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高中|中山紀念中學:一所你讀了不會後悔的學校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9T07:42:46+00:00

中山去哪學帶你探校欄目第3期。中山高中——中山紀念中學。中山高中|煙洲中學:百年書院,文脈相續!中山紀念中學的校訓,特別把「才華」二字突顯出來,秉承了孫中山「為國育才」遺訓。

中山去哪學帶你探校欄目第3期

中山高中——中山紀念中學


點擊下方文字查看往期介紹

中山高中|煙洲中學:百年書院,文脈相續!帶你探秘新高中成長之路

中山高中|煙洲中學:百年書院,文脈相續!帶你探秘新高中成長之路

我網上搜集資料準備做紀中的探校系列時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如何評價廣東省中山紀念中學?」

問題下面有很多評論

而我卻被這個回復觸動了



所以就有了今天這篇文章的標題

中山紀念中學

在你的心中是一所怎樣的存在?

全市第一的名校?

夢想中的高中?

令人驕傲的母校?

……

假如紀中成績不是中山名列前矛

你還會選擇ta嗎?


當我們拋開一切成績上的東西

去談論紀中的時候

我們該談論的是什麼?

應該看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知乎、作者:見水印


01


校訓:

祖國高於一切,才華貢獻人類


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初入紀中校園,都會被那句莊嚴而霸氣的校訓所震撼——「祖國高於一切,才華奉獻人類。」



校訓是一所學校辦學的核心價值觀所在。中山紀念中學的校訓,特別把「才華」二字突顯出來,秉承了孫中山「為國育才」遺訓。


孫中山先生說過:「革命的基礎在高深的學問。學問為立國之本。」「應該從學問入手,拿學問救中國。」祖國,才華,貢獻人類!這是中山紀念中學校訓傳遞的主題,也是對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

(《湖光山色》紀中校友:梁博泉 攝)


「祖國高於一切,才華貢獻人類」,既飽含著中山先生對後人的期盼,更概括了中山先生一生的風範。


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中是這樣評論孫中山先生的:「他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為「祖國高於一切」樹起的典範。毛澤東寫於1956年的這篇文章,還有這樣一段話:「事物總是發展的。1911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四十五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面目更要大變。中國將成為一個強大的工業國,中國應當是這樣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和六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這是對「才華貢獻人類」最好的詮釋。


02


校風:

兼容並包,自由開放


很多校友提起紀中,都會不約而同提起一個詞:自由。這種自由體現在:尊重、包容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選擇。


△來源:知乎,作者:Frankie Huang


△來源:知乎,作者:匿名


△來源:知乎,作者:知乎用戶4h7YFO


△來源:知乎,作者:匿名


△來源:知乎,作者:知乎用戶4h7YFO


高中階段正是一個人必須明確自己個性的主要特徵,開始考慮自己人生道路的時候,自我意識有了高度發展。自由的學習氛圍,在目前這樣的高考教育制度下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東西。


紀中學子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來看,學校更偏向於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興趣愛好、學習找到一個平衡點。


所以,除了學科學習,在紀中,你會發現學校有很多課外活動、社團很多,有什麼興趣愛好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施展的平台,在不耽誤學業前提下,老師都會鼓勵你。你的選擇都會得到支持,其實我們都明白,沒有完全正確又完美的選擇,只是每個人選擇的道路不一樣而已,只要你願意為你選擇的道路堅持走下去。


據不完全統計,紀中共有100餘個大大小小的部門社團,分為理論類、文體類、科技類、實踐類、公益類、學術類等六大類,社團的類型也很豐富,街舞社、微電影、攀岩社、音樂、架子鼓、航模、機器人等等,總之你能想到的社團活動,紀中都能滿足,完全不輸大學的社團活動!多樣化的社團活動,需要學校給予一定的自由度,才能讓每個學生的才華充分展現出來。


紀中開放自由的教學氛圍,鼓舞了無數紀中,他們用身體力行歌頌了紀中的校歌所頌——「唯我先生,四表披光,振興中華,開來繼往」!



