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功勳·能文能武李延年》之四:槍械篇(下)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3T11:37:26+00:00

導讀:《功勳·能文能武李延年》的「槍械群演」中,兩個「老醬油」莫辛納甘和加蘭德步槍大翻身,而德普、郭留諾夫、捷克式、民二四式四位機槍「老勞模」集體落寞,有點兒「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覺。

導讀:《功勳·能文能武李延年》的「槍械群演」中,兩個「老醬油」莫辛納甘和加蘭德步槍大翻身,而德普、郭留諾夫、捷克式、民二四式四位機槍「老勞模」集體落寞,有點兒「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覺(笑)。閱讀全文約需15分鐘。

首先,修正槍械篇(上)和(中)的兩個提法:

第一,網友指出,志願軍曾有將「波波沙」衝鋒鎗裝上彈鼓再帶幾個彈匣投入戰鬥的做法,即打完彈鼓再用彈匣接上,所以,劇中戰士背著裝彈鼓的「波波沙」、掛著彈匣袋也不矛盾。第二,C形槍托不是斯普林菲爾德M1903A4狙擊型步槍與標準型截然不同的地方,出廠較早的M1903A4也採用過標準型的槍托,只是後來C形槍托成了主流。

五、機槍篇

開始上菜前先幽默一下:縱觀劇中「槍械群演」,兩個「老醬油」莫辛納甘和加蘭德步槍可以說是大翻身而德普、郭留諾夫、捷克式、民二四式這四位機槍「老勞模」集體落寞有那麼點兒「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覺(笑)……

①蘇制DP-27輕機槍·蘇制SG-43重機槍·捷克ZB-26輕機槍·民二四式重機槍

這4種機槍之所以四合一打包處理,一是因為它們都很有代表性,是當年志願軍裝備最多的幾種機槍;二是因為它們在劇中全都當了背景牆,一個射擊鏡頭也沒有(包括特效)。要麼是這些槍太過老舊不堪重負要麼是道具缺貨只能用模型代替

可惜,如果它們都發了言,不僅場面更火爆,而且年代感更強。當然,那樣劇組壓力也更大……

蘇制DP-27輕機槍或稱德普輕機槍,是「機槍三泰斗」之一的傑格加廖夫的代表作,於舊中國來華,在新中國揚名,其獨特的彈盤給人印象最深,被網友戲稱為「大盤雞」。電影《英雄兒女》中手持DP-27的王成是刻在幾代人心中的志願軍代表形象之一。DP-27的改進型稱DPM,增加握把,改良槍管,優化了復進簧和兩腳架固定位置,新中國對其進行仿製,生產了五三式輕機槍,作為我軍第一種制式輕機槍。

劇中DP-27出場不少,雖然一槍未發,卻是必不可少的「標籤」角色。在內地影視文化中,有抗美援朝則必有「轉盤機槍」這幾乎是全民共識。就是用模型也得出場,在4種沒開火的機槍里,它算是最有存在感的了。

蘇制SG-43重機槍即著名的郭留諾夫重機槍,二戰時在蘇軍的新式重機槍選型中力壓傑格加廖夫脫穎而出,使蘇軍步兵的重機槍真正實現了從水冷式向氣冷式轉變。SG-43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僅用兩人即可射擊,射程遠,火力猛,精度也較好,能整體機動,在抗美援朝陣地戰中給敵軍嚴重殺傷。電影《上甘嶺》中,就有張連長操作SG-43橫掃敵兵的畫面。後來,我國還仿製了SG-43,即國產五三式重機槍。

在內地觀眾抗美援朝觀影記憶中「波波沙」和「波波斯」衝鋒鎗的「花管」德普輕機槍的「大轉盤」及郭留諾夫重機槍標誌性的輪式框架與防盾三位一體組成了蘇式裝備的志願軍步兵的標準造型。

SG-43雖然一開場就在三營指揮所的長鏡頭中亮相,卻老是被放在畫面角落裡「烘托氣氛」,總共也沒出幾回場。相比之下,同樣是沒開火,DP-27不僅亮相多還有近鏡頭,這使SG-43這位抗美援朝「重量級明星」有點被邊緣化。

當然,本來它的缺點就是重量太大。第二集,七連進攻346.6高地受阻時,二排長向李延年請求把重機槍搬上來掩護爆破敵堡,李延年說:「來不及了,再說天都亮了。」言下之意大概是SG-43整槍帶防盾加彈藥,重達一百多斤,要冒著敵人的火力把它搬上來再打那不得打到天亮……

