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粟裕為何跟軍委唱反調,冒著被撤職的後果堅持在江北作戰

雨田觀史海 發佈 2022-02-08T19:21:13+00:00

在1948年11月開始的淮海戰役中,華野和中野強強聯手,將徐蚌地區的80萬國軍當成一鍋夾生飯,硬是一口一口地吃掉。

在1948年11月開始的淮海戰役中,華野和中野強強聯手,將徐蚌地區的80萬國軍當成一鍋夾生飯,硬是一口一口地吃掉。這場關內決戰看似水到渠成,盪氣迴腸,但其實差點沒能打成。而之所以這麼說,主要還是在10個月前,還是粟裕越級和主席闡述利害關係,給軍委發了著名的「子養電」堅持將部隊留在江北和國軍周璇,才保存了華野的完整,得以進行淮海決戰。如果真的讓粟裕帶兵到江南打游擊,恐怕這場曠世決戰就真的要拖後幾年,或者變成入關的東野來執行了。

那麼為何當時的粟裕,要冒著違抗軍令的危險越級向軍委發「子養電」,也要將華野留在江北呢?

困難重重的關內戰場

1947年,也就是進入解放戰爭開始的第二年,在國軍全面進攻計劃破產之後,又以啞鈴攻勢開始對「陝北和山東」兩大解放區展開重點進攻。而此時雖然我軍相繼取得延安保衛戰和萊蕪、孟良崮等戰役的勝利,但在勝利的背後的卻是解放區負擔重重,前面的戰役我軍都是被動在解放區反擊國軍,對解放區老百姓的經濟和人力負擔很重,陝甘寧、晉冀魯豫和山東的百姓負擔很大。

為了改變這個格局,軍委決定從晉冀魯豫和山東選派外線兵團,從解放區出來,將戰火燒到國統區,以此來削弱國軍的戰爭潛力,顧此失彼,等待東野入關,平推國軍。為此軍委決定以陳謝兵團(陳賡謝富治)、劉鄧大軍和粟裕兵團組成外線,向中原進軍,陳謝挺進豫西、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陳粟(陳毅和粟裕)鏖戰魯西南和豫皖蘇。

而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戰略大反攻」。

不過在外線作戰中,劉鄧和陳粟在國統區的處境並不算好。

先說劉鄧,在千里躍進大別山戰略中,按劉帥的話來說:我們就像扁擔一樣,把兩頭的敵人(西北和山東)吸引到中間來,而我們的戰略反攻,實現了軍委和主席的戰略意圖。不過劉鄧在大別山站得住腳的代價顯然有點大。在大別山他們沒有群眾基礎,進入大別山後這裡的群眾反而躲著我軍,甚至還幫白崇禧和我軍作戰。

陳再道上將在晚年回憶錄中說起那段心酸的歷史,也是歷歷在目。

剛到大別山,不熟悉山地、稻田地區作戰;衣食住行也不習慣。時值9月,夜晚天氣冷了,指戰員們還是穿著一身單軍衣,夜裡睡覺只好蓋上稻草禦寒。北方人初到南方,大米吃不慣,有些同志吃了就拉肚子。平地走慣了,爬山、走稻田小路就很困難……特別是在作戰中,負傷的同志要部隊自己抬下來;過去內線作戰中沒有遇到的困難,現在全出現了。

群眾不配合,開闢根據地難是一方面,在轉進的過程中,劉鄧也是損兵折將,從黃河以北南下時尚且有12萬人,但到1947年初,劉帥率軍到外線作戰時,整個中野只剩下6萬人,重武器全部丟失,整個野戰軍居然湊不出10門山炮。

和劉鄧對犧牲已經做了心理準備不同,到外線作戰的華野則顯得有點無奈。

要知道華野剛結束孟良崮戰役,解放戰爭才進行1年,我軍消滅120萬國軍正規軍,就有40%是華野打的。華中七戰七捷、魯南、萊蕪和孟良崮戰役,哪一個不是殲敵數萬人以上,在華野內部此時正士氣高漲,一般的「爛葡萄」部隊,壓根就看不上,指名道姓的要打整編11、25、64和74師。

不過孟良崮戰役之後,國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進攻動作開始轉變,不帶單獨冒進,而是 「密集平推,步步為營」的戰法,讓我軍很難找到機會在運動中殲敵,只要敵軍一看到我軍有什麼風吹草動,就立即向後收縮,嚴密防禦。長久下去,敵人吃喝拉撒都在解放區,再加上萊蕪和魯南的產糧區被敵軍占領,整個解放區負擔太大,隨時處於崩潰的邊緣。

而為了緩解解放區的壓力,1947年7月華野也開始分兵,史稱「7月分兵」,其具體為3個兵團:

陳帥和粟裕帶領陳粟兵團,下轄2、6、7和9縱到外線膠東和隴海線一帶作戰,牽制外圍敵人,伺機殲敵。葉飛和陶勇帶著1縱和4縱到魯西南作戰,陳唐兵團,下轄3、8和10縱到泰安方向作戰。

