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評述松本清張《古代史疑》(三)我是這樣想的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6T11:04:20+00:00

本文是對松本清張的著書《古代史疑》第三章「我是這樣想的」的評述和總結:首先介紹作者松本清張:1909-1992,日本作家,與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英國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並稱為「世界級三大推理小說家」。

本文是對松本清張的著書《古代史疑》第三章「我是這樣想的」的評述和總結:

首先介紹作者松本清張:1909-1992,日本作家,與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1859-1930)、英國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並稱為「世界級三大推理小說家」。1952年榮獲芥川獎,1966年榮獲吉川英治獎。為表彰其一生在文學和社會方面的貢獻,在日本北九州設有專門的市立松本清張紀念館。

其次是介紹本書書籍信息(美式文獻標註):松本清張.古代史疑[M].東京:中央公論社,1974.

1、畿內說論者必須將原文「南」改為「東」,但卻缺乏有力的修改理由,說什麼「陳壽筆誤」之類的顯然是純憑想像。且縱觀《魏志·倭人傳》行文,南和東有著明確區分,怎麼會突然就筆誤了呢?

2、按常理講,使臣出使海外,方向和距離應該是最為關注的,可恰恰就是方向和距離卻分別成了畿內說和九州說最致命的矛盾,300年來爭論至今;

3、魚豢著《魏略》和陳壽著《魏志·倭人傳》時,應該都參考的魏使向朝廷匯報的出訪記錄,且晉代魏時並未發生大動亂,故出訪報告留存下來的可能性很大;

4、松本清張提出,造成邪馬台國謎團的原因有二:要麼是魏使出錯,要麼是陳壽出錯;

5、魏使自京城洛陽出發至帶方郡,沿朝鮮西海岸或南或東航行,經對馬、壹岐,到日本佐賀縣北岸登陸,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此外,中國人自古便重視天文學研究,中國的航海術在古代是非常發達的,即便海上方向比陸地難辨,日出東方總是不會變的,東知道了,其他三個方向也就知道了,再說船上還有經驗豐富的職業海員,因此方向出錯的可能性並不大;

6、日本作家黑岩重吾和大和書房創始人大和岩雄提出陳壽在著書時把原先出使九州和後來出使畿內的資料搞混了,因此造成方向混亂,但這種觀點也是想像成分過多,除非親眼看見陳壽搞混了或有足夠的證據,否則難以採信;

7、東京教育大學肥後和男、和歌森太郎兩位教授提出,陳壽的腦海里先有了一種先入觀,即倭國是東海中自北向南垂下的島嶼,與海南島相連,也正是這樣的地理概念,陳壽才始終認為方向為「南」。但是原文記載「參問倭地,絕在海中洲島之上,或絕或連,周旋可五千餘里」,說明陳壽知道倭國是由點在的群島構成的,而不是自北向南的大島;

8、神戶大學教授志田不動磨主張,因魏使始終向南航行,故登岸後也將東走視為南行。但日出東方無論海陸都一樣,魏使團隊也不是一個人,況且魏倭外交往返了三四趟,怎麼會次次弄錯?所以志田論站不住腳;

9、魏使出訪倭國,是帶著朝廷使命的外交公幹,目的是朝見女王賜爵行賞然後回朝復命,應該到伊都國後直奔邪馬台國,為何在此之前先分別去不相干的奴國、不彌國和投馬國呢?邏輯上說不通,故東京大學教授榎一雄的「放射狀路線」說也值得商榷,以上三國是奔赴邪馬台國途中經過的反倒更合理些;

10、東京大學教授白鳥庫吉認為,對馬國到不彌國的戶數總和為3萬,由於投馬國和邪馬台國都是大國,戶數推定為5萬和7萬,這是中國古人偏愛奇數所致。松本清張贊同此觀點,並認為除戶數外,奇數配置也適用於里數和日數。


聲明:本文為本人原創,任何機構和個人在未經本人書面同意的情況下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摘編、修改、甚至是據為己有。大學教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引用時必須註明出處,紙質版實頁引用,電子版精確到文章所在網址。任何侵犯本文著作權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起訴侵權人及其所屬大學的學術委員會,嚴肅追究法律責任,望悉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