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波伏瓦這樣的漂亮女生,為何會倒貼醜八怪薩特?

電影鏡頭讀名著 發佈 2022-02-10T13:14:39+00:00

了解二十世紀法國知識分子群像的人都知道,法國有頭有臉的知識分子群體最有名的一對兒就是哲學家薩特和波伏瓦,他們都是存在主義的哲學大師,是創作出大量小說和劇作的作家,當然在二十世紀法國的歷史動盪當中,也經常會看到他們的影子。

了解二十世紀法國知識分子群像的人都知道,法國有頭有臉的知識分子群體最有名的一對兒就是哲學家薩特和波伏瓦,他們都是存在主義的哲學大師,是創作出大量小說和劇作的作家,當然在二十世紀法國的歷史動盪當中,也經常會看到他們的影子。他們總是聯繫在一起的,好像是同一個人。事實上也是如此,在大半生的時間裡,薩特和波伏娃形影不離,總是共同出現在媒體面前。但是歷史對他們的評價確實並不等同,最直觀的評價顯示在他們去世後的不同待遇上,比如1980年薩特去世時,幾乎所有的媒體都進行了報導,提及薩特的葬禮上有上千人,但是就是對波伏瓦沒有提及一個字。國外的媒體進行報導時,倒是提及到了波伏瓦的名字,但是大多數稱之為波伏瓦為薩特最親密的朋友,他的情婦,一生的政治上和哲學和文學上的盟友。像《紐約時報》這樣的媒體,雖然談到了波伏瓦的存在,但是也會強調說,薩特的名聲比波伏瓦大更多。而在1986年4月,波伏瓦去世的第二天,法國的媒體直接說,波伏瓦的作品名過其實。與薩特去世後的報導對波伏瓦幾乎沒有提及不同,波伏瓦去世後,很多媒體的報導都強調薩特對波伏瓦思想的影響功不可沒,就好像波伏瓦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一樣。

但是,多年後,英國小說家安吉拉·卡特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她說,每個西方女性肯定在某個時刻都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像波伏瓦這樣漂亮的女孩,為什麼會倒貼薩特這種醜八怪,跟他浪費了一生的時間?從任何一個方面看,卡特的這個疑問都值得深思,薩特的醜陋是公認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又丑又矮,而且為人十分傲慢,喜歡惡作劇,什麼時候都是一個愛出風頭的人物。而波伏瓦十分漂亮,有一雙非常迷人的眼睛,聲音沙啞,聰慧過人,關鍵是她還對自己的漂亮很不自知,這點反而吸引了很多人。所以,從世俗意義上來說,我們無法理解,這樣的一個女人,為什麼會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跟薩特做了那個聞名於後世的共同約定。據說是兩人在公園散步的時候,他們兩人討論了一個契約,基本的意思就是兩人除了彼此以外,他們都可以有別的情人,並且兩人承諾都會告訴對方所有的一切。為了把他們自己的關係和那些普通的情人區分開來,薩特說了那段哲學史上最有名的話,他說:「我們之間的愛是本質的愛,但是我們同時也可以體驗偶然的愛。」

如果我們用普通的情侶關係來解讀這段話,很容易就認為,薩特是個老奸巨猾的老色痞,波伏瓦是個懵懂無知的小姑娘,肯定是薩特給波伏瓦進行了洗腦,才會哄騙她簽訂了這樣一個感情欺騙的契約。但是,實情是,當年薩特24歲,波伏瓦21歲,兩人都還在大學讀書。而且兩人最初確定關係的時候,是薩特強烈地追求著波伏瓦,波伏瓦還有其他情人,根本就沒有看上薩特。在薩特強烈的攻勢之下,波伏瓦答應了一次約會,但是她最後讓妹妹代替自己去赴約,自己根本就沒有出現。這些事情都表明,波伏瓦跟薩特的情侶關係,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通順。波伏瓦之所以後來答應薩特的這種愛情契約,更多的也是出自自己的全盤考慮。

