塢一帶生產而得名。桃花塢木版年畫曾流行於江南地區,遠銷內陸並流傳到國外,對日本的浮士繪等版畫藝術產生重要影響。桃花塢木版年畫通常以頭大身寬的人物為主,造型誇張、色彩鮮艷,給人一種對比強烈、歡樂明快的視覺感受。在藝術形式上,既融合了文人畫法,又融合了西式「泰西筆法」,是中西藝術融合的典範。與天津楊柳青年畫並稱為「南桃北楊」。

▲ 桃花塢木版年畫(攝影/英花語,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漳州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漳州木版年畫主要流傳於漳州的薌城區和閩南、嶺南一帶,並遠銷東南亞。其雕版分「陽版」和「陰版」兩種,印製「幼神」人物背景色(紅)的版為陰版,這種陰版的刻法和用法在國內所獨有。漳州木版年畫構圖大方、造型誇張,特別是用黑紙印製的年畫,為其他地區罕見。

▲漳州木版年畫《神荼鬱壘》(圖片來源:中國手藝網)




楊家埠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楊家埠木版年畫是流傳於山東濰坊楊家埠的傳統民間版畫,清代乾嘉年間開始興盛,至咸豐年間達到輝煌期,年畫產品行銷大半個中國。楊家埠木版年畫植根於民間,裝飾於節日,形成了古樸雅拙、簡明鮮艷的獨特風格。楊家埠木版年畫間接記錄了中國民居和民間社會生活情況,對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

▲ 《楊家埠木版年畫》組照之一(攝影/任韶華,首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文體遊藝類提名獎)




高密撲灰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東高密的撲灰年畫,亦稱「民間寫意畫」,多採用全開紙作畫,以大見長。在製作工序上,先用柳枝燒製成的炭條勾出輪廓,然後撲抹在白紙上,「撲灰」因此而得名。早期的撲灰年畫,受廟宇壁畫影響較深,一般工多意少、風格粗獷,以水墨為主,顯得古樸典雅。清乾隆時期以後,以色代墨,色彩艷麗,形象動感,線條顯示豪放,形成了新的格調。

▲ 高密撲灰年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呂蓁立先生創作中(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 高密年畫(攝影/北京老德,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朱仙鎮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距開封城南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鎮就已有了木版年畫。至明清兩代十分興盛。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製作工藝和用色十分講究,木版與鏤版相結合,水印套色,刀技線條粗獷豪放,陰粗陽細,對比較強。其題材和內容多取材於歷史戲劇、民間故事,鄉土氣息濃郁,民間情趣強烈,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樸古老的民族風格。

▲ 《朱仙鎮木版年畫》組照之一(攝影/王立力,第3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文體遊藝類一等獎)


▲ 朱仙鎮木版年畫(攝影/北京老德,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灘頭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灘頭木版年畫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以濃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灘頭自古巫風熾盛,民間祭祀活動甚為流行,用於祭祀的紙馬品種繁多,其製作工藝與後來的灘頭木版年畫有著內在的傳承關係。在製作工藝中,蒸紙、托膠、刷粉等傳統工序均為灘頭所獨有,「開臉」也是有別於其他地區年畫的獨特技藝。灘頭木版年畫用色奔放,橘紅色奪目。灘頭木版年畫的製版難度在於線板雕刻。

▲ 《灘頭木版年畫作坊》組照之一(攝影/劉啟後,第9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生產商貿類提名獎)


▲ 灘頭木版年畫(攝影/歐陽欽,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佛山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早在宋元時期,廣州、佛山一帶已流行刻繪門神的習俗。早期直接在門板上手繪刻畫,後來置於木板繪刻,大量複印,製成木版年畫行銷於市。佛山木版年畫興盛於清代乾嘉年間,成為珠三角地區家家戶戶年節必備之物,在東南亞及世界各國華人聚居地都有一定影響,是華南地區年畫產地的代表。佛山木版年畫以「寫色描金」、色彩濃艷為特點,神像畫占很大比例。

▲ 佛山木版年畫(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 佛山木版年畫(攝影/北京老德,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梁平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慶的梁平木版年畫屬於民間美術「梁平三絕」(竹簾、年畫、燈戲)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其內容和國內其他地方的年畫大同小異,但其藝術處理手法和畫面效果迥然不同,它獨自表現出一種粗獷野俗、渾厚凝重的原朴之美,具有重慶山區農民那種純樸敦厚的氣質。

▲ 梁平木版年畫(攝影/北京老德,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綿竹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川綿竹盛產竹子,是造紙的上好材料。綿竹木版年畫特色鮮明:繪畫性強,上色靠手工彩繪,與其他地區的「套版色印」年畫有明顯區別;構圖講究對稱均衡,以線造型;通過對形象的誇張、變形,突出年畫人物的特徵;善用金色(如瀝金、堆金、貼金)。

▲ 綿竹木版年畫(攝影/zznong,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 綿竹木版年畫(攝影/木水哥,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鳳翔木版年畫