看來,不光是志願軍,連劇組也嫌SG-43太重啊(笑)。

備註:SG-43應該是營掌握的火器,但戰鬥中配屬給連是正常的,第二集七連做進攻前的準備時,就有搬運SG-43的鏡頭。

捷克ZB-26輕機槍在內地影視界屬於無人不知的「國民機槍」,從長徵到抗日,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凡是涉及中國近代軍事的影視作品幾乎都少不了「捷克式」。民國造二四式重機槍作為馬克沁重機槍的中國版,久負盛名,與ZB-26相比,風頭也差不多少。對於這兩種「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名槍,筆者就不再羅嗦了,只是感嘆一下:它們都當起了背景牆,是不是表明現存道具的狀況堪憂?


第五集還有個幾挺「醬油機槍」集體出鏡的畫面:李延年在囑咐司號員下山送信時,畫面遠端出現了一挺SG-43、一挺民二四式、兩挺DP-27。其實這個畫面有些「違和」,在陣地上幾挺機槍挨這麼近擠一起非但不能發揚火力恐怕反而成為敵軍炮兵重點關照的目標。山上地勢崎嶇、一片焦土,李延年等人喝水都難,而且又有氣冷式的SG-43,再把百十斤的民二四式水冷重機槍扛上去就沒必要了。也許,劇組想儘量給幾位「老勞模」一些表現機會,不料卻留下了瑕疵。

②美制M1919A4和M1918A2機槍

本劇中,在步兵分隊面對面廝殺時,志願軍的輕武器對美軍略占上風,這亦反映了當年戰場上的真實情況:戰術靈活的志願軍,善於將自動火器集中使用於重點部位。

而最能給美軍步兵撐門面的,當數M1919A4和M1918A2(BAR)兩種機槍。尤其是M1919A4是全劇中給志願軍造成傷亡最多的美軍槍械

白朗寧M1919A4機槍有些「不倫不類」,比重機槍輕,比輕機槍重,上戰場至少得三個人伺候。但經過二戰檢驗,證明它的火力、射程、可靠性等還是不錯,因此在韓戰中也繼續充當美軍步兵連的火力支柱。劇中,美軍守346.6高地的是騎一師某團的A連,配置M1919A4理所當然。我軍在解放戰爭中就從國民黨軍手裡繳獲過M1919A4,在朝鮮戰場上繳獲自美軍的則更多,所以不少抗美援朝老照片上可看到志願軍使用它。

在筆者印象中,內地影視里M1919A4演了不少的「反派」屢屢出現在蔣匪兵美國兵或李偽軍一方。當然,「好人」用它也是有的,只是「壞蛋」給筆者的印象似乎更深。

這裡打個岔,點讚一下老電影人的細緻:同樣是守城,《大決戰·平津戰役》中,在冬季寒冷水源短缺的新保安城頭,國民黨軍架起了氣冷式的白朗寧M1919A4;而在《大決戰·遼瀋戰役》中,在用水不成問題的錦州配水池據點上,國民黨軍用的則是水冷式的白朗寧M1917A1。什麼地區應該用什麼槍合情合理清清楚楚

按說,既然四種機槍「老勞模」淡出,劇中讓志願軍使用M1919A4也是完全符合史實的。不過,可能創作團隊跟筆者一樣,覺得M1919A4身上的「反派」標籤更顯眼,所以還是讓它繼續演「壞蛋」了。第二集346.6高地進攻戰,美軍火力點的M1919A4居高臨下猛掃,七連傷亡的戰士大半都倒在它槍口下。第六集,七連堅守陣地時,又有不少戰士被美軍「潘興」坦克上的M1919A4航向機槍打倒。於是,M1919A4又一次成了「槍械群演」里的頭號反派

當然,劇中志願軍不用M1919A4的真正原因應該是:在不長的幾集中,如果敵軍和我軍總使用相同的武器,不僅觀賞性會打折扣,還恐有敷衍之嫌。

白朗寧M1918A2機槍與M1919A4頗有相似之處:當機槍吧,彈匣嫌小(20發),當步槍吧,重量太大(18斤),可用起來還行,就這樣機槍不機槍、步槍不步槍的,M1918系列機槍居然裝備美軍三四十年,從一戰、二戰一直用到韓戰。白朗寧老頭似乎把「不倫不類,用著挺好這一套玩得爐火純青(笑)

