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央視版《三國演義》第69集:收姜維(下)

林歌 發佈 2022-02-08T10:11:46+00:00

劇情:在天水城,姜維正要走上城樓,被一探馬叫住。諸葛亮兵分三路,一路圍攻天水,一路直取上邽,一路攻打冀縣。

劇情:蜀軍大將魏延(字文長)率部朝冀縣開進。

劇情:在天水城,姜維正要走上城樓,被一探馬叫住。

探 馬:將軍!諸葛亮兵分三路,一路圍攻天水,一路直取上邽,一路攻打冀縣。

姜 維(吃驚地):什麼?攻打冀縣?有多少人馬?

探 馬:將近五千。

姜 維:何人統領?

探 馬:大將魏延。

劇情:魏延率部來到冀縣城外,並擺開陣勢。

魏 延:搖旗吶喊,擂鼓攻城!

劇情:戰鼓聲中,蜀軍開始攻擊冀縣城樓。

劇情:在天水城,姜維匆匆忙忙地跑進太守府,並來到馬遵面前。

姜 維:太守!太守,蜀將魏延正在攻打冀縣,我家老母就在城內,若被蜀軍所擒,必遭禍殃。(跪了下來)維乞求太守撥五千兵馬,前去救城。

馬 遵(猶豫地):這個……

姜 維:太守!母若有失,維不能生矣。太守!

劇情:姜維說著便哭泣地一頭磕在地上。馬遵站起身來,走到姜維身邊,將他攙扶起來。

馬 遵:哎呀,快快請起!將軍何必如此?我給你三千兵馬火速去救冀縣。

姜 維:太守之恩,姜維永世不忘。

劇情:姜維率部朝冀縣飛馳而來……魏延見姜維率部前來救援,便揮手讓兵士們停止攻城。

姜 維:魏延!你休要猖狂,姜伯約在此。

劇情:魏延並不答話,而是縱馬舉刀朝姜維沖了過去,並與姜維戰在一起。戰至數合,魏延詐敗,率部撤退。姜維追了一程,便勒住韁繩。

姜 維:不必追趕,速速進城。

劇情:姜維率部來到冀縣城門外。

姜 維:快放吊橋!

劇情:冀縣城門打開,吊橋放下……

劇情:魏延見姜維率部走進冀縣城,便返回蜀軍營寨,向諸葛亮交令。關興和張苞站在一旁。

諸葛亮:好!將軍賺姜維入城,當記首功。

魏 延:謝丞相!

劇情:魏延走出了中軍大帳。

諸葛亮:呃……夏侯楙是否已從南安帶來?

侍 衛:現在帳外等候。

諸葛亮:帶他進帳。

侍 衛:是!帶夏侯楙。

劇情:被俘的魏軍都督夏侯楙(字子林)被兩兵士押了進來。

諸葛亮:傳聞夏候駙馬為報父親夏候淵之仇,請兵來戰。離宮之時,曾向滿朝文武發下誓言,若不生擒諸葛亮,誓不還宮。

夏侯楙(膽怯的跪倒在地):丞相饒命!丞相饒命!

諸葛亮:身為大都督,豈能如此?快快請起!若想活命,那也不難,有件事要都督去辦。

夏侯楙:呃,一定照辦。

諸葛亮(坐了下來):天水姜維現守冀縣,我已將城團團圍住。姜維見孤城難守,差人送來書信,信中言到,但得駙馬在,他願歸降。我今饒駙馬性命,都督肯去招安姜維否?

夏侯楙:待我親去冀縣,領姜維投降便是。

諸葛亮:呵呵……難得駙馬如此爽快。好!事不宜遲,就請駙馬即刻前往。

夏侯楙:是!丞相。

關 興:我押他前往。

諸葛亮:哎?夏候駙馬既已應允,何須多慮?請夏候駙馬自往,絕無差錯。

夏侯楙:呃,是!是!呃呵!不必陪伴。

劇情:夏侯楙從地上撿起自己的頭盔,慌張地朝帳外走去。

諸葛亮:備馬,送夏候都督出寨。

侍 衛:是!

