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亭鎮明清是為巡檢司和百戶所駐地,全國少見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2T09:01:07+00:00

據康熙版《黃縣誌·都社》載:「乾山都在縣治西北十里,取乾山為名,領社十二,今並為九社。王馬社、黃山館社、官莊社、故現社、馬停社、午塔社、仁化社、白沙社、北馬社、北梧桐社、高王社、小杜莊社。」

翻看與黃縣有關的歷史典籍,經常可以看到「馬亭」「馬停」等地名,這二者同指一個地方,其位置在今龍口市龍港街道馬亭王家附近,那麼究竟是寫作「馬亭」還是「馬停」?其在黃縣建置史上的重要地位又體現在哪裡呢?

據康熙版《黃縣誌·都社》載:「乾山都在縣治西北十里,取乾山為名,領社十二,今並為九社。王馬社(崇禎十二年併入官莊社)、黃山館社、官莊社、故現社、馬停社、午塔社(崇禎十二年併入馬停社)、仁化社(嘉靖十一年併入東北隅社)、白沙社、北馬社、北梧桐社、高王社、小杜莊社。」

康熙版《黃縣誌·都社》

清代黃縣劃為四都四十八社,馬亭社位置在海岱鎮(今併入龍港街道)馬亭劉家、馬亭王家、馬亭張家附近,午塔社併入後,管轄範圍擴大到今北馬鎮午塔村、午塔後小陳家村一帶。

乾隆版《黃縣誌》因之。

同治版《黃縣誌》改「馬停」為「馬亭」,並注云:「《金史》作『亭』,《明史》作『停』,在金為鎮,在明為寨,見二史《地誌》。」

同治版《黃縣誌·都社》

按中華書局2000年版簡體橫排二十四史《金史》卷二十五「山東東路」條載:「登州,中,刺史。宋東牟郡。戶五萬五千九百一十三。縣四,鎮二。蓬萊,有巨風鹽場。福山,鎮一,孫大川。黃,有萊山、蹲狗山;鎮一,馬停。棲霞。」(福山「孫大川鎮」應為「孫夼鎮」,「夼」字用於地名村名,為膠東獨有,他處人往往不識。)《明史·志第十七》:「黃,府西南。東南有萊山。西南有蹲犬山,大沽水出焉。又東有黃水,東南有洚水,合流入海。又西有馬停鎮巡檢司。」大沽水源出招遠阜山,我已專文說過,此處不贅。《金史》《明史》兩處俱寫作「馬停」,不知同治縣誌所引《金史》為哪一版本,但從語源上看,確實應該寫作「馬亭」而不是「馬停」。

「亭」,古代設在道旁供行人停留食宿的處所,《說文·高部》:「亭,民所安定也。」段玉裁註:「《風俗通》曰:『亭,留也,蓋行旅宿會之所。』《釋名》曰:『停也,人所停集。』按,雲『民所安定』者,謂民在於是備盜賊,行旅於是止宿也。」後「亭」又指基層治理單位,《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此即為秦漢時的「鄉亭」制度,縣下置鄉,鄉下置亭,亭下置里,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亭不是鄉之下的行政機構,而是隸屬於縣的治安機構,其設置和某些職能類似公安派出所。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之前,就曾任沛縣泗水亭長。「亭」亦指設在邊塞觀察敵情的崗亭,《史記·匈奴列傳》:「築城鄣列亭至廬朐。」張守節正義引顧胤云:「亭,候望所居也。」此外,「亭戶」古代指鹽戶,《新唐書·食貨志四》:「乾元元年,鹽鐵、鑄錢使第五琦初變鹽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監院,遊民業鹽者為亭戶,免雜徭。」「亭戶冒法,私鬻不絕,巡捕之卒,遍於州縣。」「亭場」古代指煮鹽的地方,《宋史·食貨志下三》:「煮海為鹽,曰京東、河北、兩浙、淮南、福建、廣南,凡六路。其煮鹽之地曰亭場,民曰亭戶,或謂之灶戶。」而「停」為停留、停滯,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高部》:「亭之引申為亭止。俗乃制停、渟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鼎部》:「亭,字亦作停。」停留、停滯為「亭」的引申義,後為區別字義,加「亻」寫作「停」,「亭」「停」為古今字(古今字是為適應詞義發展而產生的古今異字現象。古字兼有多個意義,今字只是分擔其中一個意義,如「縣」與「懸」,「莫」與「暮」等)。