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陝西的鳳翔木版年畫始於唐宋,盛於明清。其極少受其他地區年畫風格影響,繼承的是中國最早的木刻技法。全以木版手工雕版,土法印刷,彩印與手繪相結合。局部手工填染,套金、銀色等。色彩對比強烈,圖形造型飽滿誇張,充分體現了中國西部農民的民俗風情和濃郁的民間美術特色,成為研究中國西部農村生活和文化風貌的珍貴藝術資料。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鳳翔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邰立平(攝影/海天,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木版年畫(平陽木版年畫)



200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流行於山西臨汾的平陽木版年畫始於宋金,盛於元代,至明清進入發展黃金期。《中國古代印刷史》稱平陽木版年畫為年畫的「始祖」,《中國版畫史》也有「版畫之頭,平陽啟之」的論斷。中國最早的張貼畫(版畫)珍品——宋金時期的《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和《義勇武安王位》即是古代平陽木版年畫的代表作。平陽木版年畫畫面主題突出,形象誇張生動,色彩明快艷麗,顯現出較強的裝飾性,給人以豪放灑脫的印象。

▲ 平陽木版年畫(圖片來源於網絡)




木版年畫(東昌府木版年畫)



200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昌府木版年畫流傳於山東聊城,至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製作工藝上,只有「草版」,即只印不畫,畫面全部採用木版分色套印,人物面部一般不著色,因此人物形象在畫面上頗為醒目。「雙拉」是東昌府木版年畫的獨特印刷技藝,即依靠雙手的特殊合理分工,同時印製兩幅不同的年畫,提高印刷效率。

▲ 東昌府木版年畫(圖片來源:文旅聊城)




木版年畫(張秋木版年畫)



200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張秋木板年畫自元代由晉南地區傳入山東陽穀縣張秋鎮,至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採用套色木版印刷的製作技法,只印不畫,全部用木版套印。題材新穎,形式多樣。人物刻畫誇張而樸實,造型獨具特色,眼睛窄長,眼皮紋路清晰,鼻樑鼻翼瘦窄。畫面色彩以亮青、大紅、二紅、大綠、絳綠、丹紅、黃、藍八色為主,明快沉著兼而有之。

▲ 張秋木版年畫(圖片來源:今日陽穀)




木版年畫(滑縣木版年畫)



200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的滑縣木版年畫始於明武宗年間,至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其有族譜、中堂、對聯等百餘種表現形式,採用上等梨木板材雕版,印製工序細緻繁複,畫面構圖均衡勻稱,造型誇張簡括,形象飽滿敦實,線條剛勁有力,色彩明艷鮮亮,呈現出黃河流域民間藝術普遍具有的粗獷豪放品格。滑縣木版年畫構圖形式多採用長幅立式,左右對稱,上下層次分明。

▲ 滑縣木版年畫(攝影/@鐵旗杆,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 滑縣木版年畫(攝影/@鐵旗杆,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




木版年畫(夾江年畫)



200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夾江年畫與綿竹年畫和梁平年畫齊名,為四川三大年畫之一。但其製作工藝與綿竹年畫和梁平年畫不同,先用線版黑色印出墨線、黑髮、眉眼、衣紋等,再套印淡色版,如黃丹、土黃、赭石,最後印深色版,如紫色、藍色、綠色等。其工藝精湛,特點鮮明,色彩艷麗,久不褪色,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 夾江木版年畫-元亨利貞 復刻(圖片來源:四川文化網)




木版年畫(老河口木版年畫)



2011年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老河口年畫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主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相傳於明代末年由蘇州桃花塢經河南朱仙鎮傳入,其雕版選用硬質梨木為板材,雕工精細流暢,線條粗獷有力,採用植物和礦物顏料,色彩鮮艷,不易褪色。在表現技法上,老河口木版年畫構圖飽滿而層次分明,人物占據了整個畫面,少有留白,整個畫面形象較為充實,形成了比較強的視覺衝擊力。

▲ 老河口木版年畫《一團和氣》(圖片來源:楚天情報局)



【編後】

年畫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底蘊。除了傳統年畫,不同時期還有生動反映時代風貌和文化內涵的年畫。但隨著印刷和數碼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年畫失去了它原有的市場甚至民俗意義,其生存狀態令人堪憂。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年畫融入新時尚、形成新業態,以現代文化產業理念激活傳統工藝,推動年畫產業與不同產業融合發展,是為古老的年畫藝術煥發時代面貌、展現新魅力、傳承其精神力量和文化價值的新出路之一。


▲ 傳統年畫文創產品(圖片來源:瀟湘晨報)



文字資料|百度百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圖片資料|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官網論壇、部分來源於網絡(此文致力於公益宣傳和文化分享,無任何商業用途,侵刪)

特別說明|僅以此文分享和交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中如有表述錯誤,敬請指正。



今天是北方小年,

祝您小年快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