劇情:夏侯楙急忙轉過身來,跪倒在諸葛亮面前。

諸葛亮:夏候都督有勞了。

夏侯楙:呃,理應效勞,理應效勞。

劇情:夏侯楙離開蜀軍營寨後,策馬飛奔,朝冀縣而去。

夏侯楙:駕!駕!……

劇情:夏侯楙來到一個山坡上,只見一群百姓從他面前跑過去。

百姓們:快跑!快跑啊……

劇情:這時,站在一棵大樹下的三名百姓看到夏侯楙騎馬跑了過來。原來,他們是蜀軍密探化妝的。

密探1:哎?那是誰呀?

密探2:是他?

密探3:是他。

密探2:夏侯楙。嗯!

密探3:走!

劇情:探子2帶領著同夥朝夏侯楙走去。

劇情:蜀軍某軍校帶領著一群化妝成老百姓的兵士從夏侯楙面前跑過。

化妝百姓蜀軍兵士:快逃啊!……

劇情:夏侯楙勒住馬向化妝百姓蜀軍兵士詢問著。

夏侯楙:哎!哎!為何驚慌?

某軍校:將軍,我等是冀縣的百姓,姜維已獻了城郡,歸降諸葛亮了,蜀將魏延在城內縱火搶掠,我等不得不棄家逃走,想投奔上規去呀!快逃吧!

夏侯楙:啊?姜維已降蜀了。喂!天水郡城在何處?在何處?快說!

某軍校:此路往前不遠便是。

夏侯楙:駕!……

劇情:夏侯楙騎著馬朝某軍校所指的方向馳去。

劇情:在蜀軍營寨中軍大帳內,諸葛亮和趙雲得知夏侯楙中計朝天水城面去,高興地大笑了起來。

諸葛、趙:哈哈……

諸葛亮:好!做得極好,當記功行賞。

某軍校等:謝丞相!謝丞相!

諸葛、趙:哈哈……

劇情:夏侯楙逃進了天水城,在太守府內,馬遵給坐在桌案前的夏侯楙倒著茶。

馬 遵:都督請喝茶,請喝茶。

劇情:夏侯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便將茶杯放在桌案上。

夏侯楙:哼!諸葛愚夫還派我去招降姜維,哼!本都督將計就計,一人一騎死裡逃生。

馬 遵:都督智勇過人,可敬,可敬啊!哈哈……

夏侯楙:哈哈……如今姜維已獻翼縣,投降蜀軍,諸葛亮定會全力攻打天水,太守須要小心防備。

馬 遵:呃,是!只是姜維降蜀,不大可信哪!

夏侯楙:我親自詢問過冀縣百姓,豈能有錯?

馬 遵:是!是!

劇情:在蜀軍營寨中軍大帳內,諸葛亮和趙雲正在商談著。

諸葛亮:兩番用計均已成功,今晚再差假姜維前去,大事有望矣!

趙 云:只是放走了夏侯楙有些可惜呀!

諸葛亮:哈哈……我放夏侯楙,如放一隻鴨。若得姜伯約,則得一風凰。

劇情:晚上,大量蜀軍高舉火把前來進攻天水城。夏侯楙和馬遵急忙登上城樓,向城樓外望去。

蜀軍某將領(向城上喊著):姜維已降我家丞相,你等快快獻城!

假姜維:快快獻城!

夏侯楙:我說姜維降蜀,如今怎樣?這不是他率兵來了

馬 遵:果然降了蜀軍。

夏侯楙:哎呀!唉!

劇情:深夜,姜維仍站在冀縣的城樓上。這時,一名探馬匆忙跑了過來。

探 馬:將軍!將軍,蜀軍正在攻打天水城,情勢危急呀!

姜 維:再去打探。

探 馬:是!

劇情:清晨,一支蜀軍運糧隊押送著糧草從冀縣城樓前經過,城樓上的魏軍兵士急忙向正在閉眼休息的姜維稟報。

某兵士:將軍!

姜 維(大驚):有何軍情?

