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優秀的EM原露,這個菌劑在我使用一次以後就愛上了

阿梅的小屋 發佈 2022-02-13T22:40:14+00:00

眼下正是品嘗沃柑最佳時節,一盒「酵之沃」沃柑感受到讓人舒服的甘甜味,更讓人開心的是,種植戶唐先生是一個多年從事生態種植的新農人,對微生物應用於柑桔這塊有自己個人獨到的見解並發表在微信公眾號上,不多說了,我們去看看吧…

推廣EM技術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柑桔類種植戶,對柑桔類大家庭,也能說上一個道道,什麼春見、愛媛28、愛媛38、耙耙柑,大雅柑、沃柑 、貢柑等等。眼下正是品嘗沃柑最佳時節,一盒「酵之沃」沃柑感受到讓人舒服的甘甜味,更讓人開心的是,種植戶唐先生是一個多年從事生態種植的新農人,對微生物(菌)應用於柑桔這塊有自己個人獨到的見解並發表在微信公眾號上,不多說了,我們去看看吧……(以下摘自微信公眾號「酵之沃柑橘」之「四零模式」講解(二)

我對「四零模式」的觀點受自然農法的啟發,結合了果樹生理學的原理,吸收了許多微生物領域的研究成果,經過自身實踐和總結朋友們的成功經驗,在植物保護方面注重了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把環境和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結合考慮,形成一套系統的「調控」方法,能夠有效地保障果樹和果實健康,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投入產出比大大優於化學農藥。這應該是打消朋友們對「四零模式」質疑的重要論據!
病蟲害防治
所有的病害和蟲害的發生都是有其內因與外因的相互作用的。病往往與「菌」有關,這是大家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其實病更重要的是與「樹」自身的關係密切,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防治果樹生病就要從殺菌去解決,而「四零模式」卻認為應該從果樹「健身」方向去處理,至於菌的問題就交給菌去調整吧。蟲害的情況大體與病害的情況類似,所不同的是蟲害的防治我們用了「隱形」和「干擾」的思路,讓害蟲無法發現果樹,從而避免或減輕蟲害。下面把「病害」和「蟲害」分開來講解:

1、病害的防治
我們先要了解一個事實,果園不缺有害菌,但是我們的果樹卻沒有「百病纏身」,即使我們不用任何農藥防治,任何一個果園也只是存在一種或者少數兩三種病害而已,果園裡其他的致病菌為什麼不導致果樹生病呢?(這裡面包括黃龍病,請大家不要驚奇,我的果園實踐已經證明了這種防治措施對黃龍病有效果!)


因為有病菌並不等於就會生病,要使果樹生病還需要具備其他條件,這個「其他條件」是什麼?我們要找出來。就如人類一樣,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突然間能夠耀武揚威,有時候是因為他「找到礦」了,開礦讓他一夜暴富。病菌也是如此,當我們的果樹在代謝過程中合成了非常適合某些病菌繁殖的營養時,它很快就「脫穎而出」,表現得非常活躍,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果樹生病了,這在微生物領域叫作「微生物招募」,只是這種招募來的微生物與我們人類的目的產生了衝突,所以我們把它歸類為「病害」,但是對於果樹而言,這些微生物是幫助果樹分解某些代謝產物,實現物質循環,是世界物質循環的一種正常形式,無所謂「病」和「害」的。

如果我們不願意這種「病害」產生,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讓果樹代謝合成那些有利於致病菌繁殖活躍的物質,這可以通過營養調節去實現調控,而無須任何農藥。我們發酵的水肥就是用於解決這個問題的,它提供的營養是全面的豐富的,而且是有機態的,果樹吸收利用的過程跳過許多生化代謝環節,避免了多餘的中間代謝產物,那些利於致病菌繁殖活躍的物質大量減少,從而避免了多種病害發生。關於水肥發酵的方法,我在後面會具體講解。


另一個方向是「以菌治菌」的方法,簡單理解就是用一種「有益菌」去壓制「有害菌」,這已經是果樹病害防治的一種國際公認有效的方法。具體方法就是在果園裡接種大量的有益菌,讓有益菌成為果園微生態中的優勢菌群,就像人類戰場上用百萬大軍去消滅小股敵人一樣,這就是個以多勝少的方法。而我們發酵的水肥中就含有大量的有益菌,特別優秀的就是乳酸菌和酵母菌,它們在發酵過程的後期會分泌出大量的溶菌素和殺菌素,我們將這些發酵液噴到果樹上或者淋到果園裡,就可以直接抑制病菌的生長,同時發酵水肥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會趁機大量繁殖,從而占據了優勢,讓病菌沒有立足之地,所以長期大量使用發酵水肥就可以讓果樹少生病。


