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典可以重塑自我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5T08:04:15+00:00

經友人推薦看了王強先生的演講,我認真看了兩遍,很多觀點都有共鳴,受益匪淺,更加提升了對讀書的認知。一個人呱呱墜地,咿呀學語,只是第一次生命。

經友人推薦看了王強先生的演講,我認真看了兩遍,很多觀點都有共鳴,受益匪淺,更加提升了對讀書的認知。

毀舊我 塑新我

一個人呱呱墜地,咿呀學語,只是第一次生命。只有經過優秀思想的教育之後,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再去躬身踐行,才是第二次生命。王強這句「讀書毀了我」,強烈的震撼了我。

若干年前,我就認識到。「農村孩子進城讀書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要用盡所有氣力,洗掉淺薄落後的思想和狹隘的小農意識。要遠離那種極致的利己主義,告別粗鄙與庸俗。」但是,這種脫胎換骨的洗禮是很難的,當然也是很快樂的。是人就有惰性,都喜歡在舒適區享受安逸的感覺,尤其是挑戰自己從小在鄉村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不是說到就做到的。時至今日,我依然在努力。

沒有人不熱愛我的家鄉,但是有些鄉人的市儈、短視、虛偽、功利,吹牛、不務實、逞氣血之勇、消極、冷酷、過分強調環境的作用等等,是很難不讓人厭惡的。起先是厭惡,批判,後來逐漸麻木。再後來,我意識到,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只是我很幸運,得到父兄家人的支持,有機會來出來接受優秀文化的薰陶,才能具備一點兒自我反思的能力。

要打破原來那個低級的我,成就一個新的我。怎麼達到這個境地呢?唯有讀書,唯有奮鬥,沒有其他的途徑。「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就是脖子以上的區別。」怎麼才能在脖子以上與人有區別呢?唯有學習。學力比學歷更重要,沒有自學習能力、沒有反思能力,不能自我成長的人,是很難有所成就的。「雞蛋從內部打破是新生,從外部打破是一種食物」。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

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人都要有「空杯效應」,敢於和善於毀掉狹隘的舊我,成就嶄新新的大我。

讀經典 交良友

《世說新語》裡有句名言,「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痛飲酒者,乃真性情,熟讀如《離騷》一樣的經典讀物,接受作者高尚的人格境界的薰陶,才會有可能成為名士。

兒時從章回小說,武俠小說,《讀者》雜誌等通俗讀物開始。得益於我家庭的薰陶,學了一點詩詞和古文,讓我認識到古漢語是現代中文的根和魂,其中蘊含的能量和美無窮無盡的。中間走了很多彎路,才逐漸明白經典的重要性。也漸漸懂得了花大量的時間,讀那些為了「賣書」而寫的、博人眼球的讀物其實是浪費生命。

無數次碰壁才意識到,跟那些與貌似親近的、思想低下的、怨天尤人的、自私自利的、品格低劣的朋友交往,無異於慢性自殺。這樣的朋友與低級的書籍和讀物一樣,都是不可取的。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和而不同與同和不和,一定要劃分清楚,否則會對自身造成很大的傷害。

「友直、友諒、友多聞」才是交友的標準。讀到孔子這些經典名句的時候,大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孔先生大智慧,在數千年前就已經總結出了交友的標準,而很多人卻在不惑之年以後才略懂其中含義,這也許就是不讀經典的代價。

經典的可貴之處,就是歷經時間歲月長河的洗禮,依然長盛不衰,常讀常新,依然啟迪智慧,依然越讀越有滋味。經典是先賢用超乎常人的見識與真誠,乃至用生命書寫的心得。與王強先生一樣,我也喜歡讀《古文觀止》,但是少年不知書滋味,如走馬觀花,不求甚解。

《古文觀止》裡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句話,是蘇軾在《留侯論》中說的「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此不足為勇也」這些話讓我認識到,與一些宵小之輩拼命不值得,逞氣血之勇,不是大勇。修煉脾氣秉性,提高修養,是多麼的重要。

前日讀張貽久著的《毛澤東讀史》中一個片段,才真正領悟到《古文觀止》裡《觸龍說趙太后》這篇文章的真意。「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而挾重器者」,乃取禍之道也。從數千年前的觸龍、趙太后、到現代的毛澤東,都深刻認識到對子女教育的真諦和重要性。不是給多少錢,給多麼顯赫的世襲爵位,而是創造機會,鍛鍊其生存本領,靠自己建功立業,贏得人們的尊重與愛戴,才會有可持續性。否則留多少錢財,捧的多高,都沒用。這就是經典,跨越千年,對當前社會的教育依然具有指導價值,依然振聾發聵。

關於西方經典著作,我讀的不多。影影綽綽感覺到,好的翻譯家翻譯的作品讀起來更傳神,更流暢。比如《復活》我讀過不同的版本,有的作家翻譯的讓人讀著讀著就讀不下去了,但是大家名家翻譯的版本,我幾乎在三五天內就讀完厚厚的一本,為什麼呢?翻譯家的水平不一樣,資歷淺的作家譯過的作品儘管與原著大略相同,但是讀起來總覺得不順暢,在語言的美感與傳神方面已經面目全非,也談不上信達雅。翻譯家中我讀過許淵聰、傅雷的作品,他們的水平很高,讀起來覺得很美,很通暢。

