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窮小子,13歲工地搬磚白手起家,如今身家1400億,成江蘇首富

冷凝史 發佈 2022-02-09T16:01:24+00:00

江蘇就有這麼一個牛人,13歲因窮輟學,開始在工地搬磚做泥瓦匠為生。3年後在工地不幸摔傷,不能再從事體力勞動,開始四處收廢品為生。

現在社會很多人不再相信,憑藉白手起家能夠拼下百億乃至千億身家。

江蘇就有這麼一個牛人,13歲因窮輟學,開始在工地搬磚做泥瓦匠為生。

3年後在工地不幸摔傷,不能再從事體力勞動,開始四處收廢品為生。

天道酬勤,他收了5年廢品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200萬。

2020年,他年進帳7000億,這年他和妻子身家高達2600億,力壓劉強東成為江蘇新首富。

他就是日進8.9億,人稱行走的『印鈔機』的陳建華。

從工地搬磚到四處收廢品起家,陳建華可以說把草根起家的故事演繹到了極致。

01、為了生活工地搬磚

陳建華1971年生人,出生在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他的人生軌跡和多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富豪不同。

從小家裡貧困,供不起他讀書,13歲他只能被迫輟學開始打工。

由於年齡太小,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還是經親戚介紹他才來到一處工地做搬磚泥瓦匠。

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在工地學一門手藝,雖然辛苦點,但以後能夠靠力氣養家餬口。

陳建華在成功後面對記者也坦言:『當年我就是一個搬磚的』。

不遂人願,隨後發生的事情,他在工地搬磚的資格都被剝奪了。

17歲的一天,他一不小心從工地上的架子摔了下來,小腿摔傷。

隨後他被醫生告知:『不建議從事重體力勞動』。

聽了這句話,陳建華當時有點傻了。

倒不是為自己的身體擔心,而是為自己家前途擔心。

受傷之前他是家裡一個主要的勞動力,能為父母減輕不少壓力。

現在他卻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了,父母怎麼辦?兄妹們怎麼辦?他不敢想。

雖然不敢想,但是現實的生活讓他又不得不想,畢竟生活還得繼續。

在床上養傷期間,他看到了家裡角落裡堆積的蠶絲。

瞬間他受到了啟發,自己的家鄉就是桑蠶之鄉,幾乎家家戶戶家裡都有廢舊不要的舊蠶絲。

其實這些蠶絲經過一番挑選之後,還有一些完全是可以賣錢的。

他首先打聽到江蘇一家工廠長期回收舊蠶絲,也就是說銷路有保障。

接著他又找來了一個兒時的玩伴兩人一起,開始推著小車走街串巷回收舊蠶絲。

陳建華沒想到,他的這個決定讓他在未來5年時間挖到了第一桶金200萬。當時,很多人都以為陳建華這200萬已經是他人生財富的巔峰,哪知這才是他事業的剛開始。

02.年少成名不迷失

1991年,年僅20歲的陳建華依靠走街串巷收蠶絲,竟然賺了足足200萬。

在那個萬元戶都少見的年代,200萬是很多人做夢都不敢想的數字。

但是陳建華憑藉自己的努力竟然賺到了這麼多錢。

許多年少成名的少年往往都一個『通病』,容易迷失自己,陳建華是個例外。

有錢之該幹什麼?

『去大學讀書充實自己』

陳建華用自己的選擇告訴我們知識的重要性。

正是他的這段經歷成就了未來更好的自己。

20歲的陳建華賺取人生第一個200萬後,他選擇停下腳步充實自己。

去南京師範大學進修學習,重新進入闊別已久的校園。

和其它同學一路從學校走進大學校園有所不同。
他的求學道路因為家庭原因繞了一個彎。

幸運的是,在繞彎的路途中,他順便又賺了200萬。

如今和基本同齡的同學重新坐在同一個教室,他的內心百味交加,有苦、有甜、、、、

讀書期間,陳建華認識了自己的妻子范衛紅,兩人很快領證結婚。

陳建華當時沒有想到,正是這個女人在背後的支持,幫他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千億商業帝國。

