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以剛:我乘新幹線

新民晚報 發佈 2022-02-10T10:24:01+00:00

1974年我第一次訪問日本時,新幹線已經開通10年。日本名古屋途經大阪到達東京的鐵路稱為東海道線,是日本鐵路大動脈,又叫本線。

1974年我第一次訪問日本時,新幹線已經開通10年。日本名古屋途經大阪到達東京的鐵路稱為東海道線,是日本鐵路大動脈,又叫本線。為迎接1964年奧運會而修建的高速鐵路於十月一日開始運營。為區別於本線,就起名新幹線,沿用至今。我雖多次乘坐過新幹線,但那都是東道主安排的。而單獨一人自己買票乘坐只有一次,印象就深一些。

2005年,第26屆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在名古屋舉行。我完成了帶隊任務之後,下一站要去豐橋參加由富士通公司組織的中日交流活動。參加者既有中日職業棋手,也有日本業餘棋手,總之來自四面八方,接待工作非常忙。宣傳部長成田勝就鼓勵我自己買新幹線的票,自己入住豐橋預訂好的賓館。這樣既可以讓我直接體驗日本的風土人情,又可以節約人手。

成田事先告訴我,新幹線買票有兩個選擇,一種是人工服務窗口,另一種是自動售票機。他說去自動售票機幾乎不需要排隊,還可以練一練日語,感受一下日本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當時智慧型手機還沒有問世,當然不可能有現在中國式的12306高鐵App。

車站的自動售票機非常顯眼,雖然我從來沒有單獨來過名古屋新幹線車站,也能一眼找到它。進入主菜單後,我按照成田的囑咐,注意力集中在找到目的地豐橋、從名古屋到豐橋的行車方向以及如何付款等事項。完成一道一道題目後,插入紙幣拿著票,找到零頭出口,我就高高興興地循著清晰的指示牌上了車。在車上,我豎著耳朵聽車內廣播,盯著車門上部的滾動消息,本站、下一站和行車方向標得清清楚楚,記得沒有時速這一項。經過兩三站,豐橋站就到了。

我像其他乘客一樣,把約為大拇指寬度的高鐵票插進閘機並出站的瞬間,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我拿什麼去報銷啊——現在手上沒有任何報銷憑證啊!難道這麼多日本乘客都不需要辦理報銷手續嗎?我在國內辦報銷手續,無論請示上級還是被請示,特別注重附上原始票據,竭力注意不搞簽字證明。當時我的思路集中到一點,那就是我必須想方設法拿到報銷憑證。

日本的新幹線和地鐵等所有軌道交通都有一個共同的設計:在緊挨出口的閘機旁邊設有補票處,日語叫「精算所」。明明持有車票卻通不過閘機的,說明他的票不支持乘到該站,應當去旁邊的精算所補足票款。由於這個人性化的設計,在進站時的售票機上搞不清票價或者時間特別緊迫時,買一張最便宜的起步價車票搶先進站,下車精算即可。現在輪到我和精算管理員交涉了。

「對不起,我是剛剛從名古屋來的,我的車票投入了閘機,該怎麼報銷呢?」

「你買票的時候怎麼沒拿發票呢?」

「我在售票機上買的車票,不知道怎麼取得發票。這是我第一次買。」

「這樣啊!售票機上有一欄,問你要不要發票。」

「謝謝指教,下次記住啦。但是這一次,發票不可能拿到了,只有麻煩您打開閘機取出那張票啦!」

「進入閘機的票不能隨便拿出來,我們會定時統一處理,像你說的打開閘機取票給客人,我工作幾十年還沒有遇見過呢。」

「我理解日本人不可能發生。我是中國人來日本旅遊,真的不了解日本的習慣。請您破個例吧。」

「好,您等一下,我問問我們頭。」

30秒後,管理員回來了,表示可以破例。他問我,從哪個車站上的,從哪個閘口出站的,口氣很友善。我一一如實回答。他打開閘口查看了一陣子,果然找到了一張不久前名古屋乘過來的票。閘機里票很多,其實很難翻找的。如果我謊報閘口,還真有可能找不到。我雖非洋蔥頭,但是那天真是歷險了。我向管理員深深鞠躬,千恩萬謝,由衷的。

當我見到成田,把新幹線的車票交給他的時候,他跌破眼鏡的表情令我難忘:「能拿著車票來報銷,我聞所未聞。這太不可思議了。你真有點……」

「沒有精算所管理員及其上級的通融,我辦不成也是一種概率。所以有機會我要好好謝謝他們!」

想不到一晃,竟然拖宕了十幾年。(華以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