我們要認真考慮波伏瓦生活的時代對女性有多麼的不友好。教育對當時的女性是很多餘的一種修養,大多數針對女性的教育就是如何成為一個母親和妻子,如何相夫教子,學會犧牲、奉獻和隱忍等等。1924年,16歲的波伏瓦以優異的成績拿到高中畢業會考證書的時候,這個證書才剛開始頒給女性,她如果早生幾年的話,波伏瓦甚至都沒資格去參加大學的入學資格考試。所以,選擇受大學教育,波伏瓦本身就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而且她還選擇了哲學這門學科,哲學考試競爭十分激烈,當時全國也只有寥寥幾位女性能夠通過,而波伏瓦當時想靠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當時那裡是培養哲學頂尖人才的聖地,但是當時根本就不對女性開放,波伏瓦只好退而求其次,只好現在索邦大學讀一個學位拿到文憑,再去參加國家教師資格的考試。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歧視非常嚴重,大多數女性的唯一理想就是嫁個如意郎君,婚姻是他們唯一需要學習的課程,高等教育基本跟女性絕緣,更別說拿到好成績了。但是波伏瓦在大學非常爭氣,一般的人四年拿到四個資格證就可以拿到文憑了,波伏瓦兩年拿了六個,早就可以畢業了。尤其在重要的一門哲學概論的考試中,她拿到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另外一位非常有名的法國知識分子哲學家西蒙娜·薇依,而第三名是後來著名的哲學家莫里斯·梅洛·龐蒂。波伏瓦的在哲學上的愛好,以及她亮眼的成績,引起了薩特那個小圈子的注意力,與他們成為了朋友。

波伏瓦與薩特成為戀人之前,她一直都有自己的情人,他們成為戀人之後也有自己的情人。而且最初是薩特追求熱情地追求她,像大多數普通男女的戀情開始時一樣,我們都是因為一個人的容貌才喜歡一個人,但是愛上一個人還需要比容貌更多的東西,薩特大概屬於那種除了容貌沒有,其他什麼都有的那種人,所以儘管波伏瓦開始沒有被薩特吸引,但是當她進入他們的哲學小圈子之後,她才發現薩特身上的那種魅力是多麼迷人。這點我們可以通過她留下的日記和回憶錄得到充分的證明。薩特的天才不僅僅得到了波伏瓦的確認,無論是加繆,還是雷蒙·阿隆,這些曾經跟薩特成為朋友的人,無論他們人生的道路多麼不同,但是他們一直都認為薩特才是那個天才型的哲學家。波伏瓦回憶說,她剛接觸到薩特的那個哲學的小圈子,一次考試過後,她跟隨薩特和阿隆一起去喝酒,她見識到了,他們花了兩個小時來討論善惡問題,而她基本都插不上嘴,她感覺自己在他們面前智商完全被碾軋了。從那個時候開始,她開始融入他們的圈子,羨慕他們可以有如此成熟的思考能力,她暗中下定決心一定要達到他們的高度。從那過後不久,波伏瓦意識到,和薩特在一起,她會成就一番事業,雖然薩特有時候很傲慢,很討人厭,但儘管如此,她在一篇日記中接下了,我要把自己交給這個男人,我對他有絕對的信心,這樣的話。因為只有跟薩特在一起的時候,她才能過上自己理想的那種生活,即是說,她想用哲學指引自己的人生,她想過思考的一生,而不是只思考不勝寒,或只是生活不思考。

所以,從一開始,波伏瓦與薩特的關係就不是一種普通的情侶關係,他們相愛,但是以一種普通情侶不一樣的方式相愛,他們偶爾有普通情侶的肉慾關係,但是大部分時間裡,他們之間都沒有性吸引力,吸引他們的是一種同類之間的惺惺相惜,同等智慧的溝通。波伏瓦身邊並沒有智力相當的女性,放大點說,就算放在男人的圈子裡,也沒有可以在智力上跟她可以匹敵的人存在,除了薩特、阿隆、梅洛·龐蒂等人組成的哲學小圈子。波伏瓦能夠融入這個圈子,本身就證明了她的優秀。阿隆曾經在回憶中提到過波伏瓦,說在波伏瓦加入他們的小圈子之前,他和薩特的關係是最好的,他們總是形影不離,探討各種這些問題,自從波伏瓦出現在他們的圈子之後,薩特跟他們這些人就有了距離,他們兩人變得形影不離。

我們可以借用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寫的那句名言,女人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波伏瓦與薩特的關係,波伏瓦並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選擇了一種開放性的關係。她知道,只有如此,她才能保持她的自由,她不是男人的妻子,保姆,生育的工具,她要做一個跟男人完全平等的個體,所以,在跟薩特的開放性關係中,他們都是自由的,事實上,從後來的發展看,他們也完全做到了這一點。當然這個過程並不都是美好的,因為理智上接受這種關係是一回事,但是感情上同樣會感到嫉妒、受傷是另外一回事。從她最終取得的成就看,她並非薩特的附庸,她的寫作和思考,完全可以與薩特對等。哲學著作有影響後來女性歷史的《第二性》,文學上的寫作有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的《名士風流》等等,晚年的自傳性寫作同樣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波伏瓦成為了一代女性的典範和偶像,成為了女性和女權主義的奠基者,並非簡單因為他的思考和著作,更多是因為她過著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生,她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並實現了它。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比薩特更偉大,因為一個女人大多數時間都生活在一個厭女和歧視女性的時代里,她想要取得跟男人相同的成功,這意味著她付出了比薩特更多的努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