03、艱難的創業歷程

上世紀90年代,隨著私營企業的出現搶占了市場份額,不少國營企業開始變得舉步維艱。

1994年5月的一個晚上,陳建華夫婦二人從原南麻鎮一家鎮辦的絲織廠前路過。

妻子范衛紅看了一眼絲織廠的招牌,略顯遺憾地說到:

『聽說沒有?這家絲織廠快倒閉了,挺可惜的』。

陳建華接話道:

『當然了,早些年我做生意還和這家絲織廠有過交集,那時候廠里生意非常好,怎麼也想不到現在會到倒閉的地步。』

妻子若有所思地說道:

『我們把這個廠買下來怎麼樣?』

陳建華聽到妻子的話瞬間來了精神,說:

『我也這樣想,與其讓外頭人來買南麻的紡織廠,不如我們自己買下來。』

說干就干,陳建華負責找鎮領導談收購意向,妻子范衛紅負責四處籌錢。

這次選擇是陳建華夫婦人生最大的轉折點,直接奠定了他們夫婦二人未來成為江蘇首富的基礎。

之前雖然陳建華有幾百萬存款,但是要收購一家大型國營企業這點錢還不夠。

妻子拿著簽訂的收購合同四處奔波借錢,終於湊齊了收購所需的369萬。

一番運作之後,陳建華夫婦終於成功收購了這家鄉鎮絲織企業,取名吳江化纖織造廠。

對於陳建華夫婦來說,這一次如果敗了,他們將從百萬富翁變成『百萬負翁』,所以必須勝。

當他們夫妻二人信心滿滿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現實給了他們狠狠地一擊。

工廠被收購後開工第一天,陳建華夫婦發現,原來廠里的員工跑得乾乾淨淨一個不剩。

夫妻二人直接傻眼了,這該怎麼辦?

范衛紅二話不說,趕緊跑到之前廠里一個老職工的家裡詢問情況。

一番詢問之後才發現,原來當時當地還沒有私人企業的先例。

所以員工都不願意給私人老闆干,擔心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問明原因之後,范衛紅開始一家一家地跑,向員工們講明情況。

她一遍一遍地重複道:

『在我的廠里大家做好了只會比之前賺的多,不會比之前賺的少。』

終於,她的行為打動了大家,眾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重新到工廠復工。

復工之後,新的問題又來了,因為收購廠子,陳建華夫婦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

可是廠子正常運轉還需要日常開銷,每月的工人工資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錢從何來?

這事情要是放在現在很好解決,可以利用廠子抵押貸款,維持工廠正常運轉。

但是在當時,私營企業剛出現不受大眾接受,在貸款機構眼裡,私人企業有點『另類』和當時的大環境格格不入。

所以私人企業很難貸到款,只能另想辦法。

最後實在逼得陳建華沒辦法了,一咬牙一跺腳,橫下一條心說:『賣設備』。

夫妻二人把廠里原有的104台織機忍痛賣了68台,看到9成新的織機拆下來裝車被運走,妻子范衛紅留下了傷心的眼淚。

就連看起來堅強的陳建華,在那刻內心也閃過一絲後悔。

他在心裡責怪自己:『放著幾百萬身家不要,非要冒險,你這是自找苦吃』。

痛苦過後,日子還得繼續。

接下里陳建華開始吃住都在廠里,沒日沒夜地抓生產,抓進度。

因為過度勞累,加上著急上火,一段時間陳建華經常累得鼻血如注。

他之所以這麼拼命,是因為他知道,放棄了他什麼都沒了,全都要從頭再來,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陳建華夫妻二人的一起努力下,第二年企業終於有了轉機,開始逐漸扭虧為盈。

1995年下半年,陳建華抓住了一波網絡絲的行情,這讓他賺取了一大筆資金,工廠徹底擺脫了困境。

1995年之後,陳建華的企業開始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接下來他的企業發展速度讓人瞠目結舌。