但是有些頑固的病菌可以抵抗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壓制,比如黑星病、流膠病和潰瘍病等等病菌,它們頑固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能夠深入樹葉、果實和枝幹裡面,利用樹體內的有機物作為營養而生存,這恰恰是一旦這種病害發生後很難通過藥物治療的原因。對於這些病菌,我們要利用更複雜的菌群去收拾它們,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菌劑可以專門解決這個問題,表現優秀的是EM原露,這個菌劑在我使用一次以後就愛上了。它的抑菌機制非常複雜非常多樣,它通過協同並且相互強化去解決各種病害問題,在我的果園裡表現的效果非常突出,據我觀察這個菌劑裡面的某些有益菌可以進入樹體,成為果樹的「內生菌」,在果樹內部與致病菌展開戰鬥,只要我們頻繁足量地使用,完全可以達到讓各種病害絕跡的效果,也許這就是它在我果園裡對黃龍病防治有一定效果的原因吧。

EM原露的使用成本不高,只要我們能夠配合足夠的有機水肥一同使用,它可以發揮非常持久的長效作用。另外聽說還有一種叫「酵素菌」的複合菌劑效果也很好,我沒有使用過,沒有經驗介紹。以菌治菌的方法需要果園生草,因為我們接種的有益微生物需要一個良好的庇蔭和適當潮濕的環境,雜草的存在就可以營造這樣的環境,所以不能使用除草劑。

病害防治需要注意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杜絕使用化肥」!這個問題很多人不理解,可是我認為這是至關重要的。「四零模式」對病害的態度是只能防不能治,這跟化學農藥的方向是不一致的,所有農藥治病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寧願把病樹砍掉重新種也不要想方設法去治病,這是「四零模式」的忠告!


2、蟲害的防治


「蟲害」跟「病害」一樣,之所以把它定義成「害」也是因為這些蟲的行為與我們人類的追求產生衝突,所以我們才把它叫作「害」。事實上這也是果樹「招募」的結果,果樹的某些代謝合成產物需要「害蟲」去分解,從而實現物質的循環,也是世界物質循環的一種正常形式。但是我們的農業生產是以收穫為目的的,只要它破壞了我們的產量和品質,我們就要想辦法不讓它發生。


一個紅蜘蛛從地上爬到樹上的距離相當於我們從中國到南非的距離。假如你很餓了,現在南非有一碗米飯,讓你從中國步行過去在南非找到這碗米飯,你能做到嗎?我想我是做不到的,但是紅蜘蛛卻能做到,為什麼呢?因為它們有非常先進的「北斗導航」技術!


果樹通過自身的代謝合成某些物質可以作為「信號」,通過揮發或其他的方式向害蟲「發射信號」,害蟲都有一種「信號接受」器官,就像手機一樣能夠接收「信號發射塔」發出來的「信號」,從而讓害蟲能夠準確地找到它要食用的果樹器官。這就是為什麼紅蜘蛛能夠準確地「從中國到南非找到那碗米飯」的原因。理解了這個原理,我們在防治蟲害的時候就有了方向,「四零模式」提出了讓果樹「隱形」的思路。就是通過營養調控讓果樹儘量不「發射信號」,使害蟲找不到果樹在哪裡。如果無法讓果樹完全不「發射信號」,那裡利用「信號干擾」的辦法迷惑害蟲,讓它找不到「信號源」。


具體的方法還是通過水肥發酵液去調節果樹的代謝過程,讓有機營養直接參與果樹代謝,減少中間代謝產物,避免產生那些能夠「招募」害蟲的物質。我們通過這個方法,非常成功地讓紅蜘蛛在我們的果園裡絕跡,無論任何時候,你很難在我們一百多畝果園裡找到一個紅蜘蛛。對於其他的害蟲,這個辦法也有一定的效果,雖然目前沒有讓所有的害蟲在我們果園裡絕跡,但是與普通果園相比,我們果園的各種害蟲蟲口基數都少很多。


我們防治蟲害的第二個方法是「干擾」。就是利用各種植物的枝葉果實發酵成有機水肥,這些植物枝葉果實都含有各自的「信號物質」,發酵過程中這些物質會被「浸提」出來,利用這些植物不同的「信號」物質噴灑在果樹上,整棵果樹就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號」,害蟲就很難準確地判斷這個是不是它們想要尋找的食物。當然,這種迷惑效果並不能持久,所以我們需要經常去噴灑這種發酵水肥,好在這種水肥同時能夠為果樹提供必要的有機營養,達到前面那個「隱形」的目的,相互促進,協同作用,這就是我們利用發酵水肥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蟲害的原因。


當然,每一種害蟲都是有它各自的天敵,我們的發酵水肥沒有殺蟲的作用,所以害蟲的天敵就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它們會安全地在我們果園裡尋找食物並且不斷繁殖,讓天敵昆蟲為我們清除所剩無幾的害蟲。這個措施必須依賴於果園生草,因為各種天敵的棲息地往往是各種雜草,所以不能使用除草劑,讓各種雜草給天敵昆蟲提供庇護所,這樣就能夠確保我們果園不會被害蟲造成災難性破壞。
無論是「四零模式」防治蟲害還是化學農藥防治蟲害都不可能將蟲害完全杜絕,只要在我們能夠承受的範圍內,一小部分危害就不要過於緊張,在疏果和采後選果的過程中把它們挑選出來就可以了,不需要大動干戈地去殺蟲,也就可以完全不用任何化學農藥了。(小編註:文章略有改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