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縣山貨鬧新春丨天台:尋味道地藥材 樂享養生之旅(文末有彩蛋)

浙江日報 發佈 2022-02-15T03:29:34+00: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總監製 吳雅茗 施曉義 本期監製 陳國平 記者 楊群 共享聯盟天台站 夏國生 茅如芸 楊劍第二十一站:天台特產:烏藥、黃精「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天台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潤,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峰巒疊嶂,物產豐富,堪稱「彌山藥草,滿谷丹材。

浙江新聞客戶端 總監製 吳雅茗 施曉義 本期監製 陳國平 記者 楊群 共享聯盟天台站 夏國生 茅如芸 楊劍

第二十一站:天台

特產:烏藥、黃精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天台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潤,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峰巒疊嶂,物產豐富,堪稱「彌山藥草,滿谷丹材。」特別是天台山生長的天台烏藥,素有「中華物寶」之美稱。

近日,浙江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中國烏藥之鄉」天台,和共享聯盟天台站記者走訪了浙江紅石樑集團天台山烏藥有限公司,其生產的「台烏牌」烏藥黃精顆粒經典裝入選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產品名單。

烏藥生長周期長,尤其是天台烏藥。記者拿起一盤「小根塊」仔細端詳著,大約均長有8厘米左右,其表面是黃棕色或灰棕色。「這一小根,起碼要生長8年以上。」聽了天台山烏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先岳的介紹,大家都十分驚嘆。

天台是烏藥道地產區,然而早年前,天台烏藥「養在深閨人未識」。2005年5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天台烏藥」實施原產地保護。2018年2月,烏藥被確定為新「浙八味」中藥材培育品種。

此後,烏藥產業向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產前、產中、產後全程標準化控制,推動其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在這其中,天台山烏藥有限公司功不可沒,參與制定了浙江省地方標準《天台烏藥生產技術規程》和中華醫學會團體標準《道地藥材·台烏藥》,全面推廣實施標準化生產。

如今,天台因地制宜發展黃精、烏藥等有前景、生態化、能致富的特色產業,助力農民增收。其中,以烏藥為例,按照烏藥8年生長周期、每畝產出500多斤、每斤50元計算,相當於每年畝均收入3000多元。以「台烏牌」烏藥黃精顆粒為代表的精加工產品,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近年來,天台深挖烏藥地理標誌品牌價值、培育地標文化,在科學種植、產品研發、精深加工上下功夫,通過「地標+標準+企業+農戶」的模式,在深山秀水間走出一條興業富農的路子來。

【浙江新聞+】

淘寶搜索「台烏企業店」或微信小程序「紅石樑精選」,均可購買浙江紅石樑集團旗下的所有特色產品,包含「台烏」牌烏藥黃精顆粒、烏藥鐵皮石斛人參顆粒等。

本次活動,浙江紅石樑集團天台山烏藥有限公司拿出50份「台烏」紅糖薑茶、50份「台烏」薑茶(無糖型),以抽獎的形式贈送網友。

歡迎大家登錄浙江新聞客戶端參與抽獎。

點擊以下圖片參與抽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