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水立方」到「冰立方」的華麗變身——國家游泳中心》

結構工程 發佈 2022-02-05T22:59:50+00:00

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老場館、老地方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改造、提升,同時還出現了一批能夠兼顧夏季運動和冬季運動的場館界的「變形金剛」。

2022

冬奧場館專題

北京將是世界上首個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都舉辦過的「雙奧之城」。2022年冬奧會場館建設的一大特點,就是最大程度上使用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遺產。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老場館、老地方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改造、提升,同時還出現了一批能夠兼顧夏季運動和冬季運動的場館界的「變形金剛」。這些凝結著建設者們汗水和智慧的場館,體現了我國傳統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彰顯著我國舉辦一場體育盛會的決心!我們將逐一為您揭開神秘面紗。

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


工程概況


國家游泳中心,又名「水立方」、「冰立方」,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京奧林匹克公園B區西側,和國家體育場「鳥巢」遙相呼應。國家游泳中心始建於2003年12月24日,占地面積6.2公頃,建設規模約8萬m2,主體建築緊鄰城市中軸線。國家游泳中心是北京市地標建築、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建築物之一、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競賽場館之一。2003年7月28日,國家游泳中心建築設計方案正式確定。2008年1月28日,國家游泳中心正式竣工。2018年12月26日,國家游泳中心正式開始改造,啟動向「冰立方」的華麗轉身。2020年7月,完成場館永久設施改造任務,滿足舉辦冬奧會測試賽的需求。

雙奧場館」國家游泳中心通過「水冰轉換」制出4條冬奧標準的冰壺賽道,它將成為冬奧會歷史上最大體量的冰壺場館、世界上唯一一個水上運動項目和冰上運動項目可自由轉換的大型比賽場館。北京冬奧會的男子冰壺、女子冰壺、混合雙人冰壺比賽將在改造後的國家游泳中心進行。


「冰立方」的造型寓意


國家游泳中心外觀如同一個冰晶狀的立方體,造型簡潔現代,這個看似簡單的「方盒子」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中國人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按照制定出來的規矩做事,就可以獲得整體的和諧統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設計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與圓形的「鳥巢」——國家體育場相互呼應,相得益彰。方形是中國古代城市建築最基本的形態,它體現的是中國文化中以綱常倫理為代表的社會生活規則。而這個「水立方」又能夠最佳體現國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從而實現了傳統文化與建築功能的完善結合。

「冰立方」的絢麗外衣


在中國文化里,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元素,設計者將水的概念深化,不僅利用水的裝飾作用,還利用其獨特的微觀結構,基於「泡沫」理論的設計靈感,他們為國家游泳中心包裹上了一層建築外皮,上面布滿了酷似水分子結構的幾何形狀,表面覆蓋的3000多個ETFE膜又賦予了建築冰晶狀的外貌,使其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和感受,輪廓和外觀變得柔和,水的神韻在建築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ETFE膜是一種透明膜,能為場館內帶來更多的自然光。它是根據細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結構設計而成的,這種形態創意十分奇特。同時,ETFE膜具有高抗污,易清洗的特點,通常雨水即可清除主要污垢。作為大型比賽場館的建築材料用ETFE膜,更大的優勢還在於它們可以加工成任何尺寸和形狀,滿足大跨度的需求,節省了中間支承結構。作為一種充氣後使用的材料,它可以通過控制充氣量的多少,對遮光度和透光性進行調節,節省能源的同時起到保溫隔熱作用。

國家游泳中心的牆面和屋頂都分內外三層,設計人員利用三維坐標設計了3萬多個鋼質構件,多個位置不同的鋼質構件組成了堅圓的空間鋼架結構。這些技術都是我國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填補了世界建築史的空白。

「冰立方」的骨骼脈絡

國家游泳中心改造面積約50000㎡,長177m、寬177m、高31m,建築總面積8萬m2(賽時),10萬m2(賽後)。場館內部是一個六層樓建築,平面呈正方形。賽時座位17000座,賽後永久座位6000座。國家游泳中心是典型的外柔內剛,外部只看到充氣薄膜,好像弱不禁風,而支撐這些薄膜的是堅實的鋼結構,裡面觀眾看台和室內建築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國家游泳中心的牆壁和天花板由1.2萬個承重節點連接起來的網狀鋼管組成,這些節點均勻地分擔著建築物的重量,使其堅固得足以經受住北京最強的地震。其地下部分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澆築混凝土的時候,在每根鋼柱的位置都設置了預埋件(上部為鋼塊),鋼結構的鋼柱與這些預埋件牢固的焊接在一起,就這樣,地上部分的鋼結構與地下部分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形成一個牢固的整體。正是靠著優越的結構形式和良好的整體性,「水立方」才擁有了「過硬的身體」,達到了抗震8級烈度的標準。

