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的《姥姥語錄》,一位99歲老人留下的生活智慧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8T04:59:10+00:00

在姥姥走後,懷著對姥姥的思念,這本《姥姥語錄》問世了。這本書里記錄著倪萍和姥姥的相處點滴,初拿到這本書一翻開便放不下,講的是通俗易懂的語言,卻處處透露著生活的大智慧。


2008年,倪萍的姥姥99歲去世。在姥姥走後,懷著對姥姥的思念,這本《姥姥語錄》問世了。

這本書里記錄著倪萍和姥姥的相處點滴,初拿到這本書一翻開便放不下,講的是通俗易懂的語言,卻處處透露著生活的大智慧。我從中受益匪淺,書里姥姥的為人處世和倪萍在人生的低谷時姥姥的鼓勵,都讓我感到溫暖和力量。

買這本書起初就是自己的好奇心,想知道著名主持人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到底是什麼讓倪萍如此優秀。書中給了我答案。

《兩個媽媽》

在倪萍不到兩歲的時候,被姥姥從青島機關幼兒園的小木馬上接走了。當時倪萍的爸媽離婚了,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還是單位的團委書記,最後她只能顧上一個孩子——倪萍的哥哥,而小倪萍被放在長托幼兒園,幾個月接一次。

姥姥和大姨去幼兒園接小倪萍,全幼兒園二十幾個孩子中一眼便能找到她:「雞蛋黃一樣的頭髮只有幾綹在頭頂粘著,腦門大得嚇人,眼睛老是淚汪汪的,地包天的小嘴想個小老太太。」大姨去抱小倪萍時,發現他的雙腿用布條綁在木馬上,木馬下還有個小痰盂。拆開布條把她放在地上連站都站不住,一對小羅圈腿,嚴重的營養不良!姥姥說:「連笑都不會。」

那時候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樹上的榆樹葉子都被人吃光了,可姥姥把村裡的雞蛋能借的都借了,最後又把從娘家帶來的一對銀鐲賣了,換了雞蛋給小外甥吃。就這樣換著法的給小倪萍吃,半年後媽媽來看她都不敢認。

不會笑的小外甥「會笑了」 ,見了人沒說話就先笑,換來了無數好吃的,給啥吃啥,吃著水門口的百家飯倪萍的身高長到了一米七三。

水門口的戲台,水門口的山,水門口的水,水門口的淳樸民風養育了倪萍,她天性中的自由和美好被開發出來了。有一次記者問倪萍的主持風格是怎麼形成的,倪萍說:「我的老師是我姥姥,她教我要說人話。」

還記得小時候看春節聯歡晚會,我說:「倪萍真漂亮!」我爸說:「哎,不僅漂亮,還大氣。」我們最想表達的是:「親切,平易近人。」

倪萍說:「我慶幸上天給了我兩個媽,前者是姥姥,後者是母親。」姥姥給了她無微不至的陪伴,母親給她創造更好的讀書機會。一個用愛澆灌的童年,真的可以讓人溫暖一生。

《神人指路》(《一句話的力量》)

這是我覺得這本書很神奇很有意思的章節,是這個「神人」的一句話讓姥姥的孩子們個個優秀。「神人」的一句話讓倪萍的媽媽去了青島,她的東南之福改變了全家的命運!

有一年的冬天,膠東地區下了整整一冬的大雪。有一天天將黑了,姥姥的院子裡來了一個要飯的老太太,她說在風雪中走了一天了,想要口水喝。姥姥把叫進屋,讓她暖和一會再走。姥姥順手舀了一瓢水(半瓢都是冰),又順手倒進了大鐵鍋說:「你稍等會兒,我加把火,喝口熱水吧。」有順手抓了把米放進鍋:「喝一肚子水還得走十幾里路,撒泡尿就又沒了,喝口米湯吧。」就這樣,姥姥順了幾次手給要飯的老太太熬了一盆結結實實的粥。

老太太喝了熱粥,出了汗,解開了用草繩捆的棉襖裡面啥都沒穿。姥姥看著可憐,又找出舊縣衣給老太太穿上。

臨走,這要飯的老太太突然說:「你家是不是有個十七歲的大姑娘?」

姥姥說:「有啊,家裡的老大,叫印子(倪萍媽媽的小名),在完小上學還沒回來哪。」

老太太指著東南方向說:「這個閨女你留不住,她的大福在那邊,你讓她往那邊走吧。」

東南方向從地理上是指青島那邊。姥姥說:「印子有個舅在青島開買賣。」要飯的老太太說:「那就去那兒吧。」

就這樣,姥姥賣了當年的花生種子,給倪萍的媽媽置辦了路上要用的東西送她去了青島。十七歲的印子很快在舅舅的店裡學會了做會計,她邊工作邊讀書,二十三歲時在夜大認識了倪萍的父親,生了一雙兒女。