但部隊分兵以後,作戰效率開始降低,由於1縱和4縱被調走,粟裕在指揮南麻和臨朐兩次作戰中,面對的胡璉整編11師以及李彌的整編第8師都打的很焦灼,兩場戰役下來部隊傷亡達到2萬餘人。沮喪的華野將士也苦中作樂編出歌謠來編排自己:「運動戰運動戰,南麻吃虧還不算,臨朐又來搞一套,一下打成爛葡萄。」粟裕吃了虧,外線的陳士渠兵團也在魯西南作戰疲憊不堪。

整個7月份分兵損失了將近5萬精銳。

意識到兵分三路失敗的軍委決定改變策略,分兵不變,但從3路變成兩路,8月4日軍委讓讓華野野戰和攻堅部隊組成精銳的西兵團即外線粟裕兵團,下轄1、3、4、6、8和10縱以及特種縱隊,在中原腹地策應劉鄧作戰,而譚振林和許世友組成東兵團,保衛膠東和山東革命老區。

不過即使這樣形勢依然很嚴峻,由於陳士渠兵團太過於疲憊,導致魯西南的敵第5軍、整編72、75、85師南下直接攔截進入大別山的劉鄧,差點讓其腹背受敵。葉飛在曹縣攻擊57師也是功敗垂成,還好57師還是沙土集被粟裕殲滅,但此時華野外線兵團依然艱難,8縱在土山集又一次在整編11師手下吃了虧。

針對於此時疲憊的華野,主席一方面為其打氣,一方面也陳述外線作戰的重要性

「從你們自己起,到全軍一切將士,都應迅速建立無後方作戰的思想。人員、糧食、被服、彈藥,一切從敵軍、敵區取給。」

華野西進兵團打的焦灼,前方打不開,華野後方也開始起火。

在1947年8月老蔣以范漢傑為司令官,組成膠東兵團(以整編8、9、25、54、64、45師)開始進犯膠東,范漢傑接連攻陷膠東和濱海這兩個區域的大量城市。華野腹地被占領可不僅僅是失地這麼簡單。膠東和濱海是我軍在山東最早的解放區,煙臺也是溝通東北到山東的重要港口,華野在遼東的炮彈和彈藥都要通過其運輸。萊陽和蓬萊等是濱海產糧區,膠東還是我軍的重要的產量地和兵源地,華東和東北野戰軍中,有四個主力縱隊是膠東子弟組成的。

因此敵人占領華野腹地基本上把華野的家底全部掀了一遍……

不過好在譚振林和許世友在膠東節節抵抗,並利用襲擾和堅壁清野戰術,到了12月份終於收復失地,敵人只能龜縮在青島頑抗。

但即使是這樣無論是西線的粟裕還是東線的譚振林兵團,都處於極度疲憊的狀態。進入12月後華野也開始進入冬季休整期。

粟裕子養電堅持在江北

在華野冬季休整這段時間,陳帥到了陝北會見主席,匯報華野的近況和下一階段的作戰計劃。沒趕上軍委12月會議的陳毅看了主席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也是激動萬分。主席說道「此時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誰能最早地通過這個拐點,就可獲得最後的勝利。

而當時主席對於這個拐點的理解是,在我們三路大軍進入中原後,國統區已經被打爛了,國統區經濟下滑,在膠東和中原被消滅精銳以及東北讓陳誠搞爛之後,我軍應該繼續深入國統區作戰,繼續消耗國軍的戰爭潛力,而為了和劉鄧在大別山呼應,粟裕應該率領2-3個縱隊(1-4-6縱)進入江南開闢根據地。

而有關華野是否下江南的問題,也引出了主席和粟裕之間「子養電」的一段佳話。

1947年12月份主席就想讓粟裕率領華野1-4-6縱隊去江南打游擊,但是粟裕權衡利弊之後,在1948年1月22日給軍委發出了著名的「子養電」,陳述了「我軍必須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才能逐次殲滅敵軍主力,迅速改變中原戰局」,並在電報得最後冒著被擼掉將職的危險,寫了「管及所見,斗膽直陳。是否妥當,尚祈明示」之類進諫的話述,可見粟裕對於將部隊,留在江北有多堅持。

不過當時的情況是,華野在中原進展緩慢,沒有起到最初的牽制效果,劉鄧在大別山打得很苦,因此主席還是堅持讓粟裕下江南根據軍委1月27日給華野的電報指出:

葉、陶兩縱出閩浙贛,創立閩浙贛根據地。其步驟:第一步,於現地休整數日,迅速殲擊泰安、大汶口、肥城、平陰、東阿、東平地區之敵,占領該區,以一個半月至兩個月時間,在該區內完成休息、補充、配備幹部及政治動員;第二步,出至皖西,建立臨時根據地;第三步,相機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臨時根據地;第四步,至閩浙贛目的地。廣東縱隊受葉、陶指揮隨同南下,並請考慮組織東南分局,子恢、鼎丞、曾山前往主持。

