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為有犧牲多壯志-看完了《長津湖之水門橋》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4T07:37:20+00:00

看完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如果你是一個較真的人,拍攝手法或者敘述方式讓你覺得不是那麼完美,各個角色太慘,如果你不是那麼較真的人,水門橋很值得看,艱苦,堅韌,堅持,電影在表達一種精神。

看完了《長津湖之水門橋》。

作為純粹的電影來說,對「余從戎」結局的設計有點畫蛇添足,其實,他被美軍狙擊手幹掉的那個,更容易打動人心,而不是最後引誘飛機,從影片呈現來說,目的也沒達到。而易烊千璽的演技和上半部不可同日而語,是個演員了。整部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徐老怪」一貫的風格,看過張涵予版《林海雪原》的,是不是會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當然,升華到作為電影藝術來說,我個人覺得是達到了目的。如果你是一個較真的人,拍攝手法或者敘述方式讓你覺得不是那麼完美,各個角色太慘,如果你不是那麼較真的人,水門橋很值得看,艱苦,堅韌,堅持,電影在表達一種精神。

很多「美粉」還在以所謂的「史實」來證明美軍的強大,的確,面對二戰中獲利最大的工業強國,已經達到立體戰,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後勤體系的敵人,落後的裝備,這句台詞:「只要橋還在,我們的任務就沒有完成」,足以抽腫那些癟犢子的臉。歷史上的結局並沒有改變,水門橋最後還是被美軍修復了,被人抑制住喉嚨的感覺真的很絕望,但正是這種絕望讓那個打出一個新中國的人民軍隊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精神。

伍萬里最後的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2人,實到1人。催淚嗎?我個人為之潸然。這裡面其實藏著一顆彩蛋,那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鋼七連」的軍史。

在《士兵突擊》中,我們知道了有一個「鋼七連」,而軍史中,鋼七連也是真實的存在,即今天的人民解放軍第39集團軍機步116師347團7連的榮譽稱號。

遼瀋戰役中,該連在僅剩17人的態勢下,像釘子一樣在陣地上,贏得了「鋼鐵連隊」的稱號。

入朝作戰,該連在著名的雲山作戰中,以幾乎全部傷亡,幹部幾乎全部犧牲的代價,司號員鄭起率領連他在內的7名戰士在高地上守了整整一天一夜,打光了彈藥,用衝鋒號和肉搏戰震懾擁有最強裝備的對手,終於等到了主力部隊,把英軍二十九旅的「皇家來復槍團」的一個營殲滅在這裡。

穿插七連的最後一名士兵,最後的魚鷹哨,都在向遙遠的在極度寒冷的用血和肉捍衛著中國軍人尊嚴的先輩、先烈們,致敬!

「鋼七連」,從紅軍時期開始,一路衝鋒,一路血戰,無數的忠魂鑄就了「伍氏三兄弟」,到「許三多」這樣的中國軍魂,以小見大,也是讓美國軍人在那個「最寒冷的戰爭」中潰退行軍中流露出的絕望眼神。

那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精神所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