03


校園:

古雅清韻,人文底蘊深厚


美麗的中學有很多,但一走進校門,就能從一樹一木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文化,唯獨紀中。



在紀中校園,可以看到宋慶齡親筆題寫的校名、孫中山先生的雕像,以及逸仙堂、皓東堂、壽屏堂、鶴齡堂、慶齡堂等主體建築,體現出深厚的歷史和人文底蘊。


來源:朝顏夕映公眾號


中山紀念中學,原名「私立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由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為紀念孫中山而創辦。1931年奠基,1936年建成。占地面積約4054平方米,建築是中國近代建築史上「古典復興主義時期」的典型風格。


(《美如畫》紀中校友:朱澤輝 攝)


現校名由宋慶齡於1978年題寫。建築群由校門、壽屏堂、皓東堂、哲生堂、鶴齡堂、逸仙堂、慕貞堂及附屬建築組成,均以孫中山及其親密戰友和重要親屬(孫眉、陸皓東、孫科、楊鶴齡、盧慕貞等)的名字命名。


建築依山勢呈階梯式、對稱性布局,採用仿清代宮廷建築形式,用大量柱、梁、額枋等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屋頂以藍色與綠色琉璃瓦為主,紅牆綠瓦的建築群掩映於綠樹叢中,形成古樸典雅的校園風格。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逸仙堂: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


哲生堂:為紀念孫科先生而建


壽屏堂: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胞兄孫眉而建


皓東堂:為紀念孫中山戰友陸皓東而建


鶴齡堂:為紀念孫中山好友楊鶴齡而建

慕貞堂:為紀念孫科先生生母盧慕貞而建



紅牆綠瓦,明湖碧樹

狀元橋邊游金魚

清華荷塘落銀杏



校園道路以逸仙、慶齡、皓東等命名;校園牆壁、石碑上均留下國父的遺志名言,連鐫刻的字體都特地採用國父的手寫字體,校園內的一磚一瓦都沉澱著中山精神。




我對一所好的學校的理解,不僅僅在於升學率,不僅僅在於能送多少學生上清華北大,更重要的是在於,給你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氛圍,提供一個讓你形成良好品格、三觀端正的環境,告訴你人生其實有很多種可能,高考是你邁向人生理想的一條道路,但不是唯一的一條。


最後,附上中山紀念中學的簡介。


中山紀念中學



簡介

學校名字:中山紀念中學

學校性質:市直屬高中(公立)

入學方式:參加中山中考

學校地址: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

學校規模:中山紀念中學始建於1934年,1953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廣東省首批七所重點中學之一;1994年被確定為首批省一級學校;2006年、2007年,均以全省最高分通過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初評和複評驗收。


目前,校園占地面積850畝,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占69%。新校區延續民國建築風格,依山傍水,古雅清韻。現有120個教學班,其中高中93個班,初中27個班,在校學生6300餘人,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完全中學。

先後建成藝術館、圖書館、體育館、天象館、小球館、大球館、藝術堂、戶外廣場、音樂廳(容納500人),有報告廳(4個)、鋼琴房(45間)、合唱廳(1間)、舞蹈廳(3間)、音樂教室(7間)、管樂室(1間)、民樂室(1間)、美術室(6間),有標準田徑場(1個)、健身館(1個)、網球場(1個)、籃球場(33個)、排球場(10個,其中2個沙灘排球場)、足球場(2個)、游泳池(2個)、羽毛球場(77個)、桌球台(64張)、壁球室(2間)、攀岩牆(室、內外共2面)、保齡球館(1個)等;新美術館正在建設中。戶外廣場、體育館、音樂廳均配備LED電子屏。課室、飯堂、宿舍均安裝空調,宿舍沖涼有熱水接入,配備校園洗衣房供學生自由選擇。


中考錄取分數線:



中考招生計劃:



素材來源:中山紀念中學、知乎、中山日報、網絡等,由中山去哪學編輯整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