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縮戰線,要在烏克蘭上演「阿富汗式潰逃」?俄羅斯接近躺贏

海外志略 發佈 2022-02-11T05:18:03+00:00

戰火併未出現在烏克蘭,法德英和歐盟還在全力斡旋,美國人卻要帶頭撤離了。在俄羅斯與烏克蘭劍拔弩張、分別開展為期10天的軍事演習之時,美國總統拜登在2月10日發出明確的撤離訊號——呼籲美國公民立刻離開烏克蘭。

戰火併未出現在烏克蘭,法德英和歐盟還在全力斡旋,美國人卻要帶頭撤離了。



在俄羅斯與烏克蘭劍拔弩張、分別開展為期10天的軍事演習之時,美國總統拜登在2月10日發出明確的撤離訊號——呼籲美國公民立刻離開烏克蘭。他還非常「絕情」地警告不聽勸告的美國人——不會派部隊去救援那些滯留在烏克蘭的美國人。


與此同時,華盛頓將烏克蘭旅行風險建議上調到第四級(不建議前往)。美方聲稱,由於俄羅斯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不斷提升,局勢可能突然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華盛頓郵報》2月9日披露了美國軍方一份多達數千頁的調查報告。該報告引用軍方的話,指責白宮和華盛頓方面拒絕接受正確的情報,導致美軍在阿富汗撤軍時相當混亂,形同「潰逃」。


而在2月10日拜登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時,完全否認這份調查報導的真實性,並強調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和時機是正確的。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在回復相關問題時,一方面強調白宮已經為準備好應對「一系列突發事件」,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表示「並未預料到阿富汗會迅速落入塔利班之手。」這相當於隱晦地承認了「阿富汗式潰逃」。


如今,「阿富汗式潰逃」又不可避免地在烏克蘭上演,畢竟美軍既沒有得到獲准、也沒有意願進入烏克蘭,進而協助那裡的大約30000個美國人撤離。


從拜登的言論來看,美國是怯戰和畏戰的一方。拜登反覆強調的是「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軍隊之一」、「當美俄開始互相射擊時,就會爆發一場世界大戰。」


問題在於,克里姆林宮方面一直在努力避免擦槍走火,這更凸顯白宮方面的怯懦。美國將82空降師的1700個士兵派到波蘭,又把羅馬尼亞的美軍人數增加到1900個,還宣布8500個士兵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其實並非為了保護烏克蘭,反而像是接受了失去烏克蘭的結局,並提前做「善後」。


美方的逃避,這對歐洲盟友和烏克蘭而言,無疑相當喪氣。先不論會不會發生軍事衝突,現在烏克蘭的士氣已經被美國給澆了一盆冷水。仗還沒打,起碼就輸了一半,俄羅斯方面越來越接近躺贏了。



白宮收縮戰線的跡象是如此明顯,以至於在外界看來,拜登當局的眼裡似乎只剩下亞洲。就在烏克蘭局勢逐漸走向失控之時,美國正在向亞洲投射更多的注意力和資源。


失去烏克蘭,對普通美國人而言只是一則國際新聞,但通脹卻讓美國人每天都要忍受痛苦。美國41個跨黨派參議員2月9日致函貿易代表戴琪,要求減免對華加征的關稅,以減輕美國人的痛苦。


以俄亥俄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波特曼和德拉瓦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卡珀領銜的41個參議員在信中表示,免除一些大陸產品的懲罰性關稅,有如下幾個好處:


1、減少這些關稅給美國商家帶來的壓力;


2、讓美國商家有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把供應鏈轉移出大陸,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


3、最重要的是,重啟一個全面性的關稅排除程序,既保持對華施壓的力度,同時能減輕關稅給美國企業和工人帶來的經濟痛苦。


白宮現在騎虎難下。拜登1月20日在記者會上曾表態稱,知道很多商業團體強烈要求降低川普時期對華徵收的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正在進行努力,但目前不會馬上解除對華商品加征的關稅,因為時機還不成熟。


拜登的「時機」是指什麼?應該就是想迫使大陸購買近8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2022年1月31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聲稱,她的團隊將與大陸進行「積極接觸」,討論在川普時期中美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下購買美國商品和服務的承諾。


據美媒報導,2020年1月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規定,大陸應擴大進口至少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美國單方面認為,目前沒有達到這個數額。


無論美方承認與否,現在拜登當局正面臨相當尷尬的局面。繼續耗下去,美國內部的通脹將令很多普通美國人越來越不滿,民主黨鐵定輸掉中期選舉。而取消對華加征的關稅,拜登當局就相當於委曲求全,威信將受到沉重打擊。


落到這個地步,美方應該自我反省。繼續對華進行圍堵,美國的利益受損將十分嚴重。如果想擴大對華出口,美方就應取消貿易壁壘,允許高科技產品和服務通過貿易形式自由流動。


現在挺不住的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取消加征的關稅是拜登當局的唯一選擇。拜登當局已經走進死胡同,明明是因為美國的經濟首先扛不住了,但非要試圖訛詐一次,結果就是自取其辱。

路透社報導稱,美國商會國際事務處處長布賴恩特2月9日聲稱,如果中美關於兌現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採購目標的磋商失敗,美方將考慮一系列選項,包括對華加征新的關稅。


在美國一枝獨秀的年代,華盛頓採取行動前什麼時候想起過要與盟友協商?現在拜登當局發現,憑美國自己是真的頂不住了,因此才謀求與盟友合作,展開所謂的「多邊行動」。這本身就證明了美方的色厲內荏。


拜登當局手裡的牌就那麼幾張,翻來覆去也湊不上「王炸」。而我國的立場一直擺在這裡:美方應該儘快取消對華加征關稅和制裁打壓,為雙方擴大貿易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現在是美方必須首先做出讓步的時候了。聽人話,吃飽飯,拜登當局應該有點覺悟,如今早已不是30年前美國如日中天的時代了。


美方正忙於以「極限施壓」的卑劣手段製造新籌碼。至於烏克蘭問題,恐怕已經被拜登當局視作麻煩和累贅,投入再多也無法獲得什麼可觀的回報。更何況,拜登當局實際奉行的是「隱性的美國優先」。既然歐洲國家不願負擔更多的軍費,那就讓歐洲國家為解決烏克蘭問題而付出更多成本。


總之,從烏克蘭「潰逃」的姿態可能不太優美,但美方也顧不上這些,因為收縮戰線才是當務之急。亞洲正取代歐洲成為美國經略的重心,拜登任上很可能會完成這一重大轉折。(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