04、事業騰飛階段

1997年,陳建華的工廠購進了國內第一批噴水織機88台,他的工廠紡織技術全國領先。

1998年,陳建華投入8500萬,擴建廠房2萬平方,又增加了611台噴水織機,他工廠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2000年,陳建華又追投1.5億元,征地60畝,引進892台噴水織機。

如此快的發展速度,在全國民營企業中陳建華獨執牛耳,傲視群雄。

2002年,陳建華征地80公頃,興建了江蘇恆力化纖有限公司,陳建華再次走在了同行前面。

2003年,他又購置了日本高速加彈機,確保了公司出去的產品都能保質保量。

到此時,陳建華夫婦已經賺到了億萬身家,在我們的眼裡這時候他們應該好好地享受下生活了。

可是他們夫妻二人沒有,賺錢之後他們夫妻二人依舊住在沒有裝飾的舊房子裡。

連自己的辦公室也十分簡陋,陳建華沒有先想著自己享樂。

心裡永遠把生產廠區員工宿舍和員工食堂建設放在第一位。

他一直堅信,把員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員工才會對公司有歸屬感,有忠誠度,這樣的企業才會經久不衰。

2008年,全球性經濟受挫,紡織業首當其衝,當大家都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時候。

陳建華卻沒有放下擴張的步伐,他堅信;『危機危機,危中帶機』。

當年他頂著巨大壓力,力主建設年產20萬噸的工業絲項目,這個項目採用了世界現金的生產工藝和設備。

正式投產後使恆力集團一舉取代德國企業,成為全球最大滌綸工業絲生產企業。

2009年,江蘇德力化纖開工奠基,陳建華用自己的行動告訴眾人他是一名『逆行者』,不懼危機。

現實再次驗證了他超前的投資眼光,也是在這一年陳建華夫婦登上了百億富豪的寶座。

這時又有很多人認為,陳建華已經發展到身家百億,到了事業的最高峰,很難再有打的突破。

陳建華接下來的十年又用行動證明了,100億隻是他千億身家的起步階段,屬於他的輝煌還遠未到來。

2012年,恆力石化大連長興島PAT項目正式投產,這無論在設備工藝,投資規模上都刷新了國際同行業的多項紀錄。

陳建華把自己當初的小紡織廠推上了『中國化纖行業第一』的寶座。

同時他也締造了以石化、聚酯新材料、地產和織造等四大辦款為主業的世界級工廠,在全球化纖行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企業雖然在快速擴張,陳建華卻不敢有絲毫懈怠,嚴抓質量和研發,他的目標永遠是成為國際一流。

他說過:『我們要加快提升產品差別化的檔次,研發更多高附加值的新產品,力爭差別化率達80%以上,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2015年,恆力集團總營收1635億,陳建華夫婦以290億財富登上胡潤百富榜57位。

接下來,陳建華用了5年時間,讓公司總營收翻了4倍,他的個人身家也進入千億行列。

2020年,恆力集團年收入近7000億,他個人以1400億的身家力壓京東劉強東,成江蘇新首富。

也是這一年,他以日進近9億的賺錢速度,被人稱為行走的『印鈔機』。

從工地泥瓦匠到現在千萬巨富,陳建華是典型的白手起家的典範。

陳建華的人生低開高走,目前依舊沒有『見頂』跡象,讓人佩服。

如果沒有當初從工地高台衰落,或許陳建華現在是還某個工地的民工。

如果沒有年少成年後再次回到校園充實自己,或許也不會有現在的千億商業帝國。

陳建華的成功離不開時代的助力,但更多是他個人的把握。

從賺到人生第一個200萬後,依然能夠進入校園學習,就可以看出他懂得在那個階段該做哪些事情。

正如他經常說的:『人必須要知道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否則很容易讓自己迷失,找不到方向』。

讓我們一起為踏踏實實幹實業的陳建華點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