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床睡怎麼了?我家雙主臥,和丈夫分房睡」,網友:理想中的家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9T06:07:22+00:00

作為家居主編,Allen從業以來這些年,見證了無數個美好之家的建成,30歲的我常常想,等我年齡大了,人生的下半場,用來給自己養老的房子長什麼樣?

作為家居主編,Allen從業以來這些年,見證了無數個美好之家的建成,30歲的我常常想,等我年齡大了,人生的下半場,用來給自己養老的房子長什麼樣?

說到這裡,正在讀文章的你,有沒有憧憬過呢?可閉上眼睛,給自己20秒的時間憧憬一下。

想不出來也不要緊,可以好好欣賞一下這期內容我要分享的裝修案例~

這是一位70後太太,在退休後和丈夫共同打造的新居——他們現在以及未來的「養老房」。

而這個家,最近憑藉「夫妻分房睡」而走紅。

近200㎡的住宅空間,居然只保留了兩個臥室,而且是「雙主臥」、「雙主衛」,自己和丈夫一人一間,真是夠「任性」的~

走紅的具體原因是,這樣的設計對很多網友而言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不少網友稱:這是我退休後理想中家的樣子。也有人評論,不敢苟同這樣的生活理念~

下面,我們把評論權交給大家,跟隨我輕輕的腳步,一起去這個家參觀一番,相信會讓你眼前一亮~

屋況及設計說明

兩個女兒都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且居所距離不遠,家裡甚少來客人留宿,所以只保留男主、女主兩個臥室。(整個平面設計的改造很大膽,大家可詳細參考上圖)

整個空間融入了日式的LDK布局系統(增強客餐廚等公共空間的練習),意在打造一種隨意舒適的居住氛圍。女主人熱愛休閒、運動、養花,都有在空間布局中考慮到~

這是典型的灣灣住宅,屋內承重牆很少,主要依靠深而寬的房梁、黑色的立柱承重,改造空間足夠大,也是房屋本身的優勢。

屋內實景

相較房屋原本的格局,現在的玄關可謂兼顧了充足的收納、以及視覺上的寬敞感。

這得益於大門的改造,原先內開的大門改造成了外開,如此左側玄關區便可以靠牆打造更多鞋櫃,並設置換鞋凳,成為了一個良好的室內外過渡空間。

而看上圖右側,玄關背後則利用過道的空間,設置了更充足的櫃體,這裡打造了滿牆的原木色柜子,並搭配了下面的洞洞板設計。

收放自如的儲物空間,不僅兼顧觀賞性、可塑性(可隨意變更儲物模式),還能容納大量雜物,進屋後包袋、鑰匙隨手一掛,賊方便~

各種雜物可以輕鬆塞進柜子當中,豎紋櫃門的設計,加之轉角曲線弧度的造型設計,增強了整體的高級感,也讓大面積的櫃體更融入建築本身當中,弱化了視覺壓抑感,原木色柜子搭配地板,整體素雅乾淨,極簡的同時還充滿溫馨氣息。

對大多數南方人而言,家裡一定要有一個開放式的陽台,她的家也不例外~

天氣好、空氣好時,敞開陽台門,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幾乎融為一體,有了綠植和人氣的加持,偌大的客廳即便「空無一物」也顯得格外熱鬧和充滿生機。

客廳是一家人休閒的場所,平時很少接待客人,而兩位「千金」雖然不和屋主同住,但也會經常過來探望、休息。

儘可能地減少物品的堆放,選擇了小而精緻的家具,夠用的同時,也讓空間顯得更大。

圍繞沙發,整個大客廳形成「回字形」的動線,給予了視覺上更寬敞靈動的效果,從生活角度來說,居住者也有了更豐富更自由的活動空間。

太太和丈夫,從十年前開始「斷舍離」,他們的家除了一些簡單個性的裝飾,以及生活的必需品之外,幾乎沒有太多的雜物堆放。

「斷舍離,讓我從生活的瑣碎中抽離出來,每少一件不必要的雜物,內心都多了一份清閒自在,家的存在是服務於人,而過多的雜物,只會讓物品代替人成為主角,當人需要每天圍繞著一堆物品去不停整理、惆悵、患得患失時,生活會越來越累。」

