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善「西北角」打撈舊時的鄉愁

fans news 發佈 2022-01-31T21:47:33+00:00

此行第一站便是下甸廟集鎮,尋找記憶中的東風公社舊址,可惜來晚了一步,一個月前因新建馬路需要已經拆除,70年代人民公社文化再也看不到了。

文 | 白馬行空

 我的老家在嘉善「西北角」夏墓盪「盪灘頭」的符家灣村,離開「盪灘頭」已經有四十年了,嘉善「西北角」,留下了我的腳印,我的夢想,我的留戀。

  5.1不遠行,就去老家嘉善「西北角」 打撈舊時的鄉愁。

  此行第一站便是下甸廟集鎮,尋找記憶中的東風公社舊址,可惜來晚了一步,一個月前因新建馬路需要已經拆除,70年代人民公社文化再也看不到了。

  看不到人民公社舊建築,就去當時的工農大隊,從集鎮倒走去村里逛逛。首先看到的是五姑娘休閒小廣場。《五姑娘》這部在江蘇吳江發現的長篇山歌曾經引起江浙兩地爭議,被稱為敘事吳歌的長篇巨著。《五姑娘》是嘉善田歌的代表作,這是一個發生在下甸廟一帶的真實的故事,可惜小時候沒聽到過,那時聽到的都是樣版戲式的故事。

這個廊棚的屋頂是紅色的,其瓦片是輪窯燒制出的「洋」瓦;連接廊柵的平屋同樣是「洋」瓦,卻是傳統窯墎燒制出來的;裝有空調青色瓦屋頂是傳統窯墎燒制出來的「國」字號瓦片,俗稱「小瓦」。

 民國初,下甸廟附近因窯業發達而漸成市鎮,故得名。明、清兩代屬思賢鄉四區、遷善鄉東區。民國19年(1930)成為市鎮。民國36年(1947)隸屬陶莊鎮,1968年成立東風公社,1984年1月,改為下甸廟鄉。1987年12月,撤鄉建鎮。1999年11月,下甸廟鎮併入西塘鎮。 

下甸廟集鎮擁有數百年窯業文化,上世紀70年代窯墩到處可見,老一輩制磚技藝一流,直到90年代窯業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下甸廟的「磚家」、專家很多,窯墎在老家那邊還保留著一座。打造土窯墎、建造輪窯、製作磚坯、燒制青磚……下甸廟人行行都出高手。

  這橋是新建的。上個世紀70年代去西塘還不通公路,集鎮西部的村民搖船去西塘在這裡由西而來轉河道往南行進……

  這條路是我少年時期步行上街的必經之道。

  美麗鄉村建設美化了白牆,晚霞下這樣的景觀更讓人留戀。

  原來的沿河步道旁新建了水上棧道、親水平台。

  那個水泥澆築的親水平台實在是大煞風景,這就不讓它出現了。

  站在北岸棧道上拍攝的對岸水上歌舞台。

真想有一天搖一條小船在那裡聆聽嘉善田歌……

  嘉善田歌於2008年6月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些民居突顯出上世紀80、90年代的建築風格。

  沒有了百舸雲集,卻是水鄉靜好。

  水閘門,江南水鄉防洪防澇的標誌性工程。

  坐在小船船頭上看到這樹林,就得準備上岸了,下甸廟集鎮到了……

  美麗鄉村建設帶來了不少農家樂。

  第二站,陶莊老街。陶莊古名柳溪,歷史悠久燦爛,人文底蘊深厚。為明朝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的祖居地,鎮區形成於南宋年間,素有「溪中十八鎮,柳溪第一鎮」之美譽。

田園青蔥,溪水逶迤。自宋代陶文干從姑蘇遷徙到柳溪,陶莊始得其名。

  登灜橋,橋柱上兩塊舊石上刻有「霄迎煙月,踏破百步」八字。此橋原是單孔橋,1965年被輪船撞毀後重建成雙橋墎三孔橋。重建時,原橋石全部用上,八字就在原來的橋石上刻著。

  1949年6月,建立陶莊鎮人民政府。1950年5月,建立陶莊、汾南兩鄉。1956年2月,兩鄉合併。1958年10月,陶莊、汾玉、下甸廟3鄉合併成立陶莊公社。1961年4月,調整公社規模,分別成立陶莊、汾玉、下甸廟公社。1983年10月,改公社為鄉。1987年12月,撤鄉建陶莊鎮。1999年11月,汾湖鎮併入。