「冰立方」的變身歷程

從「水」到「冰」,看起來就是加上「兩點」這樣簡單。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冰壺場地是公認的對冰面質量要求極高的運動項目。除了對冰面光滑度和平整度的要求,對整體環境中溫濕度、照明、聲音傳播、空氣流動等都具有很高的要求。「水冰轉換」實際上是一項大工程。首先,要對游泳池進行「填坑」,泳池裡的水抽乾以後,設計團隊要根據坑底平面的荷載能力去搭建可轉換架體,設計師們在試了木頭、鋼筋等多種材料以後,選擇了目前鋼結構加輕質混凝土預製板結構體系。

但是如何保證冰面在穩定牢固的同時,還能達到冬奧會比賽要求?秘密就藏在支撐冰面的可轉換鋼結構中。它由2600根3米高、2米長的薄壁H型鋼搭建而成,每根樑柱裝有柱腳,每個連接點裝有可拆卸高強螺釘,確保鋼架堅固結實。架體搭設完畢後,施工團隊進行了荷載試驗,最終試驗結果顯示,每平方米增加1噸的荷載,鋼結構的最大變形僅有1.6毫米,符合3毫米以內的設計要求。有了骨架還不夠,冰不能直接「長」在骨頭上,所以製冰基礎層施工也十分重要。其具體步驟是先在混凝土預製板面上鋪一層PE膜,然後再鋪兩層擠塑保溫板,保溫板之上再鋪一層PE膜和抗滑移層,最上面一層才是製冰管架。2019年底,「水立方」第一次完成游泳池與冰場的轉換,耗時近60天;2020年12月,完成第二次轉換結構的搭建,耗時20天;2021年10月1~14日,完成冰面製作,僅耗時13天。如此高效的轉化速度的原理是:首先把泳池裡的水抽乾,然後在泳池內搭設可轉換架體。在下一個製冰環節,現在的賽場旁邊有兩組製冷管道,一進一回形成迴路,就像人體的動脈和靜脈,製冰基礎層上密密麻麻有序鋪裝的製冰排管相當於毛細血管一樣與動脈靜脈相連。而室外製冷機組就是「心臟」,打開製冰機組使其運行,將載冷劑通過管道循環輸送至製冰場,保證賽場製冰順利進行。

「冰立方」變身中遇到的困難

01

轉換系統質量要求極高


冰壺運動是需要高度技巧的項目,冰場開裂、高低差、不平整、空氣結露、冰面結露等均會對運動員發揮造成影響。轉換結構體系超高精度質量控制要求,國內無相關工程借鑑經驗,設計計算、安拆施工、運輸維護要求高。


02

室內環境綜合性能提升改造要求高


改造後的「冰立方」可容納觀眾約4600人,游泳池上搭建冰壺基地,在奧運會歷史上尚屬首例。水立方為膜結構工程,場館內部環境濕熱,空氣品質、節能、照明、聲控等均為「冰水」轉換帶來難題。

03

不停業改擴建施工情況複雜


與傳統施工不同,此次「水立方」改擴建過程採用「不停業」模式展開,賽時臨時設施儘量採用裝配式部品部件,避免施工場地與公眾使用空間相互干擾。採用「智慧」手段,減少勞動力、資金、物料的損耗,解決交叉領域的技術障礙,也是本工程一大難題。

04

全過程考慮可持續運維要求


本次改造要全過程兼顧「雙奧」場館可持續運維要求,為拓展場館的賽後使用功能,形成「雙奧會」示範性可持續運營遺產,場館需打造持續優化的業務流程協同運營管理體系,形成創新平台,在滿足冬奧會場地要求的同時,實現賽後冬夏「冰水」雙輪驅動。

