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黃羽肉雞產業發展痛點分析和應對思考

禽鳴天下 發佈 2022-02-10T05:32:00+00:00

作者 陳迎豐導讀:黃羽肉雞(本文泛指我國地方雞品種或以地方雞品種為育種素材選育的新品種/配套系)養殖產業在2019年取得了百年難遇的最好效益,也引發了產能大暴發。


導讀:黃羽肉雞(本文泛指我國地方雞品種或以地方雞品種為育種素材選育的新品種/配套系)養殖產業在2019年取得了百年難遇的最好效益,也引發了產能大暴發。近兩年黃羽肉雞市場行情總體持續低迷,長期處於保本微利或階段性較大虧損狀態,低迷時間之久是前所未有的,80%以上的業內企業虧損經營。對於黃羽肉雞產業從業者來說,疫情前後的世界,或許真是迥然不同。回顧兩年多來的畜牧業發展歷程,非洲豬瘟疫情引發了肉類供應量和結構的巨大波動,而新冠肺炎疫情則更大程度上改變了肉類消費者行為和銷售渠道。

當前黃羽肉雞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

01肉類市場供大於求局面短期難改變

據調查,目前農牧業上市企業共48家,2021年上市的就有5家,還有18家正在IPO路上。雖然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2019和2020年我國居民豬肉消費在肉類占比中大幅下降,禽肉則大幅上升。但養豬業暴利驅使資本大量湧入,促使生豬產能快速恢復,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目前已接近正常保有量,生豬業一度陷入深度虧損。家禽行業對禽肉的豬肉替代效應過分樂觀,對生豬產能的迅速恢復認識不足,或者抱有僥倖心理,沒能及時調整產能;家禽上市公司出於持續發展的需要,還一度穩步提升產能,結果導致2021年我國禽肉與豬肉產量總和達到歷史高峰。實際上,即使在2020年豬肉產量遠沒恢復的情況下,達到歷史產能新高峰的家禽業總體也沒取得什麼好效益。

02活禽禁售消費萎縮

與其他某些肉類相比,黃羽肉雞特別是慢速型黃羽肉雞的消費對象有明顯的特點,即餐館酒樓消費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自2013年H7N9流感事件以來,活禽銷售模式逐漸被禁,生鮮上市開啟;新冠疫情防控之下,活禽市場進一步關閉,活禽交易渠道變窄,很多城市開始禁售活禽,壓抑了消費欲望。新冠疫情還帶來經濟萎縮,商務活動減少,進一步影響了優質黃羽肉雞社會消費能力。而且,以往的禽流感疫情只是短暫降低消費量,而新冠疫情很可能將與人類長期共存,消費很可能將長期被壓制。

03肉雜雞異軍突起

白羽肉雞、黃羽肉雞、肉雜雞、淘汰蛋雞是構成我國雞肉消費的四大支柱。活禽禁售、生鮮上市政策實施以來短短几年間,肉雜雞憑藉性價比優勢,產量幾乎翻了兩番,年出欄已接近20億隻,快速占領了中快速類黃羽肉雞的大量市場。

04消費品牌建設緩慢

因長久以來的活禽銷售模式,黃羽肉雞養殖、銷售環節長期脫節,行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並未直接接觸。儘管生鮮上市政策已實施多年,但活禽銷售這一幾千年的模式仍有很強的生命力,在非禁活區域仍是第一選擇,因此目前仍以專職養殖端居多,只有部分企業因生鮮產品涉及到終端,但生鮮市場容量依舊有限。且生鮮市場還有肉雜雞、白羽肉雞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價格拼不過,市場開拓只能靠品牌,然而市場不成熟、標準不規範、懲罰成本低,一些商人或平台用肉雜雞頂替「土雞」、「三黃雞」等,嚴重敗壞了優質黃羽肉雞聲譽,加大了優質黃羽肉雞品牌建設的難度。

