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四知"背後的「慎獨」,你讀懂了嗎?這是生活背後的自我修養

說文說事 發佈 2022-02-15T10:13:00+00:00

他任荊州刺史時,發現一個叫王密的人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楊震臉色陰沉,斥責道:「你送黃金給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無人知道呢?自古以來,君子慎獨,哪能以為無人知道,就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呢?」

我國東漢時有一位被譽為「關西夫子」的清官楊震。他任荊州刺史時,發現一個叫王密的人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朝廷接受了楊震的舉薦,委任王密為昌邑(今山東金鄉縣)令。王密對楊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會楊震,執意送上10兩黃金以表謝意,並低聲說:「黑夜裡,無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楊震臉色陰沉,斥責道:「你送黃金給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無人知道呢?自古以來,君子慎獨,哪能以為無人知道,就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話,說得王密羞愧難當,他急忙起身謝罪,收起金子走了。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楊震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

喜歡歷史的朋友,大多都聽過「楊震四知」的故事。但是遺憾的是,很多朋友都是不求甚解,頂多是感慨一下楊震面對金錢而不迷失自我的高風亮節,未及深思,根本不知道楊震這一行為邏輯究竟有何深遠的意義和作用。

「楊震四知」的故事的文化內核其實在於「慎獨」這兩個字,那麼,這兩個字究竟有什麼深層次的邏輯體系和文化意義呢?真正讀懂了的人都足以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擁有一份更從容充實、溫暖祥和的生活。

「慎獨」的普遍意思

《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大學》第七章:"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兩部儒家典籍都不約而同提及了一個君子品行——慎獨。那麼,「慎獨」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宋代學人陸九淵說:「慎獨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說,慎獨即「處世當無愧於心」。「正其心」是慎獨,「誠其意」是慎獨,表里如一,毋自欺也,是慎獨。中國有兩個半聖人,其中半個聖人就是清代的曾國藩,他就十分推崇「克己慎獨」。

把「慎獨」的意思翻譯成大白話文,它的意思就變得非常立體和生動了,大致如下:

我們這一輩子不可能一直都活在世人的眼光和監督之下,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一直處於一個公眾環境之中的;我們也不可能憑藉一雙眼睛、一對耳朵、一副頭腦,就能看見、聽到、辨別所有事情和人物的,也就是說,我們都是一定程度上的狹隘主義者。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自己陪伴著自己的,很多事情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完成的,我們是如此的孤獨無助、異想天開;我們會慢慢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未知的東西,也有很多我們左右不了、改變不了的事物,我們是如此的見識狹隘、蒼白無力。

所以,修煉自我永遠是最高效的修煉。當我們獨處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假象的對象在和我們對話,這個假象者,可以是良知、理想、信念、道德等積極元素,不要是邪念和惡念。「慎獨」的意思也就是這個意思,不要因為獨處就失去了方向、原則和敬畏,所謂的慎獨,其實就是捫心自問的意思。

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能慎重行事,不自我麻痹欺瞞;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能保持清醒,不隨口妄言。不要認為事情可以瞞天過海,也不要隨意去報復性放縱自我。而是要尊重自己的內心,始終如一地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和內心那個光明而又純粹的自己保持對話。

如楊震那般,有沒有人看見他收錢其實並不重要,因為那對他來說都是外象。他在乎的是,以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和塑造,自己絕對不能收錢。他的人格和品性時刻在約束著他,他不會收取錢財的,即便是眼前空無一人,他也會覺得收人錢財的羞恥感仿若裸奔於眾。

慎獨並非追求空間上的獨居、獨處,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爾不群,不同於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境界,而要做到「慎獨」,最重要的就是說的做的一個樣,人前人後一個樣,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終如一。

最隱蔽的東西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最微小的東西同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靈魂。

清代有個叫葉存仁的官員,從政30餘年,甘於淡泊,從不苟取。一次離任時,僚屬們臨別饋贈禮品,為避人耳目,特地夜裡送來。葉存仁見狀將饋贈品原封退回,並賦詩一首相贈:「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這就是真正的「慎獨」,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獨。

「慎獨」不是要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而是雲淡風輕地做著最真實、最純粹的自我,當然,也必須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

外表陽光卻內心陰暗,說著好聽卻做著難看,表里不一、言行相悖都不是「慎獨」,從直觀意義上來看,做不到慎獨的君子往往都是偽君子,做到了慎獨的小人也都是真小人。

說了這麼多,那麼「慎獨」是不是就是人前人後一個樣的意思呢?它有這個意思,卻不全是這個意思。提煉一下,「慎獨」的核心意思就在於「養心」,「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慎獨,之於他人是坦蕩,之於自己,則是心安。