而之所以主席這麼設想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如果華野粟裕兵團在江南開闢根據地,會打亂國軍在中原的部署,讓其抽調兵力回援,降低的劉鄧和江北解放區的壓力,確保內線能夠休整。要知道當時劉鄧在大別山真的太苦了,按照鄧公的話來說:

「我們原擬乘粟、陳謝2月初行動,敵軍略有調動,即向敵弱點進攻,打開局面,故部隊已集結休整。敵發現我集結後,又部署以5個師主力尋我作戰。而粟、陳謝又已改變部署,先向鄭(州)潼(關)段作戰,暫時不能減輕我之負擔。而我在幾個強師壓迫下,又無法作戰,故只能再行分散活動。……但這樣下去,部隊將繼續削弱,士氣將大受影響。地方工作將繼續受到很大摧殘。此種情況,甚為不利。請軍委考慮指示。」

從這裡可以看出主席對於劉鄧在大別山的做法是持肯定態度的,他想讓粟裕成為另一個劉鄧再次深入敵後作戰。而這個絞殺國軍戰爭潛力的做法,在劉鄧和華野大軍都需要休息和爭取內線生存時間,深化土改的時候,是再合適不過的。

很顯然在和主席第一次溝通中,粟裕顯然沒能打動主席,於是1月31日,他給軍委回電中,以長文的形式中把兵團3個個縱隊的現狀作了如實匯報,目前部隊幹部和戰士減員嚴重,思想上還需要做出調整需要進行休整和教育,立即動身很難,可否在隴海線休息,等3月份以後再渡江。而主席看到粟裕的都這麼說了只好地勉強答應,但此時粟裕的想法還是想著如何在3月前說服主席。

根據粟裕身邊的衛士回憶這段時間粟裕每天都在為渡江的事情而煩惱。

在3-4月時候在濮陽整訓的粟裕兵團,看到了3月份華野中野聯兵展開洛陽戰役,證明了我軍在中原是有可為的。而這個時候正好陳帥從陝北回來,粟裕為了避免自己的想法只是考慮華野不顧及全國,害怕自己考量不全(從這看粟裕大將真的很謙遜)還會拉著陳帥進行商量。

粟裕認為在從全局來看,為了改變中原戰局,協助其他戰場,中野和華野需要在中原多消滅國軍的主力,打幾次大的會戰和殲滅戰,儘可能多地把敵軍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而在中野實力受損的情況下,華野需要擔當起更多的責任,如果最精銳的1兵團(粟裕兵團)南調,則很難消滅敵人。而山東地區因為地形原因,很難展開大兵團作戰,中原將成為大兵團作戰的預定戰場,而且這裡背靠山東和晉冀魯豫老區,可以得到群眾的支持和補給。這比到江南一路被敵人牽制和威脅好多了,而且就算我軍南下,萬一國軍不將主力抽調回去,分兵的華野就會有危險。

粟裕將華野不過江的,留在中原作戰的想法告訴陳帥後,讓其一起去轉告主席。而一直跟粟裕搭檔多年的陳帥,一直很肯定和相信粟裕在軍事上的能力,但之前主席說過江陳帥也是同意的,此時反悔,可能會打破中央的部署,在和陳帥商量的時候,粟裕也在 4月18日,以個人名義向「中工委並請轉中央軍委」發出電報,全面陳述他對戰略的意見一共8條,斬詞闡述了渡江不成熟。

而看到粟裕如此堅持,陳帥也堅定了自己的看法,帶著粟裕來到華北一起見了主席和軍委。而這也是1934年毛主席和粟裕的第一次見面, 兩人一見面主席口中喃喃地說:「十七年,十七年了。」本來粟裕以為主席會不同意自己的意見,還想著怎麼說服主席,卻沒想到主席主動說讓華野不過江。而主席這麼做其實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一方面他也佩服於粟裕的毅力和堅持,本著對於粟裕大將的喜愛,以及華野在長江以南確實沒有根基,確實困難,過去可能起不到牽制效果。而另一方面的現在的情況下已經和1月份不同,劉鄧已經從最困難的階段走了出來,跳出大別山的劉鄧在中原逐漸站穩了腳跟,靠著土改的深入和二級軍區的輸血,劉鄧已經可以在中原開始反攻。膠東解放區也已經恢復過來,因此中野和華野在中原完全可以背靠根據地和國軍扳手腕,而不需要冒險渡江。

至此,在粟裕和陳帥的建議,以及毛主席對戰略局勢的精準把握,最終讓華野留江北繼續作戰。

雨田君說

從華野困境到粟裕上書子養電,堅持留在江北繼續作戰,這一段我軍將帥之間的佳話,也為後續豫東戰役「我軍爬過山坳」以及淮海戰役「定鼎中原」打下了堅定的基礎。而從主席和粟裕之間的交流我們也能知道,為何劣勢的我軍會擊敗國軍。

可以大膽地進行假設,如果將這兩人換成老蔣和杜聿明,又是一番什麼樣的結果?

—The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