某兵士(指著城樓外):將軍你看,蜀軍正在運糧。

劇情:姜維站起身來朝城外望去,果然看見有一支蜀軍的運糧隊從此經過。

姜 維:城中正缺糧,何不前往截糧?傳令!兵馬火速出城。

某兵士:是!

劇情:姜維率部朝蜀軍運糧隊追了過去,蜀軍運糧隊一片恐慌。

蜀軍兵士們:魏軍來了!快撤!……

劇情:蜀軍兵士扔下糧草和車輛,各自逃命去了。姜維率部追了過來。

姜 維(勒住韁繩):停!

劇情:姜維命令部屬奪取糧車。

姜 維:快!推回城中。快走!

劇情:姜維押送著搶來的糧車朝冀縣城走去。這時,隨著一片吶喊聲,四周出現大批蜀軍,並朝他們衝殺了過來,為首的是蜀軍大將張翼(字伯恭)

張 翼:大膽姜維,竟敢搶截糧草,拿命來!

劇情:姜維一邊與張翼戰著,一邊指揮著兵士將搶來的糧車迅速朝冀縣城駛去。

姜 維:快!

劇情:張翼率部窮追不捨。

張 翼:殺!

蜀軍將士:殺!……

劇情:姜維押送著搶來的糧車來到冀縣城樓前。

姜 維:放吊橋!快開城門!

劇情:吊橋被放下,城門被打開,只見蜀軍大將魏延等騎馬從城裡走了出來。

魏 延:呵呵……姜維,你去截糧,我來取城,你中我丞相之計也。殺!

姜 維:快撤!

劇情:姜維率部正要撤離,不料後面的蜀軍追了過來。

蜀軍將士:殺!……

劇情:姜維率部不顧一切地朝前跑去,卻被蜀軍大將張苞率部擋住了去路。

張 苞:殺!

姜 維(勒住韁繩):吁!

劇情:姜維無奈,只得與率部朝張苞沖了過去。

姜 維:殺!

張 苞:姜維!哪裡走?

劇情:姜維獨自一人衝出蜀軍重圍,來到天水城樓外。後面傳來窮追不捨的蜀軍喊殺聲。

姜 維:快開城門,我是姜維!快開城門!

劇情:天水城太守馬遵站在城樓之上。

馬 遵:反賊!還敢來賺我開城門?

姜 維:太守!何出此言?太守!

馬 遵:哼!你心中明白,反來問我?

姜 維:太守,這……

馬 遵:亂箭齊發!

劇情:城樓上亂箭射下,姜維只得用槍不停地撥開來箭。這時,張苞等將領率部從後面衝殺了過來,姜維無奈,只得騎馬飛奔而逃。

姜 維:駕!

劇情:在姜維逃跑必經之路的一片叢林中,孔明車被兵士們推了出來,車上坐的是姜維的母親,而諸葛亮則走在一旁……

劇情:姜維人困馬乏地走到叢林的土路上,隨著一片吶喊,姜維被關興率部擋住了去路,而後面張苞也率部追了過來,他被蜀軍團團圍住,已不無路可逃。

姜 維:唉!

劇情:姜維絕望地扔掉了手裡的槍。

姜 維:不料我姜維大業未成,竟死於此地,我死不足惜,只是老母……母親!兒再也不能膝前盡孝。(拔出佩劍)今日雖死,亦難瞑目矣!

劇情:姜維橫劍正要自刎,身後突然傳來母親的高喊聲。

姜 母:維兒!維兒!維兒啊!

劇情:姜維順著喊聲望去,只見自己的母親坐著孔明車被推了出來,諸葛亮站在一旁。

姜 維:母親!

劇情:孔明車停下後,諸葛亮攙扶著薑母從車上走了下來,並朝姜維走了過來。

姜 母:維兒!

劇情:姜維翻身下馬,來到薑母面前。

姜 維:母親!母親!

姜 母:維兒!

姜 維(跪拜):母親!

姜 母:你是想棄我而去呀!

姜 維:母親!孩兒不孝,請母親恕罪!

姜 母(攙扶起姜維):兒,好胡塗啊!