「慎獨」的邏輯辯證

我們每一個人從小都會生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是外界環境要求我們活成什麼樣子,比如在父母心中,我們要怎麼做才是一個好孩子,按照老師的要求,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學生。這種生活的態度和要求,是具有公示性的,它是時刻會接受到社會和環境的評判和監督的。還有一個便是我們的內心世界,它是具有極強的隱秘性的,有很多事情和想法是不願意也不想告訴大家的,比如我們不想做一個乖巧的人,而是想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但是我們又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表現得十分乖巧,可是內心裡始終存在著很多熱情奔放、自由放縱的想法。

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我們每個人都存在著一定的人格分裂症,我們服從領導,卻又渴望成為領導;我們感情專一,卻又期待被不同的人喜歡……也正是因為我們都是一個矛盾體,才必須要充分理解慎獨的邏輯和意義。

慎獨的基本邏輯其實就是應該怎麼樣去應對矛盾,尤其是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矛盾。有些人表面上衣冠楚楚,背地裡禽獸不如;有些人表面上喜笑顏開,背地裡悲春傷秋;有些人表面上忙碌充實,背地裡空虛寂寞;有些人表面上謙卑有禮,背地裡憤懣不平……這些都是「慎獨」沒有做好的表現。

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和生存都是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約的,所以我們都將也必須要在乎外界的眼光。比如我們不會隨意在大庭廣眾之下去干一些出格的事情,衣冠不整地走在大街上,大家會感覺我們沒有修養;比如我們也會去認真估算我們的行為成本,有很多恬不知恥的人會去公然調戲一個長得漂亮的小姐姐,但一般都不會在清醒的狀態下去公開侵犯一個異性,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成本是什麼?

但是,我們的行為和良知是不能永遠依靠道德和法律的制約、公眾和環境的監督才保持良性的狀態,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自發性、自覺性的自我建設,這就是「慎獨」。我們在職場之中,為什麼很多領導開會常說:「你們要做到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要做到上班和下班一個樣」?先不說這種職場的心靈雞湯是否全對,但它背後的本質邏輯就是在引導員工要做到「慎獨」。

「慎獨」在方法論上,是一種應對自己身上無時無刻不存在的矛盾的一種理論邏輯,在方法上,其實就是自我建設、自我修煉、自我完善的一種途徑和工具。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虛偽且喜歡自欺欺人的。你老婆問你喜歡某某白富美嗎?你肯定說你不喜歡,你最愛且只愛孩子他媽,但背地裡沒少幻想著自己能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你應聘的時候,公司的人力資源會問你真的熱愛這份工作嗎?你一般都會信誓旦旦地說,這絕對是真愛,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心肝脾肺腎來以表忠心,但是要不了多久,只要你感覺自己沒有得到自己預期的薪資,沒有感受到同事們的友好,沒有看到成長的希望,沒有實現自我的價值,別說公司不是你的真愛了,就像你的另一個黃臉婆,每天看著都煩,你愛的並不是這份工作,而是這份工作背後能帶給你的生活以及你的自我……

那麼,人自私一點有什麼不對嗎?人有一些不便啟齒的私慾有什麼不好嗎?為什麼要像聖人那樣去「慎獨」呢?那樣不是挺累的嗎?做個普通的、矛盾的人不香嗎?

其實「慎獨」並不是苛求,並不是說不允許每個人在背後有任何欲望和想法,慎獨是一種自我生命和價值體系的修補與完善。我們內心之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私慾,或者偶爾會冒出一些遙遠的想法,其實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我們被兩種不同的環境左右,被它們分割成兩個不同的自己,那就是很危險的了。因為我們長期游離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之中,遲早會喪失做人的基本原則。

比如職場之中的陽奉陰違,其實很多人都曾經幹過,甚至還被一些人奉為圭臬,認為這是辦事靈活、不吃虧的寶典。但是,你認真去想一想,為什麼職場中陽奉陰違是大忌,很多人因此終生無出頭之日?因為它是見光死的,領導永遠是喜歡表里如一的,無論聽話的還是不聽話的,他都希望你能當著他的面,開誠布公地表達你真實的意見。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以為自己既可以做人又可以做鬼,但是當別人不知道你是人是鬼的時候,你便陷入了做人也不是做鬼也不是的困境了。

