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數個Flag,2022年的創維汽車能完成幾個?

非常好車 發佈 2022-02-10T22:00:03+00:00

但在這之中,有誰是懷揣著真本事準備雄霸一方,又有誰是看著混亂的汽車天下,而妄圖渾水摸魚,分得一杯羹,我們無從得知。



當越來越多的跨界者開始駛入造車這條賽道時,方興未艾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或許離諸侯割據,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已經不遠了。但在這之中,有誰是懷揣著真本事準備雄霸一方,又有誰是看著混亂的汽車天下,而妄圖渾水摸魚,分得一杯羹,我們無從得知。


其中,作為從家電巨頭轉型而來的新玩家,創維汽車在2022年伊始便喊起了一年的口號。而除了口號,我們更應該看到創維汽車內在的實力,距離真正的造車究竟還有多遠的距離。



商乘不成正比,創維汽車依舊口號嘹亮


正月初七,2022年開工頭一天,創維汽車全體員工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開工儀式,拉響了2022年的戰鬥號角。當然,作為開工儀式中重要的兩個內容: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也在創維汽車這裡沒有例外。


在2021年,創維汽車經歷了從品牌正式發布,到車型正式上市等等關鍵節點。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者發生的時間僅間隔了三個月,和一眾新勢力車企以及目前公布跨界造車的新車企相比,發展速度都要快上好幾倍。



超乎行業的速度或許是得益於創維汽車早幾年的布局。實際上,早在2010年,創維的創始人黃宏生就創立了開沃新能源。隨後在2011年,開沃新能源和廈門金龍、南京東宇汽車集團重組,黃宏生擔任重組後的南京金龍董事長,這也意味著創維正式步入了商用車板塊。


後經過一系列的研發、運作,開沃新能源獲得生產資質,黃宏生在2019年時推出乘用車板塊新品牌,即天美汽車,並推出了首款天美ET5,後來又再次改名創維汽車。


在曾經的商用車階段,憑藉彼時補貼政策的火熱,創維造車計劃憑藉龐大的陣營,包括南京金龍、開沃新能源等等,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有消息稱,在當時大量推行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下,一輛100萬的電動公交車,南京政府補貼可達到105萬。


按照開沃在2014年到2020年純電動客車銷量排名均處全國前幾的地位來看,當初的那股潮,它不僅趕上了,還賺了個盆滿缽滿。甚至在2019年補貼開始退步後,開沃的銷量仍然是逆市上揚,在新能源客車行業排名第二,銷售額39億元。



可以看到的是,在商用車領域,包括開沃、南京金龍等黃宏生旗下一系列的企業以及品牌已經深入行業發展許久,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在乘用車領域,無論是成立於2019年的天美汽車,還是在2021年改名的創維汽車,其銷量端始終不見起色。


前者的ET5上市半年,銷量僅595輛,而同款車型換標創維後改名EV6。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來看,2021年全年累計4008輛。不同於商用車領域的如魚得水,儘管坐擁數十年「造車」經驗,但乘用車領域的創維表現的還像一位沒有摸到入行門檻的新生。



而儘管目前的成績並不突出,黃宏生仍然對創維汽車充滿了信心,在發布會上對2022年的創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銷量三萬台、銷售額實現45億以上,以及集團攻堅科創板上市等等。但從實力來看,創維汽車距離上述種種目標距離究竟有多遠呢?


技術儲備落後,資金緊張,創維造車阻力重重


在三電技術上,得益於從開沃新能源開始的早早布局,創維汽車已經擁有了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三電技術。但在行業的普遍認知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除了電動化,智能化也是其重要的板塊。如果說三電技術是一家新能源車企的敲門磚,那麼決定一家車企能夠走多遠的還是其背後的智能化水平。



而後者在創維汽車、開沃集團以及其旗下的酷沃智行科技等公司所查詢到的專利科技來看,拋開還在實質審核期的以外,絕大部分的專利科技還屬於汽車行業的入門級別,關於新能源汽車最關鍵的智能化板塊涉足尚少,幾乎可以說是為零。


在2022年2月8號的最新申請名錄中可以看到,這項最新的專利卻是關於一種雨刷器控制方法、裝置以及儲存介質的相關內容。從新能源行業的大環境來看,在眾家皆在尋求更智能的用車體驗時,創維汽車或還停留在造車的基礎技術階段。


曾經幾年的商用車技術積累在目前的行業大趨勢面前,已經優勢全無。如果說其他車企的技術儲備已經步入成年,那麼創維汽車還是個「少年模樣」。



除了技術以外,創維汽車面對的壓力還有來自資金方面。拋開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並未參與造車項目的創維集團來看,創維汽車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開沃、南京金龍等子公司,以及外界融資情況。


從目前來看,多家子公司都還不能做到為創維輸血,例如,從三家公司重組起,開沃新能源便連年虧損,從2011年到2013年,三年虧損了5個億。雖然對於造車這項燒錢的項目來說,5個億並不能算什麼,但這也證明了其並沒有多餘的資金提供給創維汽車。


在融資方面,在正式更名創維汽車後,其母公司開沃新能源僅在2021年年終完成了十億元的融資;政府投資方面,徐州市經濟開發區曾許諾的9億投資,也因對賭協議沒有如期兌現,而僅出資6.3億元。


對於目前尚不能自我造血成功的創維汽車來說,這不到二十億的資金,遠遠不夠,於是黃宏生將算盤打在了科創板上。


「汽車產業只有上市才能做大做強。」面臨資金缺口,黃宏生曾表示希望創維汽車在2022年能夠在科創板塊掛牌上市,這也是其在本次開工儀式上所列舉的企業2022年計劃之一。



但面對威馬等一眾已經實現相對較穩定交付的新能源企業都紛紛折戟科創板塊的背景下,創維這家幾經波折卻仍未有大起色的品牌能夠成功的機率可謂更加渺茫。在投資者紛紛觀望,上市難於登天,自我造血能力尚早的情況下,創維汽車的資金鍊或還將面臨更大的危機。


總結:


在目前新能源行業火熱程度日漸走高的背景下,參與者逐漸增多自是意料之中。但當經過2021年高速發展後,市場規則開始進一步規範,補貼將在2022年進一步退步,消費者內在驅動力也得到加強,渾水摸魚者只能比幾年前那場大洗牌「死」的更快。


從企業歷史的角度以及目前行業大環境來看,創維汽車當前的造車環境並不友好,儘管「擼起袖子加油干」,但對於已經到來的2022年,創維汽車或仍然是道阻且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