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特派記者進京啦!揭秘北京冬奧會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8T22:01:35+00:00

昨天,作為本報首批特派記者,在開幕倒計時一周之際,記者進入冬奧閉環,開始冬奧採訪工作。最熟悉的一段旅程,卻因為北京冬奧會而有所不同。

進京了!昨天,作為本報首批特派記者,在開幕倒計時一周之際,記者進入冬奧閉環,開始冬奧採訪工作。

冬奧閉環外景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厲苒苒 攝

最熟悉的一段旅程,卻因為北京冬奧會而有所不同。防疫環節絲滑嚴密,志願者服務熱情細膩,配套應用科技智造……1000多公里的輾轉入住以及進入閉環後的點點滴滴,進京一路都感受到北京冬奧會籌辦中的「細節控」。

進環:絲滑嚴密

針對境外入環人員,所有媒體酒店都在機場安排班車,抵達後必須立即進行核酸檢測,期間不允許走出房門。而對於類似記者這樣的境內採訪人員,可以自行抵達酒店後,經過相關手續的查驗,直接進環。

在酒店外,藍色的宣傳畫將整個區域全部封閉,冰墩墩的宣傳畫背後就是奧運閉環。所有記者在進入閉環前,都必須持有96小時內兩次核酸報告且間隔必須超過24小時。疫苗接種證明、北京健康寶、行程碼……只有這些全部通過查驗,眼前的鐵門才會緩緩打開,將記者收入閉環。

冬奧大巴

昨天的進環途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因為佩戴的是普通醫用口罩,在一開始,記者竟然被「拒之門外」。工作人員強調了閉環內首要原則:必須全程佩戴N95/KN95的口罩,隨後贈送了記者一枚,看著記者安全佩戴之後才放行進環。

核酸檢測也是所有環內人員的必修課,在酒店班車區域,設置了一個由移動房搭建的核酸檢測點,所有媒體人員上班車前,都會先去那裡「打卡」,進行核酸檢測。最大程度保障環內的安全。

在班車上,所有的座位都嚴格按照安全距離,張貼著間隔入座的提示。據介紹,在前往東京奧運會實地體驗之後,北京冬奧組委有關方面重新做了交通計劃,確保每一輛車達到50%的就座率就發車,後續車輛隨時補上來,不讓記者(在候車區)停留時間過長,也保障乘車人在車上能始終保持安全距離。還有攝影記者比較集中的高需求賽事,在北京冬奧會的攝影記者席,每隔一個座位會事先貼上尼龍繃帶,用一個罩子罩在座椅上頭,提醒大家要間隔。

深夜11時,當記者從新聞中心回酒店時,依然看到身穿防護服的防疫工作人員,一絲不苟將整車進行消毒——自由穿梭在閉環內外,媒體班車的消毒防疫是他們的頭等大事。

服務:細緻用心

冬奧會期間,主媒體中心將是全球註冊平面媒體和轉播商的工作總部,既是報導和轉播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盛況的國際新聞編輯部和電視信號製作及傳輸中心,又是國際奧委會媒體運行、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和北京冬奧組委媒體運行部的賽時指揮部,它將成為讓世界了解冬奧、了解北京、了解中國的第一窗口,並為全世界的媒體記者帶來精準服務。

主媒體中心外景 新華社圖

本屆冬奧會,本報在主新聞中心租借了獨立的媒體工作間,這也是全國地方媒體中唯二擁有獨立工作間的。入駐獨立工作間的第一步,迎接記者的竟然是一個相機鏡頭。原來是志願者服務團隊特地安排的一個小小歡迎儀式。用拍立得拍下照片,還請記者在一張簽到卡上寫上對北京冬奧會的祝福。不一會兒,這張祝福卡就出現在新聞工作間門口的展板上,佐以一張張歡迎照片上的笑臉,讓這個冬夜多了許多暖意。

貼心將所有媒體包以及各類場館介紹物資準備好,記者在獨立工作間進行宣傳布置的時候,接連有數位志願者主動上門,詢問需求。也是在他們的幫助下,記者才在最快時間裡完成了「裝修大業」,將工作間布置出新民特色。未來,這個工作間也將作為前方演播室進行視頻直播的錄製。

新民晚報的獨立工作間 特派記者 厲苒苒 攝

據了解,服務主媒體中心的志願者團隊大都是來自包括中國傳媒大學等在內的北京高校學生。儘管每天工作近8小時,但所有人都對自己能參與冬奧感到特別自豪。志願者小阮告訴記者,北京奧組委按照奧運會通用標準,在交通、餐飲、註冊以及住宿方面為志願者提供保障。通過各種培訓機會,同學們也學習了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常識、志願服務常識、賽區歷史文化、英語口語、文明禮儀、助殘服務、急救技能、輿情防控、媒體宣傳等通用知識,以及崗位周邊環境、交通信息、實操技能等崗位知識。此外,北京冬奧組委還將採取以精神激勵為主的方式,對賽會志願者進行激勵,激勵措施包括但不限於頒發志願服務證書、發放相關紀念品等。

現場:科技智造

要說北京冬奧會的主新聞中心與歷屆冬奧會的新聞中心有什麼不同,大概就是各種智能設備的大範圍使用,其中各種不同用途、不同類型的智慧機器人成為亮麗的一道風景。

消毒機器人正在國家游泳中心內消毒 新華社圖

走進新聞中心大門,首先「遭遇」的是個消毒智慧機器人。白色圓潤的外觀看上去有點像吉祥物冰墩墩的兄弟。據悉,智慧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是設計者根據工作地點的特點、範圍,預先在它的控制終端程序里設計相應內容,而後它就按指令進行不知疲倦的工作。乍一聽好像並不複雜,但實際上它是基於5G基礎上的智能終端設備之一,也是5G應用場景之一。通過智能設計,機器人會精準辨別前方障礙物,並繞行進行工作。

主媒體中心入口及上方懸掛著的巨大燈籠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厲苒苒攝

越是精細化,越需智能化。據了解,類似新聞中心裡這樣的智慧機器人,遍布在北京各個冬奧會場館,還擁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和形態。有防疫+消殺+巡檢智慧機器人,當它發現有人在場館內不戴口罩時,會主動上前提醒你戴上口罩;有醫療預檢機器人,頂著「方腦袋」的智能導覽機器人會閃爍著「大眼睛」介紹醫療環節,指引病人前往醫療中心;還有的智慧機器人負責將重要的文件、材料等物品,從一個區域送到另一個區域,解決冬奧閉環內各環域之間材料傳送的問題。所有智慧機器人的使用,是為了儘量減少冬奧會閉環內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從而降低可能存在的疫情傳染風險。

祝福語展板 秀米晚報特派記者 厲苒苒 攝

《2021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快速增長,2021年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高於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服務於不同場景的各類智慧機器人成為北京冬奧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項項「中國智造」在奧運應用中大放異彩。(新民晚報特派記者厲苒苒北京今日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