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慕尼黑啤酒節體會

fans news 發佈 2022-01-31T22:00:22+00:00

9月18日晚,由青島飛抵北京,轉飛德國慕尼黑機場。行李辦理了聯運,不必再次取行李,可是後來才發現,兩位同行的行李中有違禁品——打火機和充電寶,被人家開箱取走並留下收據。


9月18日晚,由青島飛抵北京,轉飛德國慕尼黑機場。行李辦理了聯運,不必再次取行李,可是後來才發現,兩位同行的行李中有違禁品——打火機和充電寶,被人家開箱取走並留下收據。萬一密碼鎖鎖上,不就麻煩了?找熟人辦事看來也是各有利弊啊,當時託運行李是找的機場熟人辦理的。

鑑於出境不能超過五天的

規定,我們為了壓縮出境外一天,就要在出境排隊地方等到凌晨才辦理出境,所以被別人看來就有些另類:人們都在急急忙忙辦出境,過安檢,我們卻在一邊坐著等候。還好,工作人員安慰我們一旦拿到19日的印章,就給我們蓋上,且不必排隊,從而保證安檢有充分時間。

一位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被審查後告知:因為你涉嫌經濟糾紛,公安部門禁止你出境。「那麼我的機票呢?!」中年男人一副很無辜又很惱火的樣子。「機票我們會協助你辦理相關手續的。」女公安不溫不火地對他說。中年男子憤憤起身,同時給朋友打著電話,一副莫名其妙受了委屈的口吻。

終於等到了零時差五分,我們的護照被蓋了一個戳,放行,過安檢,登機,一切比較順利。

十個小時的飛行,還是我第一次經歷。舷窗外黑乎乎一片,沒有雲海等景觀可看,只有繁星點點,卻也看不出個子曰,唯有北斗七星比較醒目。哎!如果自己不是個天文盲,或許可以夜觀星斗伴我一路飛去呢。

迷迷糊糊睡了一會兒,拉開舷窗,令我驚奇的一幕出現了:但見黑漆漆的夜幕中,有細長的一片亮光,那光亮卻不同於日出前的景象,而是大部分以綠色、橙色為主,我立刻意識到這是極光!因為飛機飛行的航向是向北,在液晶板上我看到它越過貝加爾湖所在的西伯利亞,再抵達歐洲慕尼黑的,這裡應該接近北極圈,所以,可以遠觀到北極的極光。那光幽幽的,中間隆起,兩端細長,慢慢延伸,最後消失在蒼茫夜色里。


真沒想到此生還有幸看到北極光的影子,真是太幸運了。

漸漸地又迷糊了過去,突然感覺飛機不動了。拉開舷窗,參照外邊地面燈光,的確不動了!可是,過了十幾分鐘時間,又動了,而地面的燈光,應該也是城市,比我們國內燈火輝煌的樣子差距很大——慕尼黑也是,德國低調的都不像是西方發達國家。

終於喇叭告知,我們馬上要抵達慕尼黑機場,外邊大霧。

出了機場,德方派來的司機兼導遊邱博士已經等在出口了。簡單寒暄之後,我們坐進了他的奔馳商務車,去附近的餐廳吃早餐。奔馳、寶馬、奧迪、大眾,是德國國產車,也是世界車。

國航航班的早餐還是比較豐盛的,但是見到琳琅滿目的早餐品種包含各種麵包、烤腸、火腿、芝士、曲奇等,胃口又上來了,特別是那種據說只有德國南部才有的不能吃腸衣的白香腸,還是第一次吃到,肥而不膩,醇香可口。牛奶泡一碗葵花籽、南瓜子、各色葡萄乾、香蕉片等組成的大雜燴,可謂品種齊全、營養豐富了。


早餐後,我們驅車去慕尼黑啤酒節現場,今天是開幕第一天。其實,在德國,他們不叫慕尼黑啤酒節,而是叫做十月節(OCTOBER FESTIVAL),起源於1810年10月12日,因在這個節日期間主要的飲料是啤酒,所以人們習慣性地稱其為啤酒節。每年九月末的周六到十月初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持續兩周,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他在一個「WIESEN」(意為牧場)的地方舉辦,每年大約有七百萬人參與其中。

1810年10月12日,巴伐利亞的王儲路德維希與薩克森王國的特蕾澤·夏洛特·露易絲公主舉行盛大的婚禮。王儲的父親約瑟夫決定為他兒子的婚禮舉行為期兩天的慶祝活動。為了表示國王對其臣民的恩典,在這兩天的活動中,在慕尼黑有4個地方向全體平民免費供應飯菜和飲料。王國的騎兵衛隊還在慕尼黑西南的一個大草坪上舉行賽馬活動和射擊比賽以助興。為了紀念這個節日,參賽的官兵請求國王用新娘特蕾澤的名字來命名這個草坪,從那時起這個草坪就叫「特蕾澤」草地。由於慶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們建議1811年再搞一次全民性的活動。以後就每年舉辦一次。從1810年到2015年為止,慕尼黑啤酒節有200多年的歷史。其間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停辦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停辦7年。自1946年以來節日規模越辦越大,從而真正成了一個盛大的民間節日。