後來事實證明印子去青島太對了,她的東南之福改變了全家的命運。她不僅很快開始往家裡捎錢了,還把弟弟、妹妹都帶出來了。供他們上學、找工作。在姥姥看來,印子最大的福是生了一雙兒女,她內心堅信那個老太太是神。

可事實是,正是姥姥的善良給孩子帶來了福氣。她是個善人,老太太也是個善人,善人加善人,好事就來了。她給比她窮的人吃的時,總是先說一句:「我吃不了,你幫乎著我吃吧。」給人家東西也是說:「你要不嫌棄你就拿著吧。」做人先想別人,這是姥姥的習慣。

《姥姥的教育方式》

一個自信、大方、滿腹詩書、多才多藝的主持人到底是怎樣教育出來的呢?

倪萍寫書得了「冰心散文獎」;畫畫不到一年在榮寶齋開畫展,不到半天八十多幅畫全賣完了;做主持人,堪稱主持界的天花板;做演員,被評為國家二級演員,第一部電影《美麗的大腳》就獲得了「金雞獎。」

在姥姥眼裡,小倪萍幹啥啥行,是姥姥眼裡的「能人」。倪萍的成功離不開姥姥的讚美。倪萍在書中寫到「我喜歡來自姥姥的假戲真做,每天都有讚美,每天都有誇獎,這樣的孩子能不自信嗎?」

孩子是要誇獎的。姥姥說:「別捨不得夸孩子,芝麻夸著夸著就成西瓜了。」姥姥還說:「養孩子像等花開一樣,你別催著他長,催著他學。有人早長,有人開竅晚,你耐住性子等著他就不白等。」

倪萍說,我就是在姥姥不花錢的誇獎中肆無忌憚地飛快長大,少年的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人堆里最好看的那一個。



《姥姥對待生活的態度》

秋天是姥姥最喜歡的季節,也是她最忙碌的季節。家裡人口多,不需要小腳的姥姥下地,她就把秋的日子一天當兩天過。趕著天好,把秋地瓜曬乾,房頂上、院子裡、院牆上、東邊的大道上全是地瓜干。地窖里放著,白菜、蘋果、蘿蔔、地瓜干,在那個缺吃少喝的年月,勤勞持家的姥姥把孩子養的很好。

姥姥一生愛花,即使最窮的日子,姥姥院子門口都有兩堆怒放的月季。冬天人都穿不暖和,姥姥給剪了枝的月季穿得五顏六色——碎布條、舊繩子、玉米葉。這是姥姥用最質樸的情感、最省錢的方式養育這眼睛,養育著美、養育著心靈,她是怕心瞎了。姥姥說的心就是人的精神和靈魂!可能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身在黑暗,心向光明。

《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

在倪萍三十九歲那年冬天她遇上了她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劫難,她的孩子生了病。她著急、上火、哭,眼前是不是地一陣模糊、一陣黑,這一切的一切她全顧不上,白天跑醫院找專家,晚上坐在客廳里抽菸,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個多月。

姥姥不問也不說,只是一夜一夜的,我在客廳里坐多久,姥姥就在她的屋裡陪多久。後來,姥姥為了不給自己添亂,主動提出回老家。姥姥走前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感覺一定是有大事。她叮囑我:「孩子,記著,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姥姥拍這我:「你要是救不了孩子,誰也救不了。姥知道,就你行!」

在姥姥的眼裡,倪萍是無所不能的那個人,她記著姥姥的話了,她選擇堅強地抱著兒子踏上了美國的求醫之路,這一走就是十年。後來,兒子治好了。可這大好消息姥姥卻無法知道了,至今姥姥也不知道她和孩子到底遭遇了什麼,她只是勸慰她:「享多大的福就得遭多大的罪,罪遭夠數了,福又回來了。」

倪萍曾問姥姥,難道這個世界上完全沒有能讓你把生命靠上去的人?包括你的愛人、親人!姥姥說:「沒有。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後你靠的是你自己。」

姥姥說的能人是勤奮、努力、捨得自己、不怕吃苦的人,是用心做事、執著往前走的人,是敢於超越別人、敢於打到自己、敢於承認自己的錯、敢於面對別人成就的人。

姥姥說得對,這個世界上誰也別羨慕誰,得到的都是因為付出了,付出了一定也會得到。

《姥姥語錄》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帶我們認識了一個善良、智慧、平凡、普通的老太太,一個鬼精鬼精的姥姥。拿起這本書就好像坐在倪萍老師的身邊聽她嘮著姥姥日常。這書里有太多的人生智慧,我只能列舉一二,卻難儘其所有。想要做倪萍老師說的那種人:有本事做個偉大的女人,做不成也要要求自己做個大氣的女人,為社會、為他人做個有價值的人。


願你我共努力,我會持續分享每本好書,喜歡記得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