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備受追捧的「巧克力」,如今一年縮水20億,為何突然賣不動了?

財料 發佈 2022-02-07T18:43:15+00:00

根據艾媒諮詢網的數據顯示,如今我國的禮物經濟產業呈現上漲趨勢,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能達到11568億元,而2022年預計則能達到12262億元。

如今新春佳節已經進入尾聲,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接下來最重要的日子應該就是2月14日情人節吧。畢竟每到了這個時候,就要開始送禮物了。根據艾媒諮詢網的數據顯示,如今我國的禮物經濟產業呈現上漲趨勢,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能達到11568億元,而2022年預計則能達到12262億元。

在情人節送禮物中,大部分人的首選是送花。根據封面新聞的數據,去年2月14情人節中,鮮花禮物的搜索量周同比量增加了30多倍。除此之外,根據美團外賣發布的數據顯示,與鮮花有關的商品銷售量相比於節日前一周增加了20倍。

除了送花之外,因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巧克力也成為部分年輕人送禮的選擇之一。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數據,在所有的巧克力消費場景中,送禮的占比高達38%。於情人節期間巧克力銷量非常火爆,也讓很多商家在此期間大量宣傳自己的商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巧克力,卻一年縮水20億。對此有人好奇,為何現在巧克力買不動了呢?

巧克力行業曾不斷增長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巧克力行業曾經的輝煌成就。根據前瞻研究院的數據,在進入20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後,全球巧克力銷售規模就一直處於不斷的上升的趨勢。到了2019年,全球巧克力產品的銷售規模就達到了1186.2億美元,相比於2018年增長了4.4%。

得益於全球巧克力行業規模的不斷增長,根據觀研報告網的數據,在此期間中國的巧克力產品銷售規模也從23.25億美元上漲到32.5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3%。不僅如此,在2019年,我國的巧克力銷售規模為34.10億美元,相較於前一年增長了4.76%

由於前幾年我國巧克力銷量較好,行業發展較為迅速,使得中國巧克力消費市場在全球占有重要的位置。根據艾媒諮詢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的巧克力市場。然而儘管有著不錯的成就,但根據國際知名諮詢公司歐睿國際的數據,2020年中國巧克力零售市場規模只有204.3億元,相比於之前統計的223.4億元,縮水了近20億元。

巧克力行業市場規模縮水的原因

之所以巧克力行業在我國會縮水20億元,主要有4個原因。第一,是因為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由於2020年,「黑天鵝」事件在全球爆發,導致不少工廠都因此停工,不少人也因此減少消費。根據產業信息網的數據,2020年我國巧克力及製品消費量為57.99萬噸,比起之前的59.56萬噸,下降了2.64%。

是因為國人對巧克力不太狂熱。儘管我國是除了美國之外,全球第二大的巧克力市場,但其實國人對巧克力的喜歡沒有向外國人那樣狂熱。根據德芙巧克力母公司副總裁戴樂博曾發布的數據,美國平均每人每年要吃4千克巧克力,日本平均每人每年要吃2.1千克巧克力,而中國平均每人每年大約吃100克巧克力。由此可以看出,實際上國人不太喜歡吃巧克力。

是因為年輕人飲食健康觀念的不斷提升。根據B站聯合尼爾森發布的數據,有37%的年輕人主張選擇健康飲食。而在這部分人群之中,有28%的年輕人傾向於低糖低卡低脂的「三低」食品飲料。第三,由於巧克力大多含糖量、卡路里和脂肪含量過高,不太健康,因此大部分人不太喜歡購買巧克力


是因為巧克力行業食品安全出現隱患。根據中華網財經的訊息,2021年12月底有消費者在德芙巧克力里發現不明蟲子。與此同時,根據香港食安中心發布的公告,在國際知名巧克力品牌歌帝梵的進口雪糕中,檢測被歐盟禁用的添加劑。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如今我國巧克力行業的發展陷入困境,巧克力行業規模縮水。

巧克力行業現狀

由於太甜的巧克力不太健康,因此為了符合國人的健康飲食習慣,大多數的廠商都推出了含糖量較低的黑巧克力。例如根據人民資訊網在2022年1月27日發布的資訊,每日廠商推出的黑巧克力在「天貓雙11」消費節中,位居巧克力類目銷售增長榜第一,銷售量同比增長了1000%。

除此之外,許多巧克力廠商還極具推出高端套裝,刺激消費。根據北京商報的數據,如今在我國巧克力消費市場中,包裝高端的巧克力銷售占比達到70%,而包裝較為不同的銷售占比只有30%。

總的來說,如今巧克力行業想要在中國恢復銷量和市場,除了要繼續迎合國人的口味和品味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要弄好食品安全的問題。不然就算宣傳再怎麼健康,包裝再如何精美也始終打動不了國人的心。對此,不知各位有什麼看法,不妨在評論區說一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