啤酒節不用買門票,但是,每個遊樂節目都要買入場券。啤酒價格也逐年上漲,但遊客每年仍在增加。在十月節期間,啤酒和肉雞的銷售量數目驚人。其中很多遊客都來自外國,主要來自義大利,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近些年來,啤酒節上新增了傳統服飾遊行,很多遊客都穿上傳統的皮褲和緊身連衣裙盛裝加入到遊行隊伍。每屆啤酒節要消費約600萬升啤酒、50萬隻雞、100頭牛,同時為慕尼黑帶來8.3億歐元的收入。

啤酒節上噪音和酗酒問題也日益嚴重。為了避免啤酒節變成鬧哄哄的酒鬼節,為了讓啤酒節保持其傳統氣氛,讓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參與其中,2005年活動主辦者提出了「安靜的啤酒節」的口號,規定啤酒館的經營者在晚上六點之前只能演奏傳統的吹奏樂,音樂的分貝不得超過85分貝,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演奏流行音樂和打擊樂器。慕尼黑市政府從品牌保護的角度出發,鼓勵市民從大局出發,對啤酒節擾民問題給予高度包容態度。


為了招徠本國顧客和接待來慕尼黑旅遊的外國客人,慕尼黑的八大啤酒廠在節前就在特蕾澤大廣場上搭起巨大的啤酒大篷,比一般的帳篷裝修更大也更豪華。每個帳篷里放有長條木桌和板凳,厚實穩重的實木座椅比我們的長條桌椅高檔了許多。大篷的一端還有一個臨時舞台,由民間樂隊演奏歡樂的民間樂曲帳篷一般可容納三四千人,最大的有上萬個座位,可謂豪情萬丈。

每一個啤酒棚一般都只提供一個釀酒廠的啤酒,為了突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每個啤酒廠都把自己的那個啤酒棚修建的富有特色而舒適氣派。啤酒棚外部的裝修標新立異,但內部大多都是一個格局,可以坐二十人的長條木桌椅排排擺開,會場中心是被鮮花和燈光裝扮一新的高高的表演舞台,棚頂裝飾著巨幅的綢緞和編織的花環,有的啤酒棚還設兩層,樓上便是雅座。各帳篷里都由身穿巴伐利亞民族服裝的女服務員給顧客送酒。

慕尼黑啤酒節娛樂設施較為高端刺激,吸引了大批遊客參與其中,跳樓機、大飛輪、摩天輪、大型滑梯、碰碰車等項目跟前有很多人在排隊,化裝成恐怖面孔的服務人員即興用些小伎倆如釣魚竿掛著栩栩如生的大蜘蛛引起遊客的「小驚恐」。遊樂場裡還有很多適合家庭娛樂的項目,像大轉輪,旋轉木馬等等老少皆宜的傳統娛樂。大會組織者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新鮮的節目或遊樂項目,例如聘請外國的藝術團體演出,還有耍蛇、馴獸等節目。嘉年華娛樂活動貫穿整個啤酒節,與啤酒節融為一體,成為重頭戲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成為廣大參節遊客和市民參與度極高的項目組成部分。

另外,各種遊樂設施之間也舉辦許多有意義的展覽會,如現代電器展覽、優良小麥展覽等。還點綴了小馬戲團,雜耍鋪,魔術表演等等,無數各具特色的小店把整個遊樂場裝點得生動活潑,遊客可在這裡買到紀念品,巴伐利亞的特色小點心,或是參與遊戲,還可以贏得各種可愛的玩具。我們青島國際啤酒節在此方面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結合青島市會展中心所舉辦的展覽會仍有很大的挖掘潛力,結合青島大劇院、青島市博物館、市民藝術中心等的文化展演、藝術展覽活動的組織開展,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為了啤酒節活動專門釀製的一種啤酒叫做「Wiesenbie」,比一般的啤酒顏色更深,酒勁兒也更大,上酒的時候用的是一種容量為一升的大酒杯,現場搭建起容納三千到一萬人的大帳篷,只有慕尼黑當地的酒商才被允許在裡邊提供這種酒。

