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也不能打「×」,老師質疑:這樣的學生走出社會了怎麼辦?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5T07:18:56+00:00

對於「√」和「×」這2個符號,相信每一個人都了解他們的含義,在學校里老師批改作業或者試卷時,學生答對了就打「√」、答錯了「×」,好讓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符號估計怎麼也「想不明白」,它也會有被禁止使用的一天。

對於「√」和「×」這2個符號,相信每一個人都了解他們的含義,在學校里老師批改作業或者試卷時,學生答對了就打「√」、答錯了「×」,好讓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符號估計怎麼也「想不明白」,它也會有被禁止使用的一天。

近日,一名當老師的網友吐槽,上級部門幾次三番告誡老師們:作業不允許打紅叉,檢測卷上不能標出失分,考試卷不能標分數,減少甚至不能考試,考試要說是階段性檢測,成績不能排名,不能讓他人知道……

此帖引發不少其他老師網友的共鳴,表示為了避免傷害學生自尊心,自己學校也要求作業不能打「×」。有的老師網友甚至表示他們學校多年前就已經這樣規定了,改作業時看到做錯的地方只能輕輕地打個「·」,學生改完了趕緊改打「√」。

在吐槽之餘,這些老師網友們不禁疑惑,現在的孩子連個「×」都承受不了嗎?他們罵老師、欺負人的時候怎麼有那麼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連作業本上一個「×」都不能接受的孩子走出社會能接受什麼樣的工作?

不得不承認,隨著社會的「內卷化」,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競爭壓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近年來因為學習退步、成績和排名不理想,學生選擇自殘、跳樓等的極端事件屢見不鮮,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對於造成這類極端事件的原因,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專家認為是學習壓力過大所導致的,經過多年的討論和探索,最終教育部一錘定音,禁止義務教育學校「掐尖」招生,禁止公布考試分數和排名,不允許按照考試分數和排名安排座位,並在去年7月份開始實施「雙減」為學生減負,還中小學生輕鬆快樂的年少時光。

確實,孩子們的學習壓力是越來越大,是時候為孩子們「減負」了,但凡事過猶不及,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就一定要犧牲學生糾錯的機會嗎?

在筆者看來,作業是不存在排名的,老師布置作業無非是想了解學生對當天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也可以藉此檢查自己都學會了沒有,老師打「√」代表學生會了,打「×」則代表學生還沒有掌握,要自己去領悟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紅色的「×」也不是老師在責怪誰,而是告訴學生「你這個知識點(題型)還有加把勁哦」,不是成心要針對誰。如果這樣都會傷害到自尊心,只能說是學生自己或者家長對待學習的心態不端正。

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會的,學習知識都要經歷聽講—練習—糾錯—理解—掌握的過程,老師通過作業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通過「×」加深印象,對學生提高學習水平百利而無一害,這樣才能避免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才能夠以一個個輕微的挫折換來進步,並鍛鍊孩子的抗挫力,在期中、期末、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試時不會因為發揮不夠理想而走極端。

因此,筆者認為不允許老師在學生作業本上打「×」看似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其實從長遠來看是害了學生,讓學生越來越成為溫室里的花朵,心理容易變得脆弱而狹隘,什麼事情都要順心順意,稍微有一丁點不好的都接受不了,這樣不是「減負」,更不是素質教育,學生走出社會更容易被社會按在地上摩擦,從而做出更極端的事情。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來分享一下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