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之哀傷》:日本大尺度電影,講述人、魚、幽靈奇幻的五角戀情

要不然就這麼地吧 發佈 2022-02-10T01:13:08+00:00

鮮艷的大紅色是愛情,剪不斷理還亂的也是愛情,五角戀的翻花繩只要拉錯線,繩子就會打結。在電影畫外音上,承襲著石井岳龍之前作品《幻花之戀》的運用,加入許多金魚表情、吐泡泡、水聲等音效,加深本片奇幻的色彩,甚至是平衡了電影中帶有自虐情愫的悲劇感。

「愛人,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

鮮艷的大紅色是愛情,剪不斷理還亂的也是愛情,五角戀的翻花繩只要拉錯線,繩子就會打結。不懂得遊戲規則、沒有靈巧的手指和清晰的頭腦,只要一不小心,原本甜蜜的愛情只會徒留哀傷。

改編自室生犀星1959年出版的短篇奇幻小說,描述可以變換金魚和人類之身的赤子(二階堂富美 飾演),和老作家(大杉漣 飾演)談了一場超現實的戀愛。

老少配、人魚戀之外,老作家多年前去世的戀人(真木陽子 飾演),也變成幽靈重返人間,就連臥病在床的妻子、背著赤子偷偷交往的情婦(韓英惠 飾演),就連死去的芥川龍之介(高良健吾 飾演)也因看不下去而顯靈。

《蜜之哀傷》詮釋出男人即便活到多老,腦子依舊充滿欲望,以及有才便能受女生歡迎的人物設定。當然,女人也滿腦子是男人。

奇幻的瘋狂愛情,將細緻且比海還深的女人心,加入情慾、依附、嫉妒、同情等所有關於愛情的表現力,仿佛電影中的角色情感過剩,所有女人只愛上這名年過半百的老作家,且為他痴迷。

原著可以說是作者室生犀星本人的欲望投射,甚至將其名字「犀」成了作家的簽名。電影找來以衝擊性視覺、奇幻題材知名的電影狂人石井岳龍執導,保留作品原本的文藝感,以文學性的台詞加上鮮艷且性感的配色,在如夢似幻的劇情中,展現女人對於愛情細膩卻也捉不透的情感。

《蜜之哀傷》的配樂非常出色,主題曲《dance with me》以帶有西方輕快節奏的曲調,展現古靈精怪的金魚樣貌,但也間接對比出電影人物角色的情感反差。

在電影畫外音上,承襲著石井岳龍之前作品《幻花之戀》的運用,加入許多金魚表情、吐泡泡、水聲等音效,加深本片奇幻的色彩,甚至是平衡了電影中帶有自虐情愫的悲劇感。

當經典的日本文學,重新翻拍成電影以及配上中文字幕,《蜜之哀傷》對觀眾來說的確具有高難度的挑戰性。

時空設定大約在1927年芥川龍之介自殺前後,而原著作家室生犀星本人正是芥川龍之介的好友之一,對方自殺前夕也曾到室生家見對方最後一面,於是在小說中便為摯友安插一個角色,了解故事背景才使得芥川龍之介的出現合理化。

而電影中,金魚赤子不斷以「あたい」自稱,女幽靈也不斷反問他,為何要以「人家」(電影翻譯)自稱。「あたい」為早期女性的自稱語,其實是帶有賣弄風情的感覺,而視覺年齡只有十八歲的金魚(實際年齡為三歲),表面上清純可愛,卻總是在不經意下,擺出性感撩人的動作,甚至是引人遐想的話語:「大叔,尾鰭要溫柔地順著摸。」

《蜜之哀傷》將色彩與個性,對應不同的角色形成了服裝以外的情感。大正末年、昭和時期的時空,剛好處於大量採用西方服飾的年代,色彩上的使用也變得鮮艷大膽。

三名女子正好體現出,日本不同時期的服裝以及個性與身份的展現:古靈精怪加上大方展現愛意與占有欲的「金魚」,以俏麗短髮搭配性感的紅色服裝;

十年前死去的「幽靈」保守的愛戀卻又帶點神經質,總是披頭散髮穿著全白的和服;

擔任教職的現任「情婦」,對老作家毫不保留的痴迷愛戀,端莊的馬尾下卻是中西剪裁的昭和打扮。

而周旋於三個女人之間的「老作家」,則是以黑白灰單色系傳統和服搭配西方禮帽。在那個深受西洋美學影響逐漸開放的時代,《蜜之哀傷》的服裝與人物間的愛恨情仇,也成了檯面上的時髦風流與浪漫。

「男人一旦被冷落,就會找另一個人取暖。」

《蜜之哀傷》的文學性,使得劇中台詞總是能直接打中觀眾的心,尤其是非人類的金魚和幽靈,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個性,也讓電影的奇幻蒙上一層女人我最大的氛圍。

看似艱深的對話,皆成了電影中的文字遊戲。但用多種愛戀的呈現,使得本片呈現漫長且深奧的通俗感。因為奇幻,所以不可思議,但是愛情不論放到哪種生物或非生物上,都顯得格外可愛又可悲。

「人類和金魚一樣,圓潤的部分是最美的。」

曾演出《地獄為何惡劣》《庸才》成為影后的二階堂富美,在《我的男人》中和淺野忠信有激烈床戲,能脫能演又年輕,二階堂富美在《蜜之哀傷》飾演的金魚,可以說是完全為他量身打造的角色。

不時擺出生氣時鼓起臉蛋的表情,幾場大跳金魚舞的萌感,以及情而不色地挑逗戲,甚至大方露出臀部和美腿,二階堂富美幾乎主宰整部電影的節奏。尤以對二階堂富美的粉絲來說,《蜜之哀傷》絕對是其作品中,展現最多風格和面向的電影。

同為影后的真木陽子、資深影帝大杉漣、帥大叔影帝永瀨正敏、新生代影帝高良健吾等黃金陣容,即便只是小巧的非現實故事,卻絲毫沒有將大鯨魚放進小魚池之感。

「這女人身上,有每個人的影子。」

《蜜之哀傷》或許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的確非普通能力可駕馭。看似深奧的台詞與場景,卻都有相對應以及諸多的隱喻,不管是藉由超現實的場景、富有寓意的台詞、不明所以的前後鋪陳,本片就像在一面鏡子,端看坐在鏡子前的是什麼樣的人罷了。

畢竟時間一到,回去的路將會分成兩條,一條陽光將逝,一條夜幕將臨,很容易迷路。不懂得翻花繩的人,很難享受其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