今年慕尼黑啤酒節受到非洲難民大量湧入的影響,警察在火車站進行疏導,分為南北兩個方向分流難民和參節遊客,並按往年慣例進行部分道路的交通管制和調流。不到中午十二點,各個大棚裡邊已經座無虛席,很多想進來的遊客必須在門口排隊等候,等有人離開騰出空位才能進入相應人數。我出來拍了幾張遊行照片再回大棚,小伙子嚴肅地攔住了我,我突然想起兜里的請柬,他看過後十分尊敬和歉意地表示對不起。原來他是一名保安,每個大棚有幾十個。當然,警察是來自德國各地的力量支持,共有400左右,不像我們,一個縣區公安分局就有這麼多警力,還不包括協警。一根不起眼的小繩子就維護了良好的排隊秩序,這和歐洲發達國家的人民素質之高是分不開的。但是,抽菸的菸民數量很多,且隨手亂扔菸頭,也見到部分垃圾堆放在垃圾箱附近。個別啤酒大棚也需要購票進入,這更能防止一些非消費群體參與其中,形成擁堵和混亂現象的發生。


馬拉彩車和各種樂隊、方隊組成巡遊隊伍,載著啤酒和著盛裝的參節市民在市區主要幹道和啤酒城穿梭迅游,引來大批市民遊客的圍觀和歡呼。我們被安排在「SPATEN」啤酒大棚的二層所謂雅座區,進出都要出示據說是市長和副市長倆人簽字的邀請函。

中午,慕尼黑市長來到啤酒大棚,發表演說後,於12點正開啟第一桶啤酒後,全場掌聲雷動,樂隊開始演奏,服務人員開始給客人上啤酒,全場沉浸在啤酒節的狂歡里。人們互送祝福,胸前掛上鮮艷的心形巧克力。大棚老闆以及慕尼黑市長等先後前來與我們相互敬酒暢談,前來推介巴西啤酒節的官方人員不是十分出色,而十分出色顯眼的是一個巴西美女,身披綬帶,相當漂亮,估計是環球選美或某某選美冠軍之類的知名人物,可惜我對此沒有什麼研究,更不認識綬帶上的洋文。

大棚中心位置是個舞台,傳統的巴伐利亞樂隊演奏民樂,唱民歌,和市長一起來的穿黃色里子的黑袍女士也登台演唱了一首歌,估計她應該是個知名歌手吧,全場歡呼雀躍,紛紛舉杯;也有著傳統服飾的巡遊樂隊在場地上敲鼓吹號,引來許多人舉杯致意。


啤酒杯是厚重的玻璃製作,上邊印著啤酒品牌和商標,一杯一公斤的樣子,濃香醇厚,新鮮爽口,入口稍苦,回味甘甜。鄰近坐著一對兒老夫婦,身著盛裝,看外表就應該是有身份的樣子,開始對服務人員安排座位似乎有些微辭和不滿意,後來隨著菜品和啤酒的上桌,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我們舉杯和他遙敬,老兩口非常開心;還有一位看樣子七十歲樣子的老者,一身正裝,拄著拐杖前來,喝了一會兒酒,竟然放下拐杖和一位老太太摟抱著跳起舞來——該不是老情人節日約會吧?

品酒後,由陪同方人員帶領,我們參觀了後勤保障區,觀看了丟失兒童暫寄站,裡邊有各式小玩具,非常人性化。志願者團隊大多是高校學生,有義務勞動和賺取工資兩部分人員組成;警察輪流分批次上崗或全員上崗,佩戴槍枝和反暴恐器械工具等;指揮樞紐、服務中心、報導中心等機構也設在這裡,擺放了大量參節指南等小冊子。

啤酒節場地上很多紀念品攤位在出售有當地特色的紀念品,如心形巧克力、餅乾、鹿皮製作的衣褲、帽子、酒杯等。他們的酒杯設計大賽的參與度極高,最後確定一個產品作為本屆啤酒節專用酒杯。下午四點,我們離開啤酒節現場的路上,有更多的市民穿著節日盛裝,三五成群湧向啤酒節。幾個小伙子在路邊打鬧嬉戲,手裡握著啤酒瓶,穿著民族服裝,過於熱情地跟我們以及其他路人打招呼,逗樂。



再回首,和那送入藍天白雲的摩天輪告別,和那坐在高塔上舉著酒杯的旋轉獅子告別,和慕尼黑啤酒節告別。

慕尼黑市區有許多啤酒花園,一般都是由啤酒廠所有,他們也在十月節設有大棚,啤酒花園在十月節期間會銷售特殊的十月節版啤酒(酒精含量為6.5%,而不是一般的5%),當然他們也會與自己一些銷售推廣活動所聯繫。他們同時也接受啤酒大棚送給顧客的餐飲優惠券,甚至有時在十月節結束以後也接受。

一般慕尼黑的啤酒花園在天氣足夠溫暖時,十月節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有些來自外地的遊客來慕尼黑好幾天,不想只呆在十月節,所以在溫暖的日子,那些啤酒花園的生意很好。最近幾年,許多大型啤酒宮、酒吧和迪廳在十月節期間生意很火,因為他們組織了「節後派對」活動,身著巴州傳統服裝的人群會受到特殊的歡迎。他們的優勢是許多大棚23點就關門,對於年輕人來說回家還太早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