當你混跡於俗世的時候,總會遇到來不及思考或者身不由己的時候,畢竟誰也無法真正獨立於俗世,但是,當你夜深人靜的時候,當你風平浪靜的時候,當你無所事事的時候,當你被「隔離」的時候,你便需要自發地去反省和修補自己的價值體系,哪些東西是對的,哪些東西是錯的,哪些事情是不能觸碰的,哪些事情無傷大雅……受傷不可怕,可怕的是受傷了無法自愈,「慎獨」便是人在思想上一種常見的自愈方法。

「慎獨」的現實意義

前面說了那麼多,其實都是一些理論上的解釋,任何理論和文化的落腳點都應該在經世致用上,那麼,「慎獨」究竟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假如有一個人,他做不到「慎獨」,也沒有「慎獨」的意識,那麼他的生命和生活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呢?

如果你像楊震一樣,是一個領導,而且是一個不錯的領導,一定會有人以各種名義給你送禮。那麼,你是收還是不收呢?不收,顯得不近人情;收,卻代表與我們的傳統認識相違背!

如何在一個兩難的問題之間去找一個平衡點,這就是「慎獨」的意義!我可以不收,因為我心裡從來沒有收的概念;我也可以收,因為自始至終我就只想著收!

對立統一不是問題,問題是有些人對立之後就不想統一,總是想著欲蓋彌彰或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問題。

但是,也有很多人說,我就是世間一螻蟻,沒想那麼多,就是想簡簡單單地活著。

可是,生活真的會因為你的個人想法而周轉嗎?你真的可以克制自己不去想太多嗎?當想法蔓延的時候,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人的想法其實是閒不下來的!很多口頭上說自己沒什麼想法的人,往往是想法更多的人!

那麼究竟該如何去實現自己的想法呢?很多人在這個角落裡看不清方向,不停地天馬行空著。可是有些思路是越想越亂的!

若我真的一無所有,我越應該忍受孤獨,越應該在一個人的時候不去亂想!

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有許多許多的幻想,如果不管我們內心多麼狂熱,永遠不忘自己的初心,這就是真正的「慎獨"!

「慎獨」是君子,不「慎獨」呢?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啥意思?掩耳盜鈴的意思!品行低下的人,獨自一人時常做壞事,見到品行好的人便竭力掩飾,那又有什麼用?素養、品行的高低是一種由內及外體現出來的東西,無法表里如一的小人們,平日裡散漫慣了,又怎能偽裝成功?倒是更讓人覺得虛偽與造作,而毫無益處。

自古以來,慎獨就是聖人先哲們追求的修身境界,「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這麼高的要求,臣妾做不到怎麼辦?

慎獨,不是曲高和寡,而是一種「自我約束法」,慎眾亦然,同樣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自我約束。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天熱口渴。路遇梨樹,行人紛紛摘梨解渴,唯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為什麼,他說:「此非吾梨,豈能亂摘?」別人笑他迂腐:「亂世梨無主。」許衡正色回答:「梨雖無主,而吾心有主。」

既要自律慎獨,也要嚴己慎眾,這是修身律己的兩種不同境界。

慎眾,慎的是「從眾」。群體心理學認為,個體行為容易受群體的意識、情緒和選擇影響。正如《烏合之眾》一書所說,「群體中的個人,不過是眾多沙粒的一顆,可以被風吹到無論什麼地方」。所以,當身處群體中時,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為「生態」所染,不為「氛圍」所亂,不為「情緒」所惑。

其實,這就是佛教所謂的「入世」與「出世」,也是道教所謂的「羈絆」與「釋然」,更是儒教的「可為」與「不為」。

其實,慎獨也好,慎眾也罷,提出的都是一個「做好自己」的問題。要回答的是,當把個人放置在一個獨身自處、無人監督時,少了外界的壓力、沒有他人的監督的狀態時,該如何「自處與自守」?在這兩種頗為極端的道德情境下,如果還能把握住自身,才算是真正接受住了拷問。就像楊震說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就像許衡說的「吾心有主」,真正應該敬畏的,不是利益的算計、外在的壓力、制度的約束或者他人的評價,而是道德的信仰、內心的律令,這是守德修身的最高境界。

無論是慎獨還是慎眾,說到底,都是一個修身、修心的過程。有了堅定的內心、堅強的自我,無論外界是嘈雜還是幽暗,都能秉承道德原則,守住本心,做好自己。做到「慎獨」與「慎眾」,才能在獨處時不愧屋漏、不欺暗室,在眾人中反躬自問、自反而縮,從「不能」、「不敢」升級為「不想」,最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