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當地人都不敢在亞馬遜河中游泳?這條河,到底有多可怕?

答案在這兒 發佈 2022-02-06T04:34:20+00:00

水是生命之源,正是有了水,地球上才能爆發出蓬勃的生機,才能擁有如此多樣的物種。也正是因為河流之水,我們人類逐漸發展壯大,從原本的「動物」,變成了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新型物種。比如我們中華民族就是發源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中華文化的花開滿了周圍的黃土大地,推動著我們越來越強大。

水是生命之源,正是有了水,地球上才能爆發出蓬勃的生機,才能擁有如此多樣的物種。


也正是因為河流之水,我們人類逐漸發展壯大,從原本的「動物」,變成了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新型物種。比如我們中華民族就是發源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中華文化的花開滿了周圍的黃土大地,推動著我們越來越強大。

因此,對於我們而言,黃河與長江是「母親河」,是哺育了中華人民成長與繁榮的基石。但是事實上,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是寧靜祥和,也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會給沿途的人民帶去希望與繁華。


亞馬遜河

在南美洲北部,有著一條世界排名前三的大河流——亞馬遜河。因為科學家們對於河流的長度測量有著不同的標準,所以有人認為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也有人覺得它要比尼羅河短,為世界第二長河。

但不管怎麼說,亞馬遜河依舊是數一數二的世界級別的長河,並且流量排世界第一,河口年均流量達到每秒22萬立方米如果是洪澇期間,那麼亞馬遜河口流量更是會增加到每秒28萬立方米左右。


如此巨大的水量不斷排放,幾乎能將河口岸邊160千米範圍的海水變成淡水,足以想像亞馬遜河的流量是多麼驚人了。

同時,亞馬遜河流域面積為世界最廣,大概是691.5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南美大陸的40%陸地面積。


亞馬遜河位於熱帶雨林氣候,雨水豐富,沉積下來的淤泥尤其肥沃,對於植物的生長非常有利。事實也確實如此,亞馬遜河幾乎滋養了大概650萬平方千米的區域,甚至還有一處熱帶森林——如今世界上最原始最大的亞馬遜森林。

然而這樣一個流域面積廣、流量豐富、滋潤森林的世界級河流,卻被許多人認為非常危險又可怕。別說外地的遊客了,就連一輩子生活在亞馬遜河附近,按理來說已經屬於是「老手」的當地居民都不敢下河游泳,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當地人不敢下河游泳?

首先我們先來看亞馬遜河的水,它的河源到河口高差其實並不算大,但亞馬遜河的不同河段深度也是不盡相同的。比如巴西境內的亞馬遜河河段大多數都是在46米深度以上,而巴西帕拉州首府溯流而上的甚至還有深達91米的。

一旦到了洪澇期,亞馬遜河的河道水位還會比平時的平均深度再高出10米到15米左右。


同時亞馬遜河的流量很大,平均流量都在每秒17.5立方米,河流的流速更是達到了每秒2.22米。如果水性不好,很容易就被河流席捲著裹走。

亞馬遜河上游大概有2500千米長,可以分成兩段,上段落差高達5千米,水流更急「急迫」湍急。下段則進入平原,流速較緩;下游約為1600千米的長度,流速時而快時而慢,更加莫測


科學家們曾對亞馬遜河進行測量與研究,但在他們用網具布置在亞馬遜河之後,卻發現上面很多的儀器設備都受到了損壞,當時科學家們使用到的是兩種網具——拖網和用來捕魚的網眼較小的漁網。

可是亞馬遜河該段河流速度超過每秒1.8米,科學家們想要將網具在河流流速如此迅速的條件下從深達9.1米至45.7米的水下再撈上來,難度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亞馬遜河底還存在著堅硬的石頭和雜亂的枯樹,可以說得上是崎嶇不平,與此同時河流表面上順水漂浮流動的樹木,無疑都給科學家們的測量行為增加了難度,而湍急的河流也使得科學家們不敢下水進行水中作業,擔心一不小心就被亞馬遜河沖走。

並且堅固的測水儀器都可以被亞馬遜河中的種種雜物給毀壞,就別提血肉之軀的人類了,一旦在水下受傷,哪怕水性再好的人,也禁不住這種折騰。


當然,這些都不是當地人不敢下河的主要原因,之所以亞馬遜河在人們的眼裡非常危險可怕,其實還是因為裡面的生物們太過兇殘。

亞馬遜河的兇殘生物

亞馬遜河流淌經過了多個國家,一共滋潤著大概80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面積,無數的生物們生長與繁衍其中,亞馬遜河流域也被叫做是「生物王國」。


而在亞馬遜河中,科學家們一共在河水裡捕捉到了12.5萬條魚,屬於240個種類。這還不算完,隨著科學家們的深入研究,他們發現的魚類種類還在不斷增加,甚至目前為止亞馬遜河以及它的支流流域最少都有了2千個淡水魚種類。

