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城市建設為什麼偏愛人工湖?為什麼五大新城各有一個湖?

fans news 發佈 2022-02-03T04:57:58+00:00

經常看上海地方新聞,關心「五個新城」的讀者會發現,為什麼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各有一個人工湖?

經常看上海地方新聞,關心「五個新城」的讀者會發現,為什麼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各有一個人工湖?

遠香湖、夏陽湖、華亭湖、金海湖(上海之魚)、滴水湖你方唱罷我登場。甚至有的湖面還不小,如滴水湖,比杭州西湖還大,是上海第二大湖(僅次於澱山湖),也是上海第一大鹹水湖(澱山湖為淡水湖)和第一大人工湖。

而奉賢新城的金海湖(上海之魚)則是上海第三大湖,一系列公園讓網紅門趨之若鶩。

1. 調節小氣候,緩解局部的「熱島效應」

無論是市區還是郊區,無論是現狀的,還是規劃中的,人工湖一般都偏好於聚集人口的地區中心,如陸家嘴中心綠地是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重要的綠地中樞,周邊高樓密集林立;太平湖周邊則是黃浦區老盧灣地區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遠郊區來看,遠香湖是嘉定新城的景觀核心、夏陽湖是青浦新城的景觀核心、上海之魚(金海湖)是奉賢新城的景觀核心,周邊都將聚集大量人口,賦予更多的功能,也是極易產生熱島效應的區域。我們都知道,水的比熱容比較大,當氣溫較高時,湖水蒸發吸熱,耗掉了一空氣中的一部分熱量,而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冬季的湖泊又可以釋放出一定的熱量,從而起到了調節城市小氣候的作用。

當然,有的人工湖湖面比較小,光憑一己之力不足以完成調節區域小氣候的功能,通常也結合城市中心的公共綠地來共同完成,有的綠地甚至形成綠楔、綠道、風廊,可以讓城市外圍的風通過這些綠地、水域抵達城市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大氣污染。


2. 豐富周邊的城市景觀與功能

在城市中的人工湖的共同特點是周邊功能的多元化,商業、商務、酒店、居住、行政、醫療、旅遊、交通……不少人工湖的周邊都有涉及,可以說人工湖或者湖泊周邊的綠地也將這些不同的功能更加柔順地整合了在一起。閔行區的蘭香湖也是如此,未來將會有輕奢酒店、星月步道、植物園等多重功能。


3. 促進湖區周邊公共活動中心的集聚

湖景周邊多為重要的公共活動中心,如太平橋綠地邊的新天地;大寧靈石公園旁的上海馬戲城;遠香湖的保利劇院、嘉定圖書館;夏陽湖的青浦博物館等等,都是所在區域重要的公共活動中心。而陸家嘴綠地本身就是陸家嘴地區重要的公共開放空間。如河南省鄭州市的鄭東新區如意湖,整個湖區周邊被各類河南省級的會展、藝術、商務、商業等公共服務設施包圍,是一處集大成者。


4. 提升湖區周邊土地的經濟價值

濱湖區域周邊,因為較好的生態環境,商務寫字樓多為區域板塊內較為高端的級別,不乏5A甲級寫字樓,且多為區域板塊內層次和租金最高的一批寫字樓。陸家嘴周邊暫且不說,大寧靈石公園邊的大寧國際廣場、寶華中心等等均是共和新路沿線新興的5A寫字樓集中區。這個應了一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5. 有利於城旅融合,酒店偏好區域

商圈、新城的人工湖湖區周邊,無一例外都是高星級酒店偏好的區域:陸家嘴中心綠地周邊就不必多說了,太平橋綠地周邊有新天地朗庭酒店、大寧靈石的寶華萬豪酒店、滴水湖與夏陽湖的皇冠假日酒店、遠香湖的保利凱悅酒店、以及上海之魚在建中的酒店……湖景,永遠是高星級酒店偏好的區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