關於馬亭得名原因,《龍口市村莊志》「馬亭王家村」條載:「馬王村之河南岸舊時曾有規模很大的廟宇,俗稱馬亭廟(本名『恆河庵』),廟前曾有一石碑,刻有『馬亭故址』四字。相傳是唐太宗征高麗時,曾於此駐軍系馬,後人建亭以為紀念。亭已坍毀,又立碑紀其址。故附近有三個村莊皆因此而得名——馬亭王家、馬亭張家、馬亭劉家。」

據《舊唐書•太宗紀》:「十九年二月庚戌,上親統六軍發洛陽,三月壬辰,上發定州,四月癸卯,誓師於幽州城南。」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高麗走的是陸路,經河北(唐山因唐太宗東征高麗駐蹕而得名)到的遼東,並未路過黃縣,所以此說為附會。同治版《黃縣誌》卷之首《修志凡例》:「《舊志》載『參駕疃在縣東五里,唐太宗東征,父老迎駕處』。按:《唐書•本紀》:『貞觀十九年二月,伐高麗,皇太子監國於定州。四月,誓師於幽州。五月,次遼澤。六月,大敗高麗於安市城東。九月,班師。十月,次營州,皇太子迎謁於臨渝關,刻石紀功於漢武台。十一月,饗軍於幽州。』往返俱未由東萊。《舊志》誤矣。」同治縣誌亦認為唐太宗從未到過黃縣,故與唐太宗有關的地名皆為虛妄。「馬亭」之「亭」,可能與秦漢時管治安的亭有關,可能與警戒海防的崗亭有關,也有可能與亭場、亭戶有關,因為黃縣宋時屬京東東路,正是產鹽地之一,其周圍之地名如廒(熬)上、北皂(灶)均與熬鹽、灶戶有關。馬亭金時為膠東二鎮之一,而金是滅掉北宋後取而代之占據山東的,金去宋不遠,則馬亭金時的繁盛應承自宋時,其馬亭之名也極有可能是宋時就有的。另據宋代驛制,二十里有歇馬亭,六十里有館,馬亭也可能與「歇馬亭」有關(唐宋時黃縣屬東牟郡,清代黃山館的界河東崖曾立有一塊牌坊,上書「東牟首邑」,「黃山館」之得名當為宋時,其他朝代多稱黃山館為「黃山驛」)。「馬亭」設立於何時,因何得名,限於文獻資料,已不可考,故只能作以上之猜測。而寫作「馬停」,是後人不知「亭」的機構建制含義,而理解成「馬匹停止」之類的意思,屬於音近致誤,以訛傳訛。

據康熙縣誌記載,黃山館曾立有一個牌坊,上寫「黃山巨鎮」四個大字,說明黃山館在黃縣西南境的重要地位。其實馬亭直到清中期之前,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地位一直比黃山館重要得多。康熙版《黃縣誌·屬署》:「巡檢司舊在縣西四十里馬停社地方,洪武三十一年移於白沙社地方,因名白沙巡檢司,今廢。」