白朗寧M1918系列機槍(BAR)長期作為美軍主力班用機槍,二戰時也大量援助國民黨軍,所以我軍在抗美援朝前就繳獲並裝備了不少。因此,BAR在內地近代軍事題材影片中也是個「老資格」,在上世紀,從五十年代的《南征北戰》到八十年代的《湘西剿匪記》,頻繁出鏡。只是不知為何,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便淡出內地影視界。故而筆者在本劇中看到它時,湧起滿滿的年代感。

劇中,M1918A2出場其實挺少,第二集346.6高地進攻戰鬥里出現了一下,第三集中被陳衍宗繳獲一挺拿到李延年面前報功,都給了近鏡頭。除此以外,就只在七連堅守高地的戰鬥之中一閃而過。

估計,劇組拿到的M1918A2也是「廉頗已老,不能飯矣」,所以,後來它在美軍地堡內射擊的鏡頭是由那挺造型奇特的帶消焰器的五六式輕機槍當的替身(下文會講到劇中這挺頗有爭議的機槍)。但由於相關戰鬥場面緊張激烈,讓人覺得被它打倒的志願軍戰士不少,因此給人的印象也頗為深刻。

估計出於與M1919A4同樣的原因,劇中M1918A2也是純粹的反派,志願軍沒有用。筆者倒覺得,既然七連在攻下高地時繳獲好些美軍武器,半路藏在山洞裡準備回來時用,而且陳衍宗還拿M1918A2給李延年看過,那麼在後來七連堅守高地的幾集中,讓我方戰士拿著它,也未嘗不可。

③英式加拿大造布倫MkII輕機槍

布倫機槍與ZB-26機槍是「血親」,而且在內地影視中幾乎與ZB-26齊名,是觀眾熟悉的老槍,就算分不清型號,也知道「很像捷克式」。本劇中,「槍械群演」的實力派布倫機槍也沒有缺席,而且是志願軍一方僅有的兩種真正(用空包彈)射擊的機槍之一

布倫機槍作為英國和捷克兵工合作的碩果,在二戰中表現出色。加拿大曾根據國民政府的訂單和英國技術資料,為中國生產數以萬計的布倫機槍,並將口徑由英式的7.7毫米改為適應中國戰場的7.92毫米,機匣上印有「七九勃然加拿大造」字樣(「勃然」為「布倫」的舊譯,為表述方便姑且簡稱加式勃然),解放戰爭中被我軍大量繳獲使用。因子彈口徑變化的緣故,其彈匣從弧形(30發)變成了梯形(20發),所以使用「彎彈匣」和「直彈匣」,就成了英式布倫和加式勃然在外形上最明顯的區別

在舊中國戰場上使用的,當然以加式勃然為主,也有一些英式布倫經各種途徑流入中國軍隊,加上抗美援朝時,志願軍也有從「聯合國軍」中的英軍繳獲英式布倫,所以在有關史料中,可以看到志願軍使用「直彈匣」和「彎彈匣」兩種布倫機槍的照片。

但本劇中出現的「彎彈匣」布倫卻不是英式布倫而是在槍械篇(上)提到的全國性的舊雜式槍械改制活動中產生的加式勃然改造品,當時許多加式勃然口徑被改為7.62毫米,以使用劇中的這種國產五六式弧形彈匣,如後圖。其中一些改造品,現在成了影視中的道具常客。其實,內地影視道具中,長期存在著原裝的7.92毫米加式勃然與改造的7.62毫米加式勃然並用的情況,具體就看劇組弄到哪一種了。

劇中布倫機槍登場較晚,但在最後堅守高地的戰鬥中很搶眼,陳衍宗和張安東輪流使用一挺,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不知是不是用了空包彈,鏡頭中後坐、拋殼、槍口焰等效果,感覺不錯(據說有些道具槍彈也可做出類似的效果,但筆者傻傻分不清……)。

從劇中看,陳衍宗、張安東用的那挺機槍,彈匣後方瞄準用的立框式表尺像是壞了或是脫落了,有點可惜。如果在拍攝射擊鏡頭時設法裝上一個表尺並將其豎起(以便用表尺上的覘孔式照門瞄準)就跟下圖電影《董存瑞》中的畫面一樣那就更貼近實戰了