「冰立方」變身的應對措施

01

針對重難點1


為滿足2022冬奧會冰壺比賽需求,在原有泳池上搭設4條標準冰壺賽道,包括鋼結構支撐體系、混凝土面板和製冰系統及配套管線、賽場除濕系統。通過建立模塊化搭拆工藝、檢測標準、製冰工藝標準,實現國家游泳中心「冰水」功能快速轉換的成套技術,填補國內場館「冰水」轉化的技術空白。

02

針對重難點2


為確保冰面質量與室內環境滿足冰壺比賽要求,對溫濕度探測器布置點與布置方式的多種組合進行模擬實驗,優化冰面與冰壺場地環境智能控制程序。在測試比賽及實際應用階段,測試室內物理環境控制效果,實測驗證理論分析的合理性,有效提高檢測精度與反饋頻率,實現對冰面及室內環境的精準控制。


03

針對重難點3


施工建造以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為基礎,結合雲計算、物聯網、移動通訊等信息化技術和設備,引進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將項目進度、安全管理、質量管理、勞務管理、商務管理、黨建管理、BIM技術、可視化交底等列入平台管控中,實現項目「人、機、料、法、環」全方位監控,將」被動監督」變為」主動監控」。創新「智慧」管理理念,完成特定生命周期的管理,讓傳統的建築工地長出「智慧大腦」,最終實現施工數據信息化、監測自動化、管理智能化、遠程可視化和決策大數據。


04

針對重難點4


將國家游泳中心能源管理中心、設備監控系統、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消防系統、綜合安防系統(含視頻監控、門禁、電子巡更、周界防範)、場館票務系統及設備管理系統整合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運用大數據分析,實現環境監測、能源管控、設備運維管理可持續, 實現建築物內設備設施數據共享、多系統聯動、功能協同,實現場館運行能耗和碳排放的智能化管控,打造智慧場館可持續運維管理平台。

"冰立方"智慧運維集成管理平台


綠色、節能、智能化的「冰立方」


從「水立方」到「冰立方」,需要建立建築空間、體育場地、室內環境、智慧運行等系統性的核心要素關聯和轉換策略,涵蓋建築設計、結構、設備、能源、智能化和工程建造、臨時設施等關鍵領域。國家游泳中心現有更衣間數量不足,難以滿足冬奧會賽事需求,新建更衣間成本高昂,且擠占場館賽後運營空間,設計團隊創新性地使用貨櫃式運動員更衣間。對舊貨櫃進行低碳環保的功能模塊化改造,通過「快閃」模式進場安裝,滿足賽事運行時的運動員更衣間需求。賽後,貨櫃模塊可以無痕移除,還原場館運營空間,且撤出的貨櫃模塊可作為場館的客服諮詢、休息餐飲、商品售賣等公眾服務設施使用,甚至還可以通過租賃、出售貨櫃模塊實現場館經濟收益。



冬奧會的比賽場館與比賽項目對應表


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結束後,「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將永久保留,打造為集冰上賽事、大眾健身、專業培訓、體育旅遊、冰上演出、冰壺運動推廣、冬奧文化基地等多功能的綜合冰上項目平台,預計每年接待冰上運動愛好者超過10萬人次。為做好場館的後期運營,國家游泳中心在維護冰壺場地的同時還利用南廣場地下空間建立了兩塊冰面,一塊為標準冰場、另一塊為冰壺場地,未來將作為奧林匹克中心區冰壺項目體驗基地,為大眾提供開放的平台,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提供助力。


參考資料

[1] 冬奧小科普|奧運場館介紹--國家游泳中心. 砼音網宣部.

[2]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不為人知的大揭秘. 武漢中邦美業鋼膜結構工程公司.

[3] 【北京冬奧工程建設巡禮之六】凝水成冰,玩轉「藍色魔方」 ——中建一局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改造項目施工紀實. 建築時報.

[4] 【冬奧工程巡禮第5期】國家游泳中心:世界首個實現「水冰轉換」的「雙奧」場館. 施工技術.

[5] 冬奧特輯 | 最雅的冰——國家游泳中心. 北京建院.

[6] 遇「建」冬奧 | 場館(第4期)國家游泳中心. 廊坊師範學院建築工程學院.

[7] 罕見!「水立方」變身「冰立方」. 科技日報.

[8] 知乎@劉啟林.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926992


註:以上文章為轉載,轉載自「建築結構公眾號---「水立方」到「冰立方」的華麗變身——國家游泳中心」,僅僅用於學習、分享,不涉及其他,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