——太太說

71年出生的她,活得比很多同齡人更通透,斷舍離也讓她找到了更多人生愛好,比如瑜伽就是其中之一。

為此在新房中客廳背後的空間裡,她設置了上圖這樣一個瑜伽區。鍛鍊讓她的狀態也較同齡人更年輕,這身形很難看出是50歲的阿姨。

這個家以「奶油色系」為主,「奶油」的暖調讓整個空間變得格外溫柔、治癒,而適當的冷色,諸如灰色地面、藍色沙發的點綴,又增加了簡潔、清新的感覺,看著特別舒服。

太太偶爾會閱讀,所以過道書架的設計,不僅可以隨手存取書籍,還能作為綠植、小裝飾的點綴區。

陽台雖然是開放式,但和客廳之間,裝有密封性很好的摺疊玻璃門。

天氣晴朗、微風不燥的時候,打開摺疊床,這裡便是浪漫的「空中小花園」,澆花、閱讀,哪怕是閉目養神都讓人格外愉悅。灰色做舊的仿古牆磚,把整個空間點綴得充滿文藝質樸的氣息,太溫馨了。

接下來是本文的重點展示區域了~先曬男主的臥室。

和我想像中的男主人房不一樣,木色基調下,加入了霧霾藍色的牆面,乾淨利落的同時,也兼顧濃濃的溫馨氛圍。

水磨石、水泥灰等瓷磚搭配在一起顯得復古又高級,整個空間明快簡約。因為男主人洗澡有坐浴的習慣,於是在窗下設計了地台,貼上了木紋磚後,暖色系的加持又讓人眼前一亮,很喜歡這樣的搭配。

相較丈夫的房間,女主人的臥室要大了很多,除了空間更大,床也更大。

因為這裡偶爾也是需要兩個人一起睡的,基於此女主人的解釋是這樣的:

「很多人不能理解分床睡、分房睡。在我看來,這反而是一種更能提升生活品質的方式。躺在一張床上,不代表感情就一定好,反之分房睡也不代表就是感情破裂,我和丈夫在一起幾十年,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越來越發現適當的距離感,適當的私密空間,可以成為生活的調味劑。當生活里有些爭執、偶爾作息不同、或是單純想要獨處時,我們可以去到各自的房間休息,關上門就是自己的小天地。同住一個屋檐下,想睡在一起時,他可以來主臥,想分開時各自待在自己的房間。當生活的方式可以多一個選擇時,你會發現很多堵在心口想不通的事,往往可以迎刃而解~」

——太太說

突破常理的大膽開放式衛生間設計,是女主人要求的。她非常喜歡通透的空間,於是選擇用白色碳鋼烤漆架點綴綠植,作為軟隔斷,打造了自然通透的空間效果。

看到這個設計,很多網友炸了鍋,畢竟馬桶區也是開放式的,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比較難接受的,比方說氣味、不好打掃,或是沒有隱私等。

而女主人的解釋是,反正是在自己的家,沒有什麼隱私不隱私,至於氣味,有智能馬桶和除臭香薰,平時也沒有為此困擾過,壁掛式的馬桶設計,平時拖一拖也很方便。

在淋浴區的左側,她為自己設置了梳妝檯,精緻極了~

她家的衣帽間,就是「砌牆衣櫃」的典範。

捨棄了傳統的櫃體,用到的是可以自由調節掛放、疊放的金屬衣架,這樣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今後進行微調,存取衣物也一目了然。

衣帽間的左側是洗衣房,設置在這裡,對女主人來說,做家務更為得心應手。

而在衣帽間和洗衣房之間的這個區域,就設置成了書房。

想要安靜的時候,她可以在這裡閱讀,上網,把拍攝的家居場景,整理分享出去,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理念~這也讓她成為了受上萬人關注的家居博主。

餐廳連通了西廚區和中廚區,右側有個小的隱形門,打開後是設備間,家裡的中央淨水、軟水、熱水器等設備都集中於此。

右側牆面還設置有電視,邊吃飯邊看電視,想必也是很多70後的習慣了。

寫在最後:

這套裝修案例,正是因為有爭議性,才更有閱讀性。

除開一些爭議點,一些細節的處理,諸如隱形收納、轉角弧度設計、吊頂處理、配色、半開放陽台等,都是非常值得參考的。

關於分房睡大家怎麼看呢?歡迎把你對這篇內容的看法,分享在評論區,感謝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