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滴酒不沾,一種人適量飲酒,時間長了誰更健康?分析給你聽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4T20:33:19+00:00

酒,一般出現在酒桌上,一杯酒在手,大家吃飯聊天就沒那麼尷尬,不熟悉的人也可以借酒互相認識,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如果是老友相聚,把一切話語都寄托在酒杯裡頭,什麼都不用說,大家都懂。

「好哥們,大家都回來了,就等你小子回來喝酒了啊!趕緊的!」

「行行行,好時候給哥幾個敬酒賠罪,再過幾天就回去了啊!」

……

快過年了,酒局也開始聯絡起來,感情好的,喝點酒情感升華,感情不好的,喝點酒握握手,大家互相諒解。在酒桌上似乎什麼問題都不叫問題,如果一杯酒不夠,那就再來一杯。

飲酒真的健康嗎?關於飲酒一直有兩種看法:

一種認為滴酒不沾就能遠離酒精危害,這樣會更健康;

一種認為反正我喝得不多,酒精傷害不到我,還能帶來一些好處。

那麼,到底哪一種人能笑到最後呢?不偏不倚,理性分析給大家聽聽。

先來看看酒精好的一面

酒,一般出現在酒桌上,一杯酒在手,大家吃飯聊天就沒那麼尷尬,不熟悉的人也可以借酒互相認識,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如果是老友相聚,把一切話語都寄托在酒杯裡頭,什麼都不用說,大家都懂。——作用:活躍氣氛、聯繫感情

酒,能壯膽,年會要上台演講,但是看著那麼多領導坐在下面,難免有點緊張,這時候喝點小酒壯壯膽,深吸一口氣走上台,心裡踏實很多。若是準備和女朋友表白,也可以適當來點酒,等到氣氛差不多了再說出心裡話。——作用:壯膽、放鬆情緒

有時候喝酒並不是有什麼目的,只是感覺有些累了,但是又無人訴說,於是把委屈、煩悶寄托在酒精中,一邊喝一邊放空大腦,思考一些問題,第二天繼續為了美好的生活拼搏。——作用:緩解壓力、宣洩情緒

再來看看酒精壞的一面

酒精是多種疾病的「發物」,比如說糖友喜歡喝酒,可能會導致皮膚瘙癢、手指發麻;體內有結節的人,經常飲酒可能會導致激素紊亂,刺激結節變大。再比如說患有脂肪肝,酒精可能會導致肝細胞死亡,增加硬化、癌變風險。其他的還有心臟病、急性胰腺炎等等,都和飲酒有一定關係。

危害:誘發疾病、加重疾病、增加危險因素。

經常喝酒的人很難控制酒量,一杯接一杯,很容易喝高,如果再去開車那就很危險了,容易發生交通意外。即便不開車騎車回家,也有可能因為頭暈眼花摔倒,給身體帶來創傷。

危害:麻痹神經導致反應變慢、手腳不靈活,容易受傷。

平時膽子很小,但是很偏激,有事只會憋著不敢說出來,但是飲酒後膽子變大了,嘴巴也控制不住,有可能會引發暴力事件。正所謂「衝動是魔鬼」,飲酒後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會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受傷。

危害:酒精會抑制大腦功能,使人喪失理智和思考能力,容易招惹事端。

總結一下,適量飲酒帶來的好處通常體現在社交、疏泄情緒上,並沒有體現在健康上,那些飲酒還很長壽的人可能是基因所致,而不是飲酒讓他們長壽。酒精對健康的危害卻是顯而易見的,例如誘發疾病,刺激結節生長,損傷血管,增加腎臟代謝負擔等等,這些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關於飲酒和健康的研究是比較多的,其中也有部分研究發現了酒精的益處

奧地利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飲酒後(一杯啤酒或紅酒)人們的創新能力提高了,聯想能力更強了,科學家猜測和兩點有關,一是飲酒後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讓人有更多奇思妙想,另一種是酒精使得部分大腦功能被抑制,從而開啟了潛意識。

此外,英國的研究也發現,若是在複習知識後適量飲酒,有助於鞏固知識,不容易遺忘

當然,這並不是鼓勵大家去飲酒,也不是說用飲酒來提升記憶力,畢竟這些研究的樣本太少,存在局限性。那麼,醫學界的權威《柳葉刀》是怎麼說的呢?他們得出的結果可能會讓不少愛酒人士不開心。

這項研究是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大學三方大拿共同合作完成,針對50萬男女的基因進行了分析,時間跨度為10年。不管是樣本、時間還是研究機構都具有權威性,他們的結論值得一聽:飲酒沒有「適量」一說,最好一滴不沾!

再回到文章標題那個問題上,如果兩個人的身體情況都是相同的,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大概率是滴酒不沾的人更健康,因為他們的身體受到的損害更小。再者,每個人對酒精的吸收率是不一樣的,不要總是拿自己和那些長壽的人相比,如果可以,還是戒酒比較好。

參考資料:

[1]酒別喝了!《柳葉刀》最新50萬中國人研究:飲酒增加卒中風險.健康時報客戶端.2019-04-15

[2]找不到靈感?科學家說適度飲酒可激發創造力. 參考消息.2017-08-10

[3]英國一項研究稱喝酒能提升早前記憶.新華網客戶端.2017-07-28

[4]謠言:適量飲酒有益心血管健康.中國家庭報.2021-08-1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