同治版《黃縣誌·營建志》

同治版《黃縣誌·營建志》:「馬亭巡檢司署,洪武二年建。三十一年,設置沿海營寨,移署於白沙。」其「巡檢」條又載:「《明史•百官志》:『巡檢、副巡檢,俱從九品,主緝捕盜賊、盤詰奸偽。凡在外各府、州、縣,關津要害處俱設,俾率徭編、弓兵,警備不虞』。按黃縣巡檢,明初設於馬亭,尋移置白沙。康熙十六年缺裁,見《山東通志》。其官之姓名,《縣舊志》失載。乾隆三十一年復設於黃山驛,曰『黃縣海口司巡檢』,蓋即招遠東良海口之巡檢移此也。」「巡檢司」是鄉亭制度的延續和加強,清阮元、陳昌齊在《廣東通志》一書中追溯巡檢的起源時認為:「秦漢之世,當山海之厄塞,奸宄出沒處,立亭設長,掌兵夫,以譏察詭異,此巡檢司之始也。」宋元時巡檢司制度確立,明代因之,萬曆《明會典》卷一三九《關津》:「凡天下要衝去處設立巡檢司,專一盤詰往來奸細,及販賣私鹽犯人、逃軍、逃囚、無引、面生可疑之人。」馬亭地扼登萊官道,西臨龍口灣,附近有鹽場,又遠離縣城,宜於此地設置一治安機構,專職緝捕盤詰,兼有防禦海寇的功能。據嘉靖《山東通志》、泰昌《登州府志》載,馬停鎮巡檢司金時設,元因之,洪武三十一年移於白沙社地方,因名白沙巡檢司,有石城,墩5,設巡檢1員,從九品,守城弓兵15名,守墩弓兵15名。當時登州府有十個巡檢司,馬亭巡檢司為其中之一,有城有墩,有藩屬弓兵,歸黃縣管轄,相當於現代的邊防派出所。此時黃山館名「黃山驛」,為境內二驛之一(另一驛是位於縣城西關外的龍山驛)。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因當時膠東半島倭患嚴重,需增強海防力量,萊州衛遂在馬亭又設立馬停寨備御百戶所,並把巡檢司移至白沙,稱「白沙巡檢司」,清康熙十六年裁撤。招遠縣明初設有東良海口巡檢司,乾隆三十年(1765)裁撤,乾隆三十一年移駐黃山驛,稱「黃山司」。也就是說,黃縣明清兩代先後有過馬亭(白沙)、黃山兩個巡檢司。

萊州衛是明初在渤海沿岸設置較早的軍衛,《明太祖實錄》卷三九記載設置時間為洪武二年,嘉靖《山東通志》和萬曆《萊州府志》記載建衛時間為洪武三年。《明太祖實錄》卷九二:「凡一衛統十千戶,一千戶統十百戶,百戶領總旗二,總旗領小旗五,小旗領軍十,皆有實數。」即一小旗10人,一總旗50人,一百戶所112人,一千戶所1120人,一衛5600人。清初顧祖禹撰《讀史方輿紀要》載,萊州府「東北百六十里有馬停寨備御百戶所,石城不及一里,俱屬萊州衛」。馬停寨備御百戶所在掖縣東北一百六十里處,轄鹽場等五個墩台,無事則登高以瞭望,有事則駕舟以偵探,具有瞭望、巡海、防倭等海防功能。按道理,在衛所附近不必另設巡檢司,二者的職能部分有衝突,故將馬停巡檢司移至白沙。巡檢司於洪武三十一年遷移,馬停寨百戶所的設立大致也在這一時期。馬亭一地先後設立巡檢司和百戶所,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稱得上是黃縣的西南鎖鑰,海防屏藩。此前黃縣境內已設黃河寨百戶所,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為府,旋設登州衛,下轄左、右、中、前、後、中左、中右七個千戶所,黃河寨、劉家旺、解宋寨百戶所歸中右千戶所管轄。一個縣內兩個百戶所分屬兩衛,這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這是根據黃縣特殊的沿海地理環境做出的因地制宜的布局,概因屺㟂島斜著挑出去,將黃縣海域分為北海、西海兩部分,而衛所的墩台(即設在沿海的烽火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及時傳遞海上來襲之情報,所以為了及時反應,才作出這種特殊布置,萊州衛之馬停百戶所、登州衛之黃河寨百戶所各把一條直線。

同治《黃縣誌》「馬亭寨城」條載:「在縣西四十五里。城以石甃,周二里,高一丈五尺,南北二門,今俱廢。」

民國版《黃縣誌·建置》

民國《黃縣誌》「馬亭寨城」條載:「城在今馬亭村。崇禎十年,知縣任中麟建,城以石甃,周二里,高一丈五尺,南北二門,今廢。光緒府志謂金時為馬亭鎮。」不管是二里還是一里,馬亭寨是有石壘的所城的,還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如今蓬萊的解宋營百戶所的所城還保存完好,我們的兩座所城卻已片瓦無存,壘城的石頭也早已被周圍農民拆了理自己的院牆、豬圈,村志里更是隻字未提昔日的輝煌,不禁讓人有世事如白雲蒼狗之慨,故作此文以記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