但劇中還出現了一個美國兵使用布倫機槍的鏡頭,這就有點過了:因為已經有美國兵拿PPS-43衝鋒鎗射擊的畫面,再把志願軍的布倫機槍撿起來用,顯得美軍有點low。

④國產五六式輕機槍

到這個最有爭議的話題了。而且這個話題必須放在最後——沒有前面對幾種機槍的分析做鋪墊,就說不清楚。

首先,明確劇中出現的機槍型號:無疑是國產五六式輕機槍,它是我國對蘇制RPD輕機槍仿製的成功之作,其大量列裝部隊的型號,主要是經過細部改進的五六-1式,與RPD的一個較明顯的區別是護木上沒有凹槽,如下圖,可見演員手裡的機槍護木上沒有凹槽。


只不過,這挺五六式加上了喇叭形消焰器,準星形狀也變了(或者說已損壞)。這要麼是為了保證拍攝安全而特意加上的某種裝置,要麼是一款罕見的少量試製而未列裝的改型,試製不成功後轉入影視界當了道具。

而且,這不是筆者第一次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這種造型奇特的五六式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一部反映邊境防衛作戰的電影《閃電行動》中,就出現過它的身影。

其次,抗美援朝戰場上肯定不會有1956年才定型的五六式出現RPD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雖然RPD在1944年就已定型,但因二戰很快結束等種種原因,拖到五十年代才真正大規模裝備蘇軍。對於蘇方,顯然不可能在自身需求還未完全滿足的情況下,就向中方批量提供這種新槍。對於中方,面對與強敵激烈交戰、裝備缺口巨大的燃眉之急,進口軍火時,優先考慮的是久經戰爭檢驗庫存量大彈藥和零配件有保障部隊易於學習掌握的成熟武器。不管從中方還是蘇方角度看,RPD都不會進入大宗援助的清單。這其實跟蘇方是否「小氣」或「耍心眼」沒多大關係。至於從歷史文獻的邊邊角角中去細摳RPD是否有少量投入過朝鮮戰場的證據,那是鑽牛角尖的做法。

最後一點:槍械道具不是劇組想有就有要多少有多少,其使用要受到各種因素約束、限制:各國的槍械管理與進出口法規、所需武器裝備的存世現狀(數量多少與狀況好壞)、資金預算、時間成本,等等。這會導致創作團隊有時在明知「穿越」的情況下,不得已而使用少量不符合劇本時代背景的道具。包括一些名作亦不免於此。(道具為劇情服務,不是劇情跟著道具走,總不能因為少了某一樣道具,就乾脆放棄籌拍已久的好劇本吧?)

像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受島內的進口法令所限,弄不到所需的舊式日制槍械作為道具,只能用手頭現成的,於是出現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軍警使用四十年代英國製造的布倫機槍的場景。又如美國戰爭片《巴頓將軍》,因為實在弄不到二戰遺留的德國坦克,只好以外形相去甚遠的美制M48「巴頓」坦克,塗上德軍標誌來代替,造成「巴頓坦克打巴頓將軍」的有趣場面。但這並不影響《賽德克·巴萊》創下島內電影票房歷史最高紀錄、《巴頓將軍》獲得七項奧斯卡獎。

而反映珍珠港事件的巨製《虎!虎!虎!》,以精益求精聞名的導演黑澤明恨不得重新拉起一個太平洋艦隊再將其炸毀,導致拍攝進度舉步維艱,預算超支嚴重,最終福克斯公司將他請出了創作團隊。要知道,當年拍攝此片的費用按現在幣值約合8億美元。這都撐不起黑澤明的要求……

《功勳·能文能武李延年》劇中,所有方言均與歷史背景嚴絲合縫,群演的槍械與裝具全部對號入座,連混戰場面中的一個拉套筒的小動作都不放鬆。這些,筆者在前面的方言篇和槍械篇(上)裡面都已經解析過了。難以想像這樣嚴謹細緻的創作團隊會對RPD、五六式「穿越」的問題茫然不知。據說整部劇拍攝時間才一個半月,五六式出場,應是在手頭道具狀況不盡人意、時間又極緊迫的背景下的不得已之舉。否則,志願軍一方的機槍,只有一挺布倫在真打,未免讓人看不過去。

所以,沒必要對劇中這挺確實「穿越」了的機槍反應過度、乃至不及其餘地將問題極端化。畢竟,這跟那些讓LAW、AWP、米尼岡都參加抗戰的「神劇」不可同日而語。

劇中使用過五六式的人是李延年、陳衍宗與火力排排長張紹傑,都是連里的厲害角色。鏡頭出現在第五、第六兩集,其中第五集,李延年的五六式似乎也用了空包彈,直打得槍管冒煙,效果相當的悅目。此外這挺機槍還在第二集充當了美軍火力點內M1918A2的替身,對全劇戰鬥場面的效果貢獻不小。