  老吳竹編鋪里放著竹籃子、草篰、竹子、蒸籠、蒸架……

門口掛著的就是草篰,村里人稱「羊」篰,是捉(割)豬草時用的。草篰上還得系上一副用稻草編的Y型背帶繩。每天下午放學後,我和小夥伴們會背著羊篰去提豬草……

  北新街這條老街舊得有點頹廢,卻印證了物以稀為貴而變得新鮮了。

  不知道以前的照相館是不是在這裡,反正我的第一次照相是在陶莊照相館。那年初中畢業,學校組織畢業生從東風五七中學步行至陶莊拍畢業照,所幸2016年同學聚會時,一位老師拿出了保存完好的「高清」集體照。

  青黛布影的老牆,生活自然的老宅。

  流慶橋,其建材多為紫砂石。南北各十三級石階,兩側石欄0.42米,拱頂刻有「流慶橋」三字,橋兩側各有楹聯一對,東側為:「源運流長□□□□;祥迎慶集仿佛登流」。西側為:「翠柳拂長溪平分八字;蒼龍臨下界繞護三清」。

橋南西側青石刻:「大清乾隆六十年(1795)歲次乙卯正月榖旦重修」。橋墩上各有一對螭首石雕。流慶橋始建年代無考,宋時由鄉人陶大猷重建,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1982年9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橋身長滿了植物,感覺小小的橋身背負了很多,無法完整看到橋的全貌。

  行人稀少,石階縫隙中長出了小草。

  圓覺禪寺於宋景定三年(1262年)由僧如照所建,現存前殿坐南朝北共五間,通面寬15.7米,進深9.4米,陰陽瓦屋面,單檐歇山頂,明間梁架為抬梁式,次間梁架為穿斗式。雖歷經多次重修,仍保留原貌,是嘉興市境內僅有的最為完整的宋代風格寺院建築。

陶莊流慶橋與圓覺禪寺前殿,是嘉興市境內最為引以為傲且現存最古的地面建築物!

  居然還有教堂在老街。寺廟與教堂共處,足見陶莊宗教文化的多元化。

  爬滿青藤的小樓,屋後種著各種蔬菜的小菜園足以告訴你,在這裡可過另一種寫意的生活。

  嘉善北部,其實與吳江南部,特別是蘆墟、黎里等地,是完全連在一起的。一湖之隔,汾湖南岸是嘉善,北岸是吳江,所謂「湖以名分水不分」,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此行第三站便是過去的汾玉公社,北夏墓盪畔的夏河、姚漊等自然村。也許那裡可尋找更多兒時對夏墓盪的記憶。

  電線桿多了,電線比以前多了,連城裡的監控頭也有了,唯獨大喇叭不見了。

  夏墓盪是嘉善縣境內第二大水域,面積2900餘畝,分北夏墓盪和南夏墓盪,是太湖水系的一部分,是一個典型的水鄉澤國。夏河村、姚漊村在就在北夏墓盪西側,一度是個偏僻荒涼的地方。上世紀生活在這裡的人總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最近十幾年,這裡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四通八達的鄉村公路連接「盪灘頭」的千家萬戶,再用閉塞來形容被水「圍困」成一個個「孤島」的江南水鄉,顯然已過時。水鄉因水而美。

  夏墓盪魚蝦豐富,紫殼蟹、銀絲魚更是這裡的特產。遺憾的是,近年不知何因,水面上建起了太陽能發電站,圖上方黑色的裝置即是太陽能發電板,從前面那張衛星截圖更可看到整個夏墓盪水面都被太陽能板蓋住了。不知道下面的魚蝦河蚌還能否生存。

  菜園與牆畫混為一體,這裡的江南田園風光別具一格

  原來,美是如此簡單……

  農民畫替換了「農業學大寨」

  在夏河村「盪灘頭」向東望去,是一片呈長方形的寬大水面,當地村民稱之為門前盪,東岸的2個「獨腳圩」與姚漊村南岸的2個「獨腳圩」相環組成「島鏈」。再放眼遠望,便是浩瀚的夏墓盪了。這門前盪其實是夏墓盪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夏墓盪的西邊,切下了這麼一塊水面,賞賜給了這裡的村民,擋住了來自夏墓盪的風浪,哺育了這一方百姓的繁衍生息。

  小汽車、太陽能熱水器、河橋頭(河埠),這一切告訴我,這裡是生活著的古村……

  河埠(河橋頭),老底子水鄉人生活用水的必置設施,這可是私有財產,每戶必備,要麼是一家獨享,要麼是多戶合用一個一字型長平台。這個浜底出現四個河埠,足見此處是風水寶地,村民自然樂意聚居在此。

