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超過半個世紀的記憶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2T12:43:10+00:00

過年有新衣服,有好吃的,有鞭炮,更有走村串巷的拜年、熱鬧的社火、濃濃的親情。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天天大魚大肉,年也沒有什麼味道了。

50、60年代的孩子,天天盼著過年。過年有新衣服,有好吃的,有鞭炮,更有走村串巷的拜年、熱鬧的社火、濃濃的親情。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天天大魚大肉,年也沒有什麼味道了。兒時的年味卻常常讓人回憶和眷戀。


你知道1950、60年代,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武安市冶陶鎮冶陶村的孩子們是如何過年的嗎?


冶陶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民風古樸、民俗豐富的古鎮。過年、過正月十五是辛勞一年的農家最快樂、最喜慶的日子,也是最能展現淳樸民俗風情的時候。


小時候,我隨母親在故鄉生活。那時爺爺家、姥爺家和鄉親們一樣都很清貧。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能吃上三次餃子:年三十兒一次、初一早晨一次,破五那天,也就是正月初五一次。一家10口人,過年時才會割8小兩羊肉(那時是16兩秤)包一次餃子。日子雖然清苦,但年味十足。


爺爺張廣漢,字潤之,是一位飽覽群書的鄉村書生。爺爺輩分高,知書達理,毛筆字了得,深得鄉親們敬重。每到年關,鄉親們都來到現在被稱為武安「張家大院」,建於乾隆年間,被清庭授予《衛守府》稱號的國子監監生之家的祖宅,請爺爺書寫春聯和大小方勝。



年關將近,整個鎮子上家家戶戶都貼上了門神和春聯。門神秦瓊、蔚遲恭兩位隋唐英雄神采奕奕、威風凜凜,把守著各家宅門,保佑平安。街上還拉上了不少三角形或長方形彩紙、剪紙製作的吊掛(小彩旗),一派喜慶、祥和。我們家那座深深的古宅,影壁牆、幾十個門楣、神龕、水缸、穀倉、驢棚、錘布石、搗米搗豆的石臼、廁所等處,都貼上了紅紙條、書寫著祝福、吉慶、辟邪的話語。穀倉會寫上《五穀豐登》,驢棚會寫上《五畜興旺》、通往二樓的樓梯會寫上《步步登高》等等。那時,各家的奶奶們會點上柴火大灶,連續幾天,蒸出夠一家人半個月吃的饅頭、玉米面菜糰子、年糕。那時沒有鐘錶,奶奶們會在蒸籠上氣時點上土香。香息了,一屜乾糧冒著熱氣香噴噴的出鍋了。出鍋的乾糧放在大缸里冷藏。巧手的奶奶、姥姥、媽媽、小姨,會用白面做一些可愛的小刺蝟、小魚、小佛手、小兔子、小龍等等,專門給孩子們吃。用紅豆、綠豆點綴的這些動物的小眼睛分外傳神。


除夕晚飯前要先祭祖、拜神。


黑洞洞的祖宅,只有幾個燈盞在深冬的夜晚飄飄忽忽地閃動著微弱的光亮。加上祭祖拜神的肅穆和神秘,讓我有一些害怕。無奈地得跟著爺爺往姜太公分配的諸神神位,比如姜太公前妻馬氏——掃帚神的神位——廁所的門墩,灶王爺、土地爺的神龕、錘布石等處奉獻上幾根麵條。其後才能吃年三十的餃子。睡覺時,奶奶會把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塞進被窩裡暖著,怕第二天早晨穿的時候太涼。那座上下14間的樓屋只有一個水壺那麼大的煤灶做飯取暖,冬天太冷了。


大年初一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五更時分就要摸黑起床,穿上只有每年過年才有的,媽媽縫製的粗布新衣服、新布鞋。這時爺爺打開一個草紙包,拿出50響的紅衣小炮,領我到院子裡放鞭炮。鞭炮不多,我必須省著放,留幾個天亮後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放。

吃過初一早晨的餃子,爺爺奶奶已經端坐在八仙桌兩邊,等著晚輩們磕頭。一個頭磕下去,會得到2分錢或5分錢的壓歲錢。那時,5分錢可以請醫生看一次病。家家都沒有幾元現金。這些壓歲錢可以在下街的小店買好幾塊糖。


爺爺在張氏家族輩分最高,他不用去給別人拜年,只等著一批一批的人給他拜年。爺爺輩分高,使得我也有了一大批比我年長很多的晚輩,我一出生,就是很多人的叔叔、伯伯了。


就這樣穿著新衣,吃著一年裡最好的飯菜,東家串串、西家跑跑,滿街跑著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兒。