05產業依然脆弱

儘管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德康集團等一批行業靠前的企業在快中速類黃羽肉雞領域強勢明顯,但各地消費市場對黃羽肉雞的差異化偏愛,導致單一或少數品種難以涵蓋更大的區域,特別在慢速雞領域,呈現百花齊放,各品種爭相鬥妍,共存競爭的狀態。黃羽肉雞行業目前單體規模依舊偏小,年出欄2萬隻以下的養殖場占比很高。就算是「公司+農戶」的企業,也是由很多中小規模的農戶養殖場拼接而成。這種大量小而分散的結構狀態,是導致黃羽肉雞產能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行情好,很多企業、養殖場蜂擁而上,造成產能過剩,進而行情大跌,「雞周期」現象明顯。尤其是中慢速類,由於散戶較多,難控制,價格大起大落。而且,由於企業大多遠離都市圈,甚至在山區內,很難吸引或留住優秀年輕人才。


幾 點 應 對 思 考

黃羽肉雞是老百姓經過幾千年選擇出來的肉食消費品種,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畜牧業產業。在社會肉類消費行為和產品銷售渠道發生極大變化的新形勢下,產業能否保住市場地位,能否取得進一步發展,取決於業界的作為。

01產業生產端要控制好量,企業要注重穩健發展

今後一段時期黃羽肉雞市場容量有限,只有養殖總量減少,生產才有效益。在肉類市場供大於求的形勢下,行業內部搏殺是沒有前途的,2021年下半年行業不得不加大減產幅度,事實證明效果明顯。中小型企業更要高度重視風險管控,降低負債率,留足儲備資金以備不時之需,活下來才是硬道理,「剩」者為王。不過,當市場恢復到某種程度,產業也要適度恢復產能,宣傳黃羽肉雞肉質優良的特色,刺激消費。

02產業內部要注重結構調整

要密切關注消費市場的變化,活禽為主的時代,快速型、中速型和慢速型黃羽肉雞養殖比例大約為3:4:3;步入生鮮時代,中快速類市場需求不斷增大。未來黃雞消費將呈金字塔形,中快速類屬於主流大眾消費產品,市場需求量較大;而慢速型則處於金字塔上部,只有保證其產量在適當範圍內,才能確保一定的盈利水平。

03精益求精,培育適應新形勢要求的品種

面對白羽肉雞和肉雜雞的市場衝擊,種業是提高黃羽肉雞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面對黃羽肉雞從活雞交易到冰鮮上市的行業大趨勢,要充分利用現代育種手段和精準營養飼餵等相關技術,在保證原肉質風味的基礎上,提高生長效率,降低雞苗成本;提高雞群大小一致性和胴體美觀度,讓消費者可以通過冠型、脛色等生物標記來識別屠宰後的光雞,助力打造消費品牌;做好以禽白血病、雞白痢、滑液囊支原體等為代表的垂直傳播病原的淨化,避免免疫抑制發生,保證雞苗健康和抗病性。

04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從重數量轉為重質量,加大先進設施設備應用程度,不斷提高標準化技術水平,逐步向全環控、自動化的現代養殖模式升級,挖潛降耗、提質降本。隨著生鮮上市對肉雞胴體和均勻度要求的提高,不少企業在籠養技術上開展了有益嘗試,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05維護產業良好形象

肉質好、檔次高是黃羽肉雞的基本特徵,業內人士要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己任,以提供安全、質優、味美的產品為奮鬥目標,創造良好生產環境,做好生物安全防護,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行業協會和企業要共同努力,做好黃羽肉雞飲食文化的宣傳推廣和培育引導,加強交流合作,加大三產融合力度,打造越來越多質量可靠的、老百姓家喻戶曉的產品消費品牌。


作者:陳 迎 豐

198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系動物學專業,長期從事飼料工業和畜牧業技術推廣工作。現任廣東省家禽業協會會長,廣東省飼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來源:中國禽業導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