  青磚小瓦人字屋,冬暖夏涼保溫好。

  離開夏河村,轉眼就到姚漊自然村,這裡是生態自然的田園水鄉,更是休閒生活的好地方。

  這個人字屋叫「灶披間」,一般是用來做廚房及餐廳。「灶披間」是80年代鄉村開始建樓房才產生的。

  白牆與屋沿線無意中構畫出建築線條美。若是雨後復斜陽,便是人間仙境了。

  這橫幅還是拿掉吧

  盪灘頭人家

  80年代出現的「掛梢機」船難道還在使用?它讓手搖船退位,卻污染了夏墓盪的水。

  我記不清小時候是否來過這裡,那個年代大人們搖著小船從夏墓盪東岸穿梭至西岸辦農事或看電影是常有的事,當然也有走親訪友的。那個時候,不會留意這盪里的風光,只記得會用雙手捧盪里的水喝,不經意間會看到魚兒躍出水面,也會有驚飛的野鴨之類的水鳥忽而鑽進水裡,給人帶來一陣驚喜。

  關於夏墓盪名稱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夏墓盪原叫謝家盪,清光緒年間掌管著謝家盪的嘉興府台謝富梅死了。這時,家住嘉善西門,早已對這個盪垂涎三尺,在省里管理著全省軍糧的夏秋林,迅速派人在盪的四周打下許多木樁,每根木樁上都包了一塊寫著「夏秋林」三個字的紅布,謝家盪變成了夏家盪。晚年夏秋林舉家搬到這裡定居,請來風水先生,要在盪邊建造祖墳。風水先生揣摩夏秋林的意圖,別出心裁地提出一個建議:在盪的東北角兩隻圩,象徵「兩手握金」處建造祖墳,並且祖墳造在三隻船那樣長與寬的木排上,然後,木排上壓大石塊,沉入盪底。夏秋林聽了覺得很不一般,全部照辦。夏墓盪由此得名。

  夏天,清澈的夏墓盪確實是一個迷人的天然浴場。盪邊灘涂很淺,且是碎磚灘,少淤泥。兒時中午過後,就與小夥伴結伴而來,浸在水中美美地享受著這份陰涼及無窮的樂趣。踩河蚌是戲水的理由。用腳在水底踩各色的河蚌,踩到後,一個猛子紮下去,把它挖起來,鑽出水面,於是水面上蕩漾著一片歡笑聲。當然也會在岸邊石幫岸的石縫裡摸螺螄、捉「彎轉」(蝦)。螺螄通常叮在石頭上,密密麻麻,手一摞就能抓一把,挑大的扔在木提桶里,小的放生。

  那個年代,夏天的夏墓盪還多龍捲風,況且大多在下午出現,一次會前後出現二個或多個強度不一龍捲風。龍捲風會捲起盪中的水,甚至是正在盪中行駛的小木船。當捲起河水時,本來白色的龍捲風就變成了一條「青龍」,而這時如果又有第二股龍捲風過來,就形成了「青龍」與「白龍」的「互斗」,加上此時天色的昏暗,場面自然是相當恐怖;鬥爭以傾盆大雨結束,然後是夕陽帶來的彩虹高掛的夏墓盪。

  三個屋頂,三種建築,應該是三種用途的屋。

  新建的花田和花架,靜待花開。

  愛蓮小築,是一個民宿,在湖邊。一條不長的小徑通往愛蓮小築,小徑旁是竹籬笆,還有花草,還有樹木,還有瓜果。我沒有進去,據說愛蓮小築共八間房,以節氣來命名:穀雨、驚蟄、芒種、白露、小滿等等,清新而親切。它是遠離喧囂、溫馨寧靜、充滿煙火氣的農家小院。

  這個應該是半匹屋,原本右邊半匹拆了,建了新樓房。而留著左邊的主人可能是父母或因主人進城而不拆了。按照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新樓房只能建在右邊。

  詩情畫意

  寧靜村莊

  樹綠水清

  在這裡是不是可過李子柒式生活?

  最後一站是蔣村。蔣村在夏墓盪南,在蔣村與夏墓盪之間還隔著個盪灣村。幾年前從姚漊到蔣村,從夏墓盪水路走也算路近且方便,而汽車要繞道陶莊、洪溪、天凝走,現在沿環夏墓盪西側鄉村公路行駛,路程不長、卻更便捷。

  蔣村村是天凝鎮鎮較為偏遠的一個鄉村,是一個純農業村,村內有兩棵千年老銀杏,為其平添了幾分古樸氣息。據《縣誌》記載,兩棵銀杏雌雄各一,栽於宋建炎四年(1130),已近有900年歷史,是目前嘉善境內最為古老的銀杏樹,在嘉善乃至浙江也算是活化石了,被列為縣級文保單位。

  古銀杏樹幹很粗很高,乃至到了很遠的地方,也能看到。小時候我只需站在家門前就能遠遠看到這兩棵樹。走到近處,才真實感知,兩棵銀杏經歷滄桑,歷史輪迴宋、元、明、清、民國,到如今,仍生命旺盛,葉翠如蘭,碩大的樹冠如同一把巨傘,穩穩地撐開在蔚藍的天空中……

  待到銀杏金黃時,葉紛飛漸入佳境。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