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歷史:本能寺之變

華仔故事多 發佈 2022-02-06T04:25:22+00:00

織田信長於1575年擊潰武田勝賴後,「天下布武」速度倍增。尤其1580年在朝廷天皇敕命講和下,本願寺離開大坂,此時的信長几乎已完全平定了以京都為中心的近畿全境。隨著波多野的覆滅和宇喜多家投靠信長,毛利和織田兩個巨大勢力終於碰撞到一起了。

織田信長於1575年擊潰武田勝賴後,「天下布武」速度倍增。尤其1580年在朝廷天皇敕命講和下,本願寺離開大坂,此時的信長几乎已完全平定了以京都為中心的近畿全境。

隨著波多野的覆滅和宇喜多家投靠信長,毛利和織田兩個巨大勢力終於碰撞到一起了。身在前線的羽柴秀吉向信長發來求救信,似乎信長不親臨前線,戰爭就打不贏。於是信長立即命令光秀率明智家先行協助秀吉,另外自己率織田本家大軍隨後趕到。眼看著織田和毛利的大決戰就要來了。發布命令後,晚信長從新據點——琵琶湖南岸的安土城出發,天正十年(1582年)5月29日,織田信長逗留於京都本能寺。

6月1日晚,光秀便率領13000人的軍隊從丹波龜山城出發,向京進軍,2日凌晨渡過桂川後。光秀向士兵們下達了向本能寺進攻的命令,決定背叛織田信長。

6月21日,原本應該趕赴前線的明智光秀部隊卻出現在了本能寺前,光秀發動了人稱「改變歷史進程」的「本能寺之變」。本能寺守軍不足百人,信長不敵,放火自盡,森蘭丸為其殉死,明智光秀立即進軍京都,京都守備信長的長子織田信忠率部在京都妙覺寺轉入二條御所與明智光秀奮戰,不久,信忠自知不敵,切腹而死。

短短一夜之間。強大的織田家家主和繼承者接連遇害,整個日本中部動盪不安謠言四起、強盜蜂擁。各大名人人自危。

公元1582年6月21日,日本京都的一座寺廟被火把圍的水泄不通。為首的武將神情凝重,面對重重山門一語不發。良久,他抬起頭,馬鞭一指,大喊:「敵在本能寺!」一時間,喊殺陣陣、刀光劍影。紛紛擾擾之外唯有這名武將仍在遠處盯著面前的桔梗旗思索著……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凌晨,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殺害其主君信長。日本歷史也由此被改寫。本能寺之變是日本史上最大也最有名的政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