姜 維:母親!孩兒如今走投無路,兵敗至此,唯有自刎,以免受辱。不料母親也被蜀軍捉住,蒙受災難,實兒之罪也!

姜 母:維兒!諸葛亮丞相兵進冀縣,對百姓秋毫無犯,專門派人送來糧食,衣物,悉心照看。丞相愛惜人才,不忍殺兒,特意接我到此,還不快快拜謝丞相?

劇情:薑母說著將姜維領到諸葛亮面前。姜維看了看面帶微笑的諸葛亮,又看了看自己的母親。

姜 維(跪拜):姜維願降丞相。

諸葛亮(急忙上前攙扶):快快請起!(感慨地)啊!我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平生所學。今得伯約,我願償矣呀!哈哈……

姜 維:謝丞相!

讀白諸葛亮收姜維後,維獻反間計,幫助諸葛亮,連攻克天水、上邽,蜀軍威名大震,一路州郡望風而降。諸葛亮兵出祁山,軍臨渭水,直逼長安。

劇情:諸葛亮率大軍浩浩蕩蕩向長安進發。

劇情:在洛陽,魏明帝曹睿(字元仲)上朝議事,收到了蜀軍攻占冀縣、天水和上邽等郡縣的呈報。

劇情:曹魏大都督曹真(字子丹)、副都督郭淮(字伯濟)和軍師王朗(字景興)奉曹睿之命,率大軍二十萬向長安開進。曹魏大軍來到長安,渡過渭河以西之後,王朗建議下寨。

王 朗:都督,我看可在此處紮寨。

曹 真:好!傳令,此處紮寨。

劇情:魏軍在渭河以西安營紮寨。

劇情:晚上,在魏軍寨的中軍大帳中,曹真收到了諸葛亮下的戰書,他找來郭淮和王朗一起商議著。

曹 真:諸葛亮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

王 朗:都督,諸葛亮連戰我幾座城池,士氣正旺,明日決戰正好挫敗蜀軍銳氣,都督可嚴整隊伍,大展錦旗,以壯軍威。(站起身來)明日在兩軍陣前,老夫只須一席話語,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呵呵……

郭 淮:諸葛亮是何等樣人?靠陣前數語,豈能退敵?

王 朗:哈哈……郭將軍不信,明日可在陣前觀戰,到時便可自見分曉。

劇情:第二天,蜀魏兩軍各自擺開陣勢。鼓角聲中,曹真、郭淮和王朗來到旗門之下,諸葛亮坐著孔明車也被推到陣前,眾將分列兩旁。這時,王朗策馬上前,向諸葛亮喊話。

王 朗: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諸葛亮:正是!

王 朗: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諸葛亮: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

王 朗:哈哈……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諸葛亮:曹賊篡漢,霸占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王 朗:嗯!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諸葛亮:哈哈……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倔、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至社稷變為丘虛,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啊!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 朗(氣得語無倫次地):你……諸葛村夫,你敢……

諸葛亮: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劇情:王朗在馬上氣得咳嗽不止,不能自控。

諸葛亮: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即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手,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 朗:我……我……

諸葛亮: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王 朗:你!你……啊!

劇情:王朗氣滿胸膛,一聲慘叫,跌落於馬下。

曹 真:啊?

郭 淮:啊?

曹 真:王司徒!……

郭 淮:王司徒!……

劇情:只見王朗在地上掙扎了幾下,氣絕身亡。

曹 真:啊?

郭 淮:啊?

劇情:曹真和郭淮見王朗已死,都不約而同地瞪著憤怒的眼神朝諸葛亮望去,只見諸葛亮的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電視劇插曲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一頁風雲散吶,變幻了時空。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第六十九集演員表

諸葛亮——唐國強;崔 諒——李松林;楊 陵——高小寶;張 苞——遲國棟;

夏侯楙——王基明;關 興——李 威;趙 雲——侯永生;姜 維——張天舒;

馬 遵——秦寶林;鄧 芝——李zhi毅;姜 母——張登樵;魏 延——王心海;

張 翼——齊文強;王 平——崔 岱;曹 真——鄭 強;王 朗——董 驥;

郭 淮——常玉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