劇中槍械至此基本都寫過了,下面簡單講講劇中的其他幾種武器。

一是國產五一式火箭筒。除了第一集開場在三營指揮所的長鏡頭中露臉,它還在第五集七連打美軍坦克的戰鬥中瞬時登場並開了火,畫面就一秒。

一般認為,五一式90毫米火箭筒,是我國根據抗美援朝之初志願軍所繳獲的美制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筒緊急仿製的,並參考了二戰末期日本試製的四式火箭筒的技術資料。由於時間緊迫、工業基礎薄弱,五一式在初速、有效射程和破甲能力等關鍵指標上,都比M20差一大截。但它解決了志願軍急需步兵反坦克武器的問題,在智勇雙全的志願軍戰士手中,仍然能夠給「聯合國軍」坦克部隊以重創。

五一式火箭筒大致在1951年下半年開始裝備志願軍一線部隊,從年底起,步兵連一級普遍編制了火箭筒排。鑑於346.6高地爭奪戰發生在1951年10月,物資短缺、補給困難的志願軍,列裝火箭筒不可能那麼多、那麼快,因此這具火箭筒應該還是營里配屬給七連的,配發的火箭彈也少,所以劇中五一式火箭筒只打了一發就沒有了,而且坦克貌似沒事,不知是沒打中還是打不穿……新武器匆匆上手,訓練和經驗不足,沒能發揮作用,亦屬無奈。

二是美制M1A1火箭筒。比起七連只有一發火箭彈的寒酸,闊氣的美國兵手裡則有的是「巴祖卡」。全劇後三集,幾乎每次美軍進攻都有它,並有多個發射的鏡頭。

根據部分美軍官兵戰後回憶,由於志願軍坦克少,所以步兵單位裝備的大量火箭筒沒有什麼反裝甲任務,多用於在陣地戰中打擊機槍、六〇炮,此類目標對一線步兵威脅大,加上志願軍作戰機動靈活,呼叫炮火對其實施覆蓋可能落空。一旦遇上這種情況,能夠扛在肩頭伴隨步兵衝擊的「巴祖卡」,便成為美軍快速反擊的有效武器。劇中,美國兵頻頻使用火箭筒轟擊七連陣地,大致就是在反映這種戰術。

三是蘇制RPG-43反坦克手榴彈。手持這種蘇制「大手雷」,也是志願軍戰士的經典形象之一。下面這張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特等功臣易才學手持RPG-43的照片,就很有代表性。

RPG-43是最早應用聚能裝藥破甲原理的反坦克手榴彈,但作為早期產品,藥型罩形狀設計不甚合理,所用的TNT炸藥反裝甲效能不理想,主要靠大裝藥量(612克,一斤多)打天下。彈長383毫米,彈重1.2公斤,對均質鋼裝甲破甲深度卻只有75毫米,而且士兵打仗時必須用力儘量扔遠些,不然可能炸到自己。這使它顯得有點「傻大粗笨」。

雖然RPG-43打坦克的「本職」做得不出色,但在陣地戰中,志願軍卻開發了它大有作為的「兼職」用途:對付土木工事和集群目標(比如蜂擁而上的敵人)。由於裝藥量大,一枚RPG-43就可報銷一個地堡或一個排。1952年10月21日,為配合上甘嶺戰役,志願軍15軍29師(邱少雲所在的師)85團偵察排,趁雨夜潛至柏德里以東無名高地,在6分鐘內用6枚RPG-43端掉敵3個掩蔽部,將裡面猝不及防的38名美國兵全部炸死,自身無一傷亡,創造了一個經典奇襲戰例。

在七連打坦克一戰中,戰壕里準備了一堆RPG-43,但握著它沖向敵坦克的戰士卻都被機槍掃倒,最終沒什麼表現就草草謝幕了。其實筆者覺得,可以設置這麼一個情節:李延年讓戰士們留下兩顆RPG-43,到緊急時再用,當子彈打完,一群敵兵衝上來時,李延年一聲口令,戰士投出RPG-43,頓時炸得敵兵人仰馬翻,於是又打退了一次進攻。這跟八班長讓張安東扔爆破筒是一個道理。如此,既把道具物盡其用,也讓在抗美援朝中立過功的RPG-43長長臉(笑)。

《槍械篇》告一段落,接下來將進入《細節篇》,從大量台詞、動作、場景、小道具等細節當中,展現精煉濃縮在短短六集裡的宏大歷史畫卷,一步步走入「深巷子」,去品味本劇的濃郁「酒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