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是長長的一連串現實,現實是短短的一小段永恆

隨心8574 發佈 2022-02-13T05:48:59+00:00

是1914年的歐戰和1917年的俄國革命。這是近代人性破裂的兩大基因。第一部小說《阿爾馬約的愚蠢》現實是短短的一小段永恆。


《文學回憶錄》

木心

第五十八講

二十世紀初期世界文學


1

決定20世紀特徵的

是1914年的歐戰和1917年的俄國革命

這是近代人性破裂的兩大基因


2

英國

康拉德

第一部小說《阿爾馬約的愚蠢》

《納希修斯的黑奴》《諾士特洛摹》

《秘密委員》《在西方陽光下》

《機會》》《得勝》《得救》


3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1895年,首次發表他的傳奇《時間機器》

他的小說是幻想的

《世界史綱》,譯本很好


4

約翰·高爾斯華綏

都知道他是小說家

其實他的戲劇更能代表他

《法利西島》《村屋》


5

柯南·道爾

《福爾摩斯》

不能算文學家的,但名氣太大了


6

蕭伯納

戲劇家、評論家

《華倫夫人的職業》《坎迪達》《武器與人》1925年獲諾貝爾獎


7

不要因為莎士比亞而不看易卜生

也不要因為易卜生忘了莎士比亞

永恆是長長的一連串現實

現實是短短的一小段永恆


8

美國文學

傑克·倫敦

這位天才,憑直覺達到極高的知識水準

既崇拜尼采又崇拜馬克思

要平衡尼采和馬克思

只有死

《海狼》《野性的呼喚》

陽剛的美,可望不可及

藝術家是飛蛾

撲向美的火


9

辛克萊·劉易斯

寫平凡的所謂「鄰家故事」

開一代風氣

美國是西方第一個主張平民化的


10

法國文學

羅曼·羅蘭

羅蘭將藝術家極度概念化

他的道德力量極度迂腐


11

世界上的書分兩類

一類宜深讀,一類宜淺讀

宜淺讀的,如果深讀,陷住了,控制了

尼采的書,宜深讀

淺讀,驕傲、自大狂

深讀,讀出一個自己來

羅蘭的書,宜淺讀

你若深讀,迷失在偉大的空想中


12

羅蘭的所謂轟轟烈烈

其實就是婆婆媽媽

理想主義

其實是一種傷感情調

法蘭西忘掉了《約翰·克里斯多夫》

羅蘭的理想主義,是英雄主義

但羅蘭的英雄主義是迂腐的,無用的


13

《道德經》宜深讀

若淺讀,就會講謀略,老奸巨猾

深讀,會煉成思想上的內家功夫

《離騷》宜淺讀

若深讀,就愛國、殉情、殉國

淺度,則唯美,好的很

《韓非子》也宜淺讀


14

柏格森

他的哲學

簡單說就是直覺哲學,生命哲學,創造哲學

以《時間