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成為日本的統治者,為何13天後自殺?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8T22:36:40+00:00

作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的織田信長,在即將統一全國前夕,遭到叛將明智光秀的圍攻而縱火自焚,後者隨即篡奪軍政大權,成為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然而,明智光秀執政的時間非常短,上台13天後便落得兵敗自殺的結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的織田信長,在即將統一全國前夕,遭到叛將明智光秀的圍攻而縱火自焚,後者隨即篡奪軍政大權,成為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然而,明智光秀執政的時間非常短,上台13天後便落得兵敗自殺的結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切,還要從「本能寺之變」的發生說起。

一 弒主上台

1582年6月2日,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織田信長,在京都本能寺遭遇叛將明智光秀的圍攻,突圍失敗後自焚而死,史稱「本能寺之變」。事變前不久,身居織田家御食奉行的明智光秀,因為在招待德川家康時準備的魚不新鮮,遭到主公的辱罵、毆打,事後又被降為同僚豐臣秀吉的家臣(註:豐臣秀吉此時正率軍圍攻中國地方的高松城)。因此,明智光秀對織田信長恨之入骨,並最終將他害死。

「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派從弟明智秀滿攻占織田信長生前的大本營安土城,並積極拉攏跟織田家作對的各路勢力,以期結成「統一戰線」。與此同時,明智光秀還聯絡朝中的公卿,在大肆讚揚自己功勞的同時,也向天皇表達效忠之意。當時在位的正親町天皇雖然心存顧慮,但鑑於明智光秀手握重兵、居心叵測,思量再三後,只能任命他為征夷大將軍。

熟悉日本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智光秀生活在戰國末期,時代特徵就是禮崩樂壞、皇室式微。此時,天皇的存在就像一塊「神主牌」,各路軍閥需要的時候就請出來拜拜,不需要的時候就說「拜拜」。天皇的權力被架空後,幕府便承擔起中央政府的角色,明智光秀既然被天皇任命為幕府將軍,自然便名正言順地成為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

但是,出於對「下克上」現象的反感和擔憂,願意跟明智光秀結盟的勢力少之又少,甚至連一向跟他交好的筒井順慶,也在暗地裡跟織田信長最信任的部將豐臣秀吉暗通款曲。如此一來,堅定地站在明智光秀陣營的,便只剩下少數親信,如岳父妻木廣忠、從弟明智秀滿、舊臣齋藤利三等人。由於得不到廣泛的擁護,明智光秀政權的合法性明顯不足,前景不被看好

二 中國大返還

為尋找強有力的盟友,明智光秀在反叛的當天,便給長洲藩主毛利輝元寫了一封密信,除了透露織田信長已死的消息外,還要求他要堅守高松城、抵禦豐臣秀吉,而自己將很快派出援軍。非常糟糕的是,明智光秀派出的密使沒能進入被洪水包圍的高松城,而是誤闖豐臣秀吉的營地並被捕。就這樣,豐臣秀吉在6月3日晚間,便得知明智光秀叛變及織田信長自殺的消息

看完密信後,豐臣秀吉聽取軍師黑田官兵衛的建議,決定隱瞞噩耗,並派出使者跟毛利輝元講和,然後率大軍東返討伐明智光秀。豐臣秀吉提出的條件是,只要高松城主清水宗治切腹自殺,他願意撤軍,並且不會要求毛利輝元割讓任何領地。毛利輝元並不清楚京都發生的一系列事變,甚至還擔心織田信長會親率大軍幫助豐臣秀吉攻城,所以對豐臣秀吉提出的條件,很快便照單全收。

6月4日,清水宗治切腹自殺,對陣雙方的議和正式達成。6月6日,豐臣秀吉正式率軍撤離高松城,次日夜間進入姬路城,然後將城內所有的錢財、軍糧都發給士兵們,鼓勵他們準備決戰。6月9日晨,豐臣秀吉將姬路城交給淺野長政、小出秀政守備,然後親率萬餘名精兵出發,一路上得到同僚池田恆興、堀秀政、高山重友、中川清秀等人的支援,總兵力最終擴充至4萬餘人。

6月12日夜,大軍在攝津富田紮營,豐臣秀吉登上大坂城,會見了織田信長的第三子織田信孝、大將丹羽長秀,然後合兵一處向京都進軍。6月13日,豐臣秀吉率軍到達京都附近天王山麓的山崎,與聞訊率軍趕來迎戰的明智光秀對壘。從撤離高松城到抵達山崎,豐臣秀吉只用了7天時間便完成200公里的急行軍,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史稱「中國大返還」(註:「中國」即日本中國地方,位於今本州島西部)。

三 兵敗被殺

6月13日4時,屬於明智軍的並河、松田支隊,率先進攻在天王山麓中布陣的豐臣軍中川支隊,日本史上著名的「山崎合戰」(又稱「天王山之戰」)由此打響。戰事之初,兩軍長期處於焦灼的攻防狀態中,雙方圍繞著戰略高地展開激烈爭奪,士兵死傷情況都非常嚴重。然而,隨著豐臣秀吉的後備部隊不斷加入戰鬥,戰場形勢開始發生變化。

經過一番激烈的白刃戰後,由池田恆興率領的支隊,成功地偷襲並擊敗明智軍的津田信春支隊,使得豐臣軍最終完成對明智軍的包圍。形同「瓮中之鱉」的明智軍,在咬牙抵抗良久後,最終在午後7時全線崩潰。經此一戰,大約2萬人的明智軍被殲滅殆盡,只有明智光秀率領的700多人僥倖逃脫,真可以說是慘到了家。

明智光秀率殘眾逃出包圍後,前往勝龍寺城避難,但很快便遭到豐臣秀吉的圍攻。戰鬥打響後,豐臣秀吉採納黑田官兵衛提出的「圍三缺一」戰術,率軍全力攻打勝龍寺城東、西、南三面,唯獨沒有圍攻北門。果然,士氣渙散地守軍紛紛從北城門逃跑,豐臣秀吉幾乎沒有遭受任何損失便拿下打勝龍寺城。

勝龍寺城淪陷前,明智光秀率領少數近臣出逃,準備前往坂本城避難。然而,明智光秀一行人經過京都小栗棲時,卻遭到當地村民的攻擊。明智光秀被竹槍刺傷落馬後,自知難以衝出重圍,便由部將溝尾莊兵衛做介錯,剖腹自殺而死,時在當年6月15日。明智光秀從弒主上台到兵敗自殺,前後僅有13天時間,由於他的政權非常短促,因而被後世戲稱為「三日天下」

山崎之戰後,豐臣秀吉憑藉平定叛逆、為主公報仇的大功勞,一躍而成為織田家實際上的首領,並乘機控制京都朝廷。此後,豐臣秀吉又通過一系列的戰爭,在消滅內部敵人的同時,最終在1588年完成日本的基本統一。憑藉著不世之功,貧民出身的豐臣秀吉最終登上關白(相當於中國古代的丞相)的高位,成為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可謂極度傳奇。

參考書目

吳廷璆:《日本史》,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4年版。

汪公紀:《日本史話》,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年版。

高柳光壽:《明智光秀》,吉川弘文館1986年版。

田中義成:《豐臣時代史》,明治書院1925年版。

山岡莊八:《豐臣秀吉》,重慶出版社2008年版。

小林鶯里:《豐臣秀吉》,中國畫報出版社2018年版。

井上清:《日本歷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