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霍元甲沒打過擂台?

諸葛小鄺 發佈 2022-02-09T05:57:09+00:00

尤其是81版的《霍元甲》爆火之後,翻拍霍大俠的片子層出不窮,什麼《功夫宗師霍元甲》《無敵小子霍元甲》《霍元甲之精武天下》《青年霍元甲之衝出江湖》等等,片名取得一個比一個長。

我們對於霍元甲這個人的印象,大多都來自影視劇。尤其是81版的《霍元甲》爆火之後,翻拍霍大俠的片子層出不窮,什麼《功夫宗師霍元甲》《無敵小子霍元甲》《霍元甲之精武天下》《青年霍元甲之衝出江湖》等等,片名取得一個比一個長。霍元甲霍大俠的身世也是一版比一版傳奇。這麼多版本的霍大俠,哪一個才是真的?哪一個都不是真的。

霍元甲1868年出生於天津靜海縣的小南河村,這個地方名氣不大,但是風氣很特別。在過去,小南河村周邊的各村幾乎都有人習武,高手也是不少。都說環境對人的薰陶很重要,除了鄉里鄉親愛習武之外,霍家本身也是武術世家。霍元甲他爹霍恩第,在當地就是有名的鏢師,自己開了鏢局。

既然骨子裡就帶著武術基因,那霍元甲豈不是在娘胎里就開始拳打腳踢了?當然不光霍元甲,很多孩子在娘胎里都拳打腳踢。霍元甲學武這事,是不是打在娘胎里就定了呢?沒有。恰恰相反,他當年差一點就跟武術無緣了。

霍元甲少年時代身體比較弱,他父親霍恩第就害怕他練武練不成,反倒壞霍家迷蹤拳的名聲,所以就禁止他習武。換做別人,估計就聽爹的話,畢竟老爹的初衷是好的。要保住小元甲的命,也保霍家之名。但是霍元甲不同,這個人的脾氣軸生性要強,你不讓我練我偏要練,我就犟。

當年可不像現在,會武功絕對是個加分項。過去習武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保護家園,因為過去兵禍匪禍比較多,如果你要是沒有兩下子,你自身都不好保。如果武術你能練得好,那是一個出路。過去練武還真不像現在某些劇裡面演的,為了耍帥什麼的。不過,老爹不讓學,這功夫該怎麼練呢?

思來想去,霍元甲想到了最原始的一招,就在霍家棗林里偷偷練。霍元甲的親兄弟霍元卿,和哥哥霍元甲關係非常密切 ,所以霍元卿知道二哥偷練。就在父親傳授他武術招式之後,他就又偷偷地到棗林里傳授給他的二哥霍元甲。就這樣,霍元甲每天瞞著長輩,跟著弟弟私下習武。關鍵兄弟倆配合還打得挺好,很長一段時間,家中長輩都以為霍元甲是一個聽話的乖孩子。

直到霍元甲22歲左右,家裡人才知道才明白過來,霍元甲這小子,他是真不老實。1890年前後,有一位河南的武士,是因為霍家迷蹤拳名聲比較大,所以他從河南跑到小南河來找霍家比武。結果比武的過程一直都是平手,最後霍恩第也就是霍元甲的父親就有點著急,就想自己上。

結果這個時候,霍元甲突然出來跟這個人交手比武,最後的結果是霍元甲把他打敗。第一次出場就打敗了前來踢館的對手,所有人都驚呆了,霍元甲身藏不露。更讓人詫異的是,霍元甲在比武過程當中的招式,連他爹都沒見過。

霍家的祖傳拳法原本叫迷蹤拳,這種拳法本來就已經很有特點了,動作靈活多變,讓人摸不著頭腦。然而霍元甲那天打出的招式,在對手乃至他父親霍恩第看來,比家傳的迷蹤拳更加讓人捉摸不透。這種拳法被稱作迷蹤藝,是一種藝術,並不純粹是一個武術的套路。它是短小精悍,發勁很足,它的動作不是大起大落,它的動作能讓人捉摸不到行蹤,來無影去無蹤,能讓人猝不及防。

霍元甲學自家的拳都要偷偷摸摸的,這個迷蹤藝又是怎麼來的呢?這就是霍元甲此人跟別的武者所不同的地方。他不是一莽夫,他不是一個純練武術的人,也是通過他提升,不是光學的家傳。他先學完家傳以後,他就是自己把他家裡東西學到手,但他肯定不會局限在這。跟別的門派跟別的拳師,他也會學習,他也會交流。所以這樣來說,他能吸納百家。

融入新拳術之後的霍家拳,手法更多套路更精,也更有實戰的效果。霍元甲的第一批學生叫盧煒昌,後來回憶迷蹤藝的時候就說,霍元甲的這番創新,那是「盡得技擊之神」。那霍元甲是不是就此一名驚人揚名立萬了?沒那麼簡單。更何況當時的小南河村特別窮,有句俗語「有女不嫁老東鄉,喝苦水吃菜糠,賣兒賣女餓死娘」說的就是小南河村的生存環境。