過年的晚上,照例會跟大人們去下街的戲園子裡看戲。看戲、聽河南來的乞者沿街唱河南墜子、聽鄉村書生講《封神演義》、《隋唐演義》是當時農村唯一的文藝活動。那些流傳幾十年、上百年的老戲,其實像後來的樣板戲,劇情大家都知道,很多唱段人人都會喊上幾段——你走在太行山的田野,行走在路上或者在田間勞作的漢子們不時會吼上幾段,或者是包青天、或者是寇準、楊宗寶;姑娘們會羞答答地唱上幾句穆桂英掛帥。高亢的豫劇、鄉土之聲的武安落子在山間迴蕩、餘音繚繞。戲園子裡大人們看得津津有味。除了舞槍弄棒出場、激揚的鑼鼓響起,我才會睜開眼睛,其他時間都覺得索然無味,昏昏欲睡。散場時常常被大人背回上街的家中。


破五以後就是十五了。真正的社火是在正月十五。


爺爺家相隔一條街,是我姥爺家。


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姥爺門前的那付石磨會被搬走 ,騰出這塊約20平米的平地,架起一架叫作「漫梁過」的遊樂設施,其實就是現代的摩天輪和過山車的結合。一架兩端由4米左右高,用橫樑粗的巨木支起的木架上面,橫裝著一段粗大的圓木,圓木上安裝了十字交叉的4架短繩鞦韆。每次上去4個人,利用人的蹬力和重力,使這個人力摩天輪旋轉起來,轉到最高處的人可以看到三面的山川。除了「漫梁過」,還有爬竿、卷棒槌——高高的木架上固定一根粗繩,粗繩下端橫穿一個洗衣服用的棒槌,玩的人依靠身體扭動使繩子捲曲升高自己,能爬或者卷上去的人就可以得到放在高處的香菸等禮物。想得到禮物並不容易,很多人爬擰到一半就被反作用力甩了下了。青年人躍躍欲試,觀看的人們不時哈哈大笑。


十五的晚上,村子裡會在打穀場上用木樁和麻繩組成九曲十八彎的「黃河」,其實更像諸葛亮布下的迷魂陣,或者今天的迷宮。每根木樁上都放置了一個小燈盞,古老的燈盞注滿燈油,在漆黑的冬夜,空曠的山谷里,星星點點,充滿了神秘古樸的氣象。


晚飯過後,各條街的鄉親們就在頭人帶領下,敲鑼打鼓,整隊前往村東南的打穀場去「轉黃河」。


姥爺是一個強壯忠厚的太行漢子,也是社火不可缺少的主力。平時姥爺所在的「股道」(胡同)社火用的嗩吶、大鼓就放在姥爺家的東屋。我小時候常常去敲鼓玩兒。姥爺會很多流傳的鼓曲。


一條街的鄉親們,敲打著激動人心的古老鼓曲、穿過一家挨著一家,大門口神龕點著燈盞的街道,成隊來到「黃河」入口處,入口處有一個哪吒似的裸身男孩造像,男孩的小雞雞滋出清水,象徵著福氣和吉祥,淋在鄉親們的頭上。從「生門」進去,轉過九曲十八彎,走出迷魂陣。如果不會走,一大隊人都走不出來。走出「黃河」,就可以觀看舞龍表演,龍腹中有燈火,被一群平時種地的莊稼漢子舞得上下翻飛,龍騰虎躍。


參加「轉黃河」的人非常踴躍,傳說轉轉黃河會免災祛病。對於貧窮、多病、多災的農民,「轉黃河」對他們有著特殊的魔力般的吸引力。


到了正月十六,年已經到了尾聲。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會來到街上,點起柏樹枝,燒掉一些舊物。在飄著柏枝香氣的熊熊大火周圍唱著「烤烤手、百病走」、「烤烤腳、活到老」的古老的歌謠,期盼來年的健康平安和豐收。


1953年我隨媽媽進城。後來上了學,只有寒暑假才能回老家。世事變遷,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村子裡的古風民俗淡泊了很多,年味越來越淡,社火也基本上沒有了。



直到改革開放後,鄉親們和鎮政府逐漸富裕起來,加上冶陶村又成為河北省紅色旅遊勝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晉冀魯豫邊區中央局舊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晉冀魯豫大軍區、董必武、劉伯承、鄧小平、陳毅、薄一波、楊秀峰等中央領導人居住和工作舊址成為旅遊景點。村里每年過年都要組織各種節慶慶祝活動的規模和內容也更加豐富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