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階——讀《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

法律讀庫 發佈 2022-02-07T07:15:02+00:00

雖說比不上靈山大佛登雲大道的216級台階,更不及中山陵的392級台階,但當你一步步踏著台階,拾級而上,看著藍色天空下恢弘的柱廊在眼前漸漸凸顯,高大的門廳便出現在你面前。

作者:徐歆

來源:《清風苑》2022年1月刊

印象中,似乎每家法院樓前都有一長段台階。雖說比不上靈山大佛登雲大道的216級台階,更不及中山陵的392級台階,但當你一步步踏著台階,拾級而上,看著藍色天空下恢弘的柱廊在眼前漸漸凸顯,高大的門廳便出現在你面前。回望身後,一級一級的台階往下鋪陳,越來越低,低得觸碰到大地,低得像一片塵埃。你就會感覺自己仿佛在走一段長長的風雨之路,心中對法的崇高敬意便油然而生。

在美國最高法院,也有這樣的一排台階,44級,象徵著美國走向正義國度的艱難長征。而在現實中,最高法院內部的風雲變幻更為複雜。

講述美國高等法院運行的通俗讀物

長期以來,美國最高法運轉隱秘,說是與世隔絕也不為過,外界難以窺知內情。因此,這方面的題材很難收集,目前已經面世的著作,例如《最高法院的兄弟們》《美國最高法院的內幕》《法官與總統:一部任命最高法院法官的政治史》等等,都是學術類書籍,普通大眾讀來比較枯燥乏味。除此之外,還有間接涉及這方面內容的法律劇,像是《法律與秩序》《金牌律師》《波士頓法律》等等,讓觀眾通過一個個案例了解到美國最高法院的運轉方式。

這本《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綜合了學術性和通俗性,為讀者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作者傑弗里圖賓1986年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擔任過紐約市布魯克林區聯邦助理檢察官。現為《紐約客》雜誌職業撰稿人,CNN資深法律評論員,是美國最出色的法律記者之一。他對法政要聞、司法內幕十分了解,加上文筆流暢,著有一系列法律題材暢銷書。2007年出版的《九人:美圍最高法院風雲》被《紐約時報》評為2007年度「十大好書」之一,同時榮獲安東尼·盧卡斯非虛構類圖書獎、美國律師協會「銀法槌獎」。

大法官們的「趣聞」

很多人寫書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比如為了生存,為了賺錢,為了揚名……我們無法揣測作者將這些美國高等法院的秘聞揭露出來是否僅僅只為了博民眾的關注,以期多賣幾本書。但,作者簡歷顯示,法學院畢業的傑弗里圖賓曾經擔任過助理檢察官,並曾在美國高等法院實習過,他那樣近距離的觀察過那些法官們。雖然最後,他沒能成為其中的一員,但是他結合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讓那些沒有接觸過美國高等法院的我們,也能生動了解「內幕」。

為了撰寫本書,作者利用實習之便,採訪了若干大法官和75位法官助理,以人物列傳的形式,詳細記述了美國最高法院從1990年至2007年這段歷史,內容橫跨伯格法院、倫奎斯特法院與羅伯茨法院三個時期,通過不同人物的經歷,將美國最高法院17年的歷史生動呈現。但本書並非一本正經的學術著作,書中大量的「八卦」爆料,尤其是最高法院內部勾心鬥角的事實、大法官們的趣聞,使得本書廣受民眾歡迎,一躍成為暢銷書。

伯格是典型的英式人物,熱衷於收集古董和好酒。甘迺迪是個性情中人,其個性糅合了多種要素——既熱情四射又雄心勃勃,既天真爛漫又鄭重其事,既尊重法律,又孤芳自賞。對於自己在柯林頓彈劾審判程序中的表現,倫奎斯特後來用自己最喜歡的輕歌劇,吉爾伯特與蘇利文的《貴族與仙女》中的一句台詞來概括:「其實我什麼也沒做,這一點我做得非常好。」奧康納經常誇耀自己做紅娘的本事,並稱自己在鳳凰城向來有「天堂谷媒婆」的雅號。斯卡利亞擅長在言詞辯論中製造戲劇效果,樂於撰寫辭藻華麗的異議意見……諸如此類的八卦,書中到處都是。但作者並未止步於揭露這些,而是通過大法官們的個人背景、早年經歷、性格特點,對他們的判決意見進行深入解讀。例如,作者寫道,斯蒂文斯之所以贊同保守派的觀點,跟他的二戰從軍經歷有很大關係。

司法觀點之交鋒

除了那些「八卦」,墮胎、同性、宗教、種族問題在書中反覆出現,在美國最高法院內部也不斷經歷著支持、反對的循環往復,司法保守主義和司法自由主義之間激烈交鋒,而這些又和大法官的任命、美國政局變遷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除去書中所記錄的時段外,自最高法院建立以來,大法官們便習慣了和「亂麻一般」的各種社會問題相處,如羅納德里根總統執政期間,右翼法官與律師們為司法保守主義奔走呼喊,反映並加強了共和黨保守派勢力的政治訴求;厄爾沃倫於1953年至1969年任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在其主政下美國最高法院進行了一場劃時代的憲政革命,做出了包括確立「一人一票原則」民主選舉制、禁止種族隔離、推進民權、政教分離、逮捕程序改革、抗擊麥卡錫主義、保障言論自由等眾多里程碑式的判決等等……

本書的譯者何帆在書中引用說,「法治如同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儘管水流、霉斑、風蝕,甚或有殘缺,但在它面前,仍令人肅然起敬。」美國最高法院的歷史,讓我們管窺到美國的政治、法律文化。而不論美國,抑或是中國,通往公平正義的路途再步履艱難,兩國的司法人員都未曾放棄,一步步地踏在前進的台階上。

投稿轉載說明

投稿郵箱:543183107@qq.com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