所以有了武功的霍元甲,生活也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長大之後的他,跟當地人一樣,該結婚結婚該種地種地。據說霍元甲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種了幾十畝鹽鹼薄地。這裡地不好,常年就是沒有好收成,要不就是乾旱沒水澆,要不就是下大雨就澇了,所以說這是很辛苦的事,家裡的生活不好,從種地這方面的收入不太強。

光靠種地,這輩子顯然是很難翻身了。那怎麼辦呢?琢磨來琢磨去,霍元甲決定走出去,決定去大城市天津。明清時期,天津市叫天津衛。霍元甲到大城市去幹嘛呢?他去賣柴火,也就是把家裡打的柴火,挑到柴市上去賣。不過,別家賣柴火只是賺到錢,霍元甲去賣柴火卻「賺到」了不一樣的人生。

1895年的冬天,年關已近,27歲的霍元甲挑著一擔柴火去柴市。然而他的柴火還沒到柴市,半路上就讓人給截胡了,說要他給地皮費,不給不讓走。誰這麼橫?這個柴市是一個姓馮的馮掌柜在那掌管。他這個柴市每年要向官府交多少錢的,然而馮掌柜再雇一幫混混來管理這個柴市。這些混混們就是互相協作,成群結隊地欺負這些生意人。

亂世時期,平頭百姓討生活是真不容易。霍元甲有沒有答應這些混混們的要求呢?自然是沒有的。而且當場就跟混混們打了起來。一身的功夫,這一打對方肯定不是對手,很快就驚動了馮掌柜。馮掌柜一看,身手這麼好,這不正是我想要的人嗎?來來來,霍大英雄到我店裡來當二把手。

霍元甲初來乍到的,哪裡知道這個馮掌柜的套路。二把手太開心了,我一賣柴火的。於是就答應了,答應之後霍元甲才發現這是一大坑。實際上不就是收稅,收稅就得盤剝,所以霍元甲就幹不了。管魚市柴市擺地攤這些生意人的時候,有的混混盤剝得太厲害,霍元甲就攔著就給講情,所以這樣就影響了群體的收入。所以到年底之後,馮掌柜就不高興,往官府交錢的時候,就說沒斂上來,我今年交不了。什麼原因呢?是讓那個二把手霍元甲私吞了,回頭官府就把霍元甲抓起來了,讓他把這個錢補上。這就是霍元甲當時的遭遇。

這真的很鬧心,但是就在這個危急關頭,有人默默向他伸出援手。不僅幫霍元甲補齊了錢,還把他從牢裡給撈出來了。這麼仗義如此大方,此人就是時任天津衛懷慶藥店的老闆,也是霍元甲的貴人農勁蓀。農勁蓀跟霍元甲素昧平生,為何要出手相救?別看農勁蓀名氣不大,此人來頭可不小。他是孫中山派回國內召集志同道合之人的同盟會的成員,所以霍元甲在馮掌柜那裡的「事跡」,農勁蓀早有耳聞。

一看霍元甲是一條好漢子,不欺壓百姓,所以就非常想結交他,但是沒有機會。這次一聽說霍元甲被抓起來了,他才有機會,他替霍元甲補了那些銀子,然後把霍元甲贖出來,這樣他就盛情邀請霍元甲到他的懷慶藥棧,去協助他經營藥棧。

所謂懷慶藥店,其實也是同盟會為了幹革命,而設立一個編織社會關係網的地方。所以表面上霍元甲是在藥店當幫工,實際上他是農勁蓀的重點培養對象。據說農勁蓀每每出去之後回來,都會跟霍元甲把盞夜談,告訴他天津是什麼局勢,上海是什麼局勢。而霍元甲的思想,也就在這日復一日的薰陶之下,慢慢發生了變化。

當時天津就有《國聞報》一些報紙,在天津衛農勁蓀有這些報紙,霍元甲也讀。這都受影響,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像嚴復講的這些道理,都能喚醒霍元甲,就知道中華民族受這麼大的欺負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家守著霍家拳,張家守著張家拳,李家守著李家拳。有什麼意義?如果能都做到保家衛國,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中國才厲害。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打破門派之見並不容易,為什麼呢?在舊社會,武功那肯定是一門非常珍貴的技藝。如果傳給外人,就相當於砸了自己的飯碗。霍元甲要破規矩,他爹霍恩第第一個舉手不同意。怎麼辦呢?此時的霍元甲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跟小時候學藝一樣,背著老爹偷偷干。他父親後來知道了嗎?當然知道了,而且還很生氣,但是時代在變,霍恩第也不是油鹽不進的主。他在兒子以及農勁蓀農老闆的合力開導之下,最終想通了。