拜名師 重格局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那些照本宣科的老師遍地都是,但是那種教人形成高尚品格、高遠格局的老師很難找。真正牛的老師應該具備三點:首先能把書本知識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講明白;其次告別本本先生,授業解惑兼具傳道——傳遞萬事萬物的道理、傳授做人做事的道德準則,乃至天地的大道。再次是授人以漁,教會學生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和密碼,引導學生學會獨立破解陌生事物的方法。而且不僅是言傳,還能為人師表,以實際行動傳教。

人生得遇良師,比交良友、讀經典還重要百倍。良友所學,無外乎是某些零敲碎打的方面,經典需要長期薰陶領悟。良師則不然,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大格局。首先,目標高遠。給學生確立一個正確而高遠的人生目標,高標準,大格局。在思想上引導學生探索浩渺的人生,而不是讓學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成井底之蛙。其次,狠抓根基。這樣的老師一般不會以應試考學為第一目的,而是讓學生夯實基礎。學問人品的根基對人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堅實,才可能禁得起誘惑,才有可能在時機成熟時四面出擊,出入自由。再次,注重引導。不是給予、壓制、灌輸,而是引導學生、培育學生內在的興趣,使學生具有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他會在學生內心種下一顆種子,然後讓這粒種子在學生的內心萌芽、成長。好的老師就是一個巨匠,同樣一根木材,頂級木匠把它打造成建築里的棟樑,平庸的木匠可能把變成一雙筷子,一盒牙籤,一件精緻的工藝品。其價值與成就簡直是雲泥之別。不僅是伯樂不常在,名師也不常在。

我初中的石老師說,若干年年後我衡量你們成功的標準,不是有多少錢,而是對社會做多少貢獻。我高中李老師說,「片紙隻字,皆關學問」。熟讀《史記》可以當一位大隊書記。讀懂《貨殖列傳》可以學會做生意。他一遍又一遍給我大家講台灣漫畫家蔡志忠自學成才的故事;講西晉大臣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可惜我在若干年後,才明白其中的真意。儘管我虛度半生一無所成,但是這些思想一直在影響著我的價值取向,一直在低谷中給我力量。

王強是幸運的,在包頭那個小地方遇到英語、語文、數學方面大師級的老師。那幾位老師給他的方向、方法、標準、思想都不是現在那些平庸的老師所能給予的。

王強的老師讓他以標註《古文觀止》的方法學習古文,讓我想起了另一則故事。陸宗達拜國學大師黃侃為師。黃侃讓他三次標註《說文解字》。後來,陸宗達終於成為我國現代訓詁學界的泰斗。他回憶說:「當年翻爛了三本《說文解字》,從此做起學問來,輕鬆得如庖丁解牛。

這就是大師,塑造人才格外重視基礎,其手法可謂妙筆生花、別出心裁,讓學生受益終生。由此可見優秀的老師對學生是多麼重要。

取乎上 得乎中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無論是讀書還是做人,都必須建立第一流的標準,否則就會流於庸俗。

金一南說,做難事必有所得。我總結讀經典必有大獲。一定要敢於啃經典,挑戰硬骨頭,如果認為經典艱澀難懂,總是繞道行之,總是選擇那些思想上的小體操,作品中的雞湯、小清新,儘管華美,但遠離深刻,不夠透徹,不過癮。時間長了,詞彙或許豐富了,但是思想境界、格局智慧卻永遠也的不到提升。充其量是風花雪月、雕蟲小技,與真性情大智慧、真本事,相去甚遠。

我個人感覺讀名人傳記,是自我教育非常的好的方式。在我讀過的傳記中,講述妓女出身的畫家潘玉良的故事《畫魂》、《李可染傳記》、《蘇軾傳》、《曼德拉傳》、《德蘭修女》、《居里夫人》、《曾國藩》等這些作品,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其中很多細節,讓我終生難忘。這些人都是人尖子,他們的人生軌跡、奮鬥歷程,總是能給人精神上的鼓舞,格局上的提升。

在中國的經典中《莊子》思想的超脫與深刻,文筆的優美與灑脫,可稱為散文的鼻祖級人物。《六祖壇經》哲理深刻,告訴人們即便文化基礎低或者不識字,只要認真學習,長期思考,也能悟出真知,生出智慧。如王強所說,再好的作品讀者如不能與之產生共鳴,都是廢紙。如他引用的詩句「塔古斯河美過我村莊的那條小河,但是塔古斯河又美不過流經我村莊的那條小河,因為塔古斯河它不是流過我村莊的那條小河。」真正的經典是能穿透人的靈魂的,讀罷總能讓讀者在內心深處泛起漣漪,產生波瀾。如同餘光中的《鄉愁》、于右任的《望大陸》、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這些經典作品,一旦讀過,就讓人慾罷不能,深入骨髓,揮之不去。他們絕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好的作品是流出來的,不是擠出來的。好的作品能跳出紙面,超脫文字,直擊人心。

做人亦如是。如果一個人崇尚的偶像都是沒有內涵的流量明星,對人生的成長沒有絲毫的啟迪與引導價值,那麼你充其量也就是達到這種高度。也就是說人的高度取決於你的目標上限。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裡群星璀璨,人們應該多了解那些取得優異成果和深遠影響的名人大家,看看他們的成長軌跡,學習他們的優秀思想和品格,以此來薰陶自己,影響自己,走向正確而有價值的道路,塑造一個嶄新的自我。


北冥

2022年1月28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