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原創)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3T15:39:56+00:00

—史坤玉—據說,宇宙中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可以隨心所動,比方說,你總是自認為自己很倒霉,於是倒霉的事兒就會接踵而至。又比方說,你總是滿心歡喜自信滿滿,於是就每每得心應手好運連連。這究竟是真還是假?信則真不信則假,但是我信。

—史坤玉—

據說,宇宙中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可以隨心所動,比方說,你總是自認為自己很倒霉,於是倒霉的事兒就會接踵而至。又比方說,你總是滿心歡喜自信滿滿,於是就每每得心應手好運連連。這究竟是真還是假?信則真不信則假,但是我信。

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我考軍校落榜,因為家貧,毫無懸念地也失去了我的初戀,心灰意冷失魂落魄死的想法都有,可是我不甘心就這麼白白在部隊混三年,然後再回到窮兮兮的老家去讓別人指指點點,我得干出點名堂來,TMD不混出個樣兒,我就去新疆支邊,我就去西藏援藏,我在心裡暗暗發狠。

我還真的發現了命運突破口,那會兒部隊裡有一條規定,誰能把文章寫上《人民日報》,就可以立功受獎,甚至可以破格提拔,於是我有了清晰的奮鬥目標。

老實說,如果一開始我就知道,上《人民日報》會那麼難;一開始我就知道,《人民日報》海內外專職記者有上千名;一開始我就知道,《人民日報》對業餘通訊員的用稿率是萬分之一,即便打死我也不會擠這趟車的,問題是我當時不知道,無知者無畏。後來我還悟到一個道理:有時候,不知道比知道更能創造奇蹟。

我幾乎是每兩天就寫一篇文章,郵寄到《人民日報》社,一直寫一直寫一直不停地寫……石沉大海石沉大海永遠是石沉大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只管耕耘不問收穫,我咬著牙堅持著。

不是那會兒我心態有多好,也不是我很懂得「滴水穿石」的道理,是因為我當時想改變命運,卻沒有別的路可選,除了堅持還能怎樣呢,就剩下跟《人民日報》死磕了。

好在當時部隊往外郵發信件免費,否則憑我那會兒一個月8塊錢的戰士津貼,還真玩不起。

「大作家上報啦」、「大記者上報啦」。

班裡的一些戰友們,時不時會揚著我們大軍區的《前衛報》喊。可我壓根兒就沒有往軍區小報上投稿,我只專注我的《人民日報》,怎麼可能會上軍區小報呢。

他們這是啥意思,你懂的,調侃嘲笑唄。我便又在心裡發狠了:TMD我不把我的名字變成鉛字登上大小報紙,我就對不起他們這麼費心地「鼓勵」我。

秋去秋來, 一年過去了,我依然在晚上9點軍營熄燈後、打著手電筒悄悄伏在床鋪上奮筆疾書。斗轉星移,兩年過去了,我依舊一趟一趟心如死水卻又望眼欲穿地往部隊專用郵筒里寄發稿件。

你必須相信「蒼天不負苦心人」這句話,在我已經不抱什麼希望、寫稿寄稿只是一種習慣的時候,確切地說,是在我不間斷地努力到大約第33個月的時候,我的第一篇文章終於登上了1985年11月4日《人民日報》頭版二條的位置,別小看僅僅只有500來個字的「小豆腐塊」,對於我其意義真的重大而深遠。

最先看到這篇文章的自然是我們指導員,近水樓台先得月,因為一個連隊只有一份《人民日報》,指導員把我叫過去,聲音有點顫抖地問:

「這是你寫的嗎?」

我接過報紙認真看了看,又仔細核實了文章下面的落款:河南省新鄉市33902部隊史坤玉,然後回答說是我寫的。

指導員激動了:

「你小子可以啊,這可是我們這個團建團50年來,第一次有人把新聞報導寫上《人民日報》。」

是我能力很強嗎?泛泛而已。是我的學歷很高嗎?高中而已。是我受過新聞專業訓練嗎?自學而已。可是為什麼我們部隊那些高學歷的專業「寫手」們,多少年勤奮筆耕也沒上《人民日報》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他們對《人民日報》太熟悉了,都知道上這樣的中國最權威、最頂級的大報太難了,被嚇到了,被自我設限了,被所謂「關係學「誤導了,就索性不投,或偶爾投一、兩篇,更甭說幾年如一日地堅持了。

於是,我又悟到了一個道理:敢做比會做更重要。就像一句笑話說的:清大北大不如膽大。

不久之後,我就被正式從基層連隊,調到團政治處了,專職從事部隊新聞報導工作。指導員受到了全團通報嘉獎,因為思想政治工作到位,指導得好嘛。

文章寫到這裡似乎可以結束了,但還有些事需要交待一下:我的處女作發表後,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280多封來信,其中還有50多封信,居然是希望交朋友談戀愛的,甚至還有姑娘寄照片來的,中國之大無奇不有,善良而熱情的人真多呵。

我仿佛一下子成了什麼名人,可我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有意思的是,我如今優秀而美麗的太太,東北人,就是當年一位筆友的外甥女,事實上就是《人民日報》那篇文章作的媒。人生有苦終有甜,有奮鬥必有福報。

最後一句話:我相信宇宙中有某種神秘的力量,會垂青積極進取、百折不撓、永不放棄一定要的人。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吧。

(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