所以霍元甲在1896年,就成功迎來了第一位外姓的弟子叫劉振生。兩年之後,霍元甲又做了第二件打破常規的事,教懷慶藥店的夥計們,以及附近的鄉鄰們習武。為什麼選在1898年做這件事呢?1898年戊戌變法,這件事情雖然跟霍元甲沒有直接關聯,但是對他的觸動卻非常大。所謂一人強無用大,全民強才有希望,就是霍元甲當時發出的吶喊。

作為一個武術家,而且思想又已經接受了很多的進步的,也懂得這些道理。他一定有他的想法,怎麼去做,去為國家奉獻一些自己的力量,他只能通過武術。收外姓徒弟也好,教鄉親們練武也罷,霍元甲依然只是在天津的武術圈子裡面有名。真正讓他從籍籍無名或者說小範圍內的名氣,成為全民敬仰的英雄的是後面發生的兩件事情。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天津成為了通商口岸。到1900年庚子事變,列強對天津的控制更加嚴厲,甚至有不少的洋人仗著清廷一敗而再敗,百姓是忍氣而吞聲,是想著法地招搖撞騙,想在中國撈一把。就在1901年,一個名叫斯其凡洛夫的俄國男子,在天津的報紙上刊登廣告,說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那真的是世界第一大力士?什麼大力士,純屬扯淡,就一賣藝的,馬戲團的。

所以聽到消息的霍元甲,是非常之氣憤。你一賣藝的,你還這麼囂張。你當我國虛無一人嗎?廣告登出沒多久,霍元甲就親自上門投帖,決意與大力士一較高下。較量結果如何呢?不少影視劇里都說霍元甲把這大力士給打趴下了,這的確很符合觀眾的期待。但是,實際上的情況連面都沒見著。然後這麼一溝通一諮詢,據說霍元甲厲害「黃面虎」,這是中國武術功夫,這跟你那個不一樣,你那個把鐵板壓身上,你憋住氣沒事,真打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這樣一跟他講這些事,他害怕不敢比。單憑名號「黃面虎」霍元甲就嚇退了俄國大力士,太解氣了。再往後這件事,霍元甲做的更讓人解氣。

1909年,一個叫奧皮音的英國人,跑到上海搞健美表演。按說你健美健美吧,秀肌肉是不是,顯擺顯擺你的快頭那就行了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這個奧皮音竟然借著健美表演挑釁咱們中國人。表演的時候就口出狂言,要和華人比武,而且還誣衊說華人都是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第四個字,擱在任何時代都扎耳朵扎心,無比恥辱的叫法。更何況當時,所以奧皮音狂言一出,上海灘一片譁然。多少愛國志士,像農勁蓀、陳公哲等人都表示要策劃一場擂台賽,讓武藝精湛的中國拳師來滅一滅這個奧皮音的威風。找誰呢?當然是霍元甲。

農勁蓀問霍元甲說,你敢不敢去到上海跟他比一比?這太欺負人了。霍元甲說,我們是中國人,當然是咽不下這口氣。一個農民的出身文化不足,從北方到上海也是不簡單,一般的人不敢上上海去。可是他藝高人膽大,他敢去,這是不簡單。

就這樣,1909年12月,從來沒有離開過天津的霍元甲,決定到上海跟這個奧皮音一決雌雄。而且到了上海的霍元甲,專門在奧皮音的對面支起了一個擂台「你不是自稱大力士嗎?不是說我們華人東亞病夫嗎?來啊,我霍元甲就在此處,雖有銅皮鐵骨無所惴也」,就是哪怕你是銅皮鐵骨,我也不害怕。

然而就在民眾眼巴巴地等著看好戲的時候,雙方卻就比武規則產生了分歧。過去咱們中國人比武,向來是對你使用什麼招,那是不加限制的。你可以用拳,也可以用腳,用手指頭用爪什麼都可以,如有死傷是各安天命。但是奧皮音不樂意,他覺得應該使用西洋拳擊的比賽規則。

比如比武雙方要戴拳套,打的時候也只能擊打腰圍的上部,而且不能用腳踢。這洋鬼子分明是要限制霍元甲,你習慣什麼就你制定規則。分明是要遏制住霍元甲的優勢,傻子都看得明白。所以雙方就爭了談判,爭到最後雙方決定將拳賽改為摔跤賽,以身體倒地判定輸贏。

不過規則雖然定了,比武卻依舊沒能如期舉行。又發生什麼么蛾子?原來,開賽當天奧皮音沒來。難道他怕了嗎?他是這麼說的「等到來年,也就是1910年春天的時候,咱們再一決高下」。所以這場萬眾矚目的中西擂台大賽,推遲到了1910年才再次啟動。