千萬不要以為這些淡水魚都是我們平時所食用的美餐,實際上亞馬遜河中的魚類在自然進化中廝殺存活,大部分都變得尤其危險。


比如在1981年,一艘輪船載著大概300名乘客途經巴西奧比多斯,卻意外發生了翻船,這300名乘客全都在猝不及防下落入了亞馬遜河當中。

湍急的河流非常危險,但乘客中也自然有水性較好的,他們足以在翻湧的河水中掙扎地游向安全的河岸,可沒想到的是,亞馬遜河最致命的並非是水流,而是那些伺機而動的水下動物們。


這些河下的生物們包括有著赫赫威名的「食人魚」,當發現有生人掉入了水中,這些兇殘的食肉動物們成群結隊地聚攏了過去,將原本還有生存下來的乘客統統無情地殺死。

短短几分鐘後,300名乘客無一人倖存,亞馬遜河的河面被鮮血染紅,這些食人魚等食肉動物們飽腹而去,留下了令人膽寒的悲慘畫面。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人們徹底加深了對於亞馬遜河的畏懼,認識到了亞馬遜河到底有多可怕。

食人魚

食人魚又被叫做水虎魚,種類大概有56種,市面上常見的是觀賞類的食人魚。其身體呈扁圓形,頸短頭硬,身體為灰綠色,有斑紋,背部的顏色則有所區別,為墨綠,腹部卻又是呈鮮紅。


作為以兇猛出名的食人魚,也自然有著滿嘴尖銳的牙齒,這些牙齒為三角形狀,上下互相交錯,咬力也極其驚人。一旦鎖定獵物,食人魚便能咬住獵物的血肉不放,並扭動身體將口中的肉給撕扯下來。

根據科學家們的觀察,一隻成年的食人魚能夠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甚至有人曾親眼看見一群食人魚將一頭誤入亞馬遜河喝水的牛給撕咬成碎片的場景。


這些食人魚正是因為有著這樣與其他生物並不相同的三角狀尖牙,這才使得它們能夠輕鬆撕扯獵物,直到最後只留下一具森森白骨,上面的血肉都會被它們吃光。

通常來講,獨居的食人魚種類基本上沒有群居性食人魚那麼兇殘,甚至還會顯得「害羞」,根本不會主動去襲擊比自己體型要大的動物。反而是群居性食人魚常常成百上千隻聚在一起,根本不會避讓那麼體型較大的動物,還會使用「圍剿」來成群結隊地撕咬,快速將獵物吞沒。


黑凱門鱷魚

除了食人魚以外,亞馬遜河中還有黑凱門鱷魚,這是如今存活的爬行動物中最大的種類,在亞馬遜河裡單單只論體型,黑凱門鱷魚也是排名第一的大塊頭。

黑凱門鱷魚通常全身長度為1.8米到5.5米,體重大概在100公斤到850公斤之間,一般居住在河流、湖泊等濕地。成年的黑凱門鱷魚幾乎是以南美洲所有的動物為食,不管是水裡游的還是陸上跑的,都能吞入腹中。


若是獵物體型較大,很難一口吞下,黑凱門鱷魚還會進行鱷魚家族的「必殺技」絕活——「死亡翻滾」,也就是鱷魚用尖銳的牙齒咬住獵物的部分肢體或者肉,並翻滾自身,憑藉著旋轉所產生的扭力而將嘴裡的血肉撕咬下來。

通常而言鱷魚的「死亡翻滾」會進行不停地快速旋轉,直到其嘴裡的獵物肉被扯斷。


在2021年美國的一家動物園裡,一位女飼養員被飼養的鱷魚咬住了胳膊,但她憑藉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在鱷魚進行「死亡翻滾」的時候迅速跟隨鱷魚一起翻滾旋轉,成功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後來遊客中有人出來施以援手,這名女飼養員在生命的威脅下依然不緊不慢,甚至雙腳扣住了鱷魚,防止其再次進行「死亡翻滾」的行為,並最終脫離危險,只受了一點輕傷。


可想而知,當沒有經驗,加上面對危險的驚慌失措,尋常人遠遠無法做出如同上面這位女飼養員一樣的教科書自救,只能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更何況黑凱門鱷魚非常擅長隱藏自己,它黑色的外表如同河面上一塊普普通通的浮木,似乎毫無攻擊性,但只要有獵物「上鉤」,黑凱門鱷魚便會迅速靠近,並咬住獵物。


雖然有很多關於黑凱門鱷魚獵殺人類的傳言,但事實上直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未看見有相關的證據來證明,可不管怎麼說,黑凱門鱷魚對於人類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存在。

固然有部分專門獵殺黑凱門鱷魚進行扒皮做成皮製品的商人,但大部分的人如果單獨碰見黑凱門鱷魚,一定要切記趕緊逃命。


當然,亞馬遜河還有其他種種非常危險的動物,包括牙籤魚、電鰻、亞馬遜鯰魚等等,這也是為什麼當地居民根本不敢到亞馬遜河游泳的原因,實在是河裡的生物太猛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