據說開賽當天,霍元甲做了更加充分的準備。前來圍觀的群眾,個個熱血沸騰,大家都盼望著霍元甲能在擂台之上幫國人出這口惡氣。可是這場吊足了觀眾胃口的比武大賽,最終竟然又沒打成。比武時間到了,霍元甲在他的擂台上坐等,對面奧皮音沒有一個人,時間到了還沒有人。

不帶怎麼忽悠人的,奧皮音你可真皮。你去哪兒了?後來才知道,這個傢伙跟之前那個俄國大力士一樣,也是個慫包。去到比武的地方的時候,才知道奧皮音已經連夜逃走了夜遁。此人以後也沒有聽說過再進入過上海,也沒有進入過中國。張園擂台賽他不打了,後來就像我們現在所記錄下來這樣不戰而勝。

在那個呼喚英雄的年代,打不打其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霍元甲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經此一事,霍元甲在上海是聲名鵲起風光無兩。不管是武術界的同行,還是普通的民眾,都奉他為英雄。就連陳公哲、姚蟾伯、黎惠生等等這樣的社會名流,都紛紛慕名前來跟霍大俠結交,甚至各位所熟知的鼎鼎大名的精武會,都是在1910年創辦的。

很多尚武的有志之士,當時都期望著能夠進精武會學習霍家拳。然而,就在霍元甲這一世豪傑,對未來躊躇滿志之時,他竟突然於1910年9月14日在上海與世長辭。其實霍元甲在精武會,一共只有半年的時間。這是非常可惜的,這個損失非常大,以至於他親自任教的迷蹤拳都沒教完。好好的霍元甲怎麼會突然離世呢?說法有很多。但是人們最接受的說法是,霍元甲是被日本人害死的。這裡頭有日本人什麼事呢?他們跟霍元甲還有交集嗎?

霍元甲嚇退英國大力士之後,又來了幾個日本人。只不過這回來的日本人不是賣藝的,而是正經八百的柔道高手。那麼雙方比武結果如何呢?結果毫無懸念,日本人大敗。日本柔道隊慘敗,這樣一個結局,這事過去之後,日本柔道隊隊長並沒惱羞成怒,然後就擺出一個沒關係,就是以武交友的架勢,邀請霍元甲吃飯,所以霍元甲當時沒多考慮。

聽起來這幾個日本柔道高手,好像還挺大度挺有武術家的氣度的,比賽第二友誼第一。真的是這樣?人家這個葫蘆里賣的可不是一般的藥。很多人不知道,霍元甲小時候練武是偷學的,所以有些地方有些講究,他可能沒學會,所以傷到肺落下了病根經常咳嗽,嚴重的時候還會咳血,人稱咯血病。本來這個事,日本柔道這方面的這些人不知道這個事,但是在吃飯的時候,對方發現了。

因為席間是見到霍元甲咳嗽,就佯裝關心,然後又推薦一個叫秋野的醫生,說他能夠治你的病。霍元甲為人敦厚,也沒有生疑,接受了秋野的藥。吃了以後病情沒有好轉,反了加劇,到後來英年早逝。霍元甲去世之後,開辦沒多久的精武會也陷入了危機。霍元甲是精武會的大旗,霍元甲突然去世就等於精武大旗就倒了,馬上就進入搖搖欲墜的狀態。

不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搖搖欲墜的精武會,後來又滿血復活了。從1910年到1920年這十年,精武會不僅會員增加到了1100多人,其分會的規模也擴大到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南洋國家。這很奇怪,霍元甲已經離開我們了。這一奇蹟又是怎麼產生的呢?還記得前面提到的那幾位上海的名流嗎?陳公哲、姚蟾伯、黎惠生等人,他們當年其實也是精武會的骨幹。

後來就是他們幾位骨幹,他們覺得這樣不行。霍元甲逝世了,我們一方面要繼承他的遺志。另一方面不能讓精武會就這樣消失,因為精武會成立的當初,就有很高的精神很高的意願。有了這個想法,陳公哲等人就開始自籌經費繼續辦學,並秉持「乃文乃武」的開放精神,以體智德三育為宗旨,擴充改良精武會的教學內容。所以後來的精武會,早已不只局限於武術。

馬來西亞各州都有精武會,互相來往把中華的武術發揚光大了,而且不只是打武術,還有羽毛球、音樂、合唱團。做人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還要有強大的精神世界。

回顧霍元甲這一生,從27歲挑著柴火,風塵撲撲走向天津衛,再到42歲奔赴上海不戰而屈人之兵。這15年,霍元甲由一介武夫成長為了一代民族英雄,由他參與創辦的精武會,也給危難之中的國人帶來了光亮。我們相信未來精武會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的宗旨,也將繼續激勵著後來者,精武的薪火在全世界華人生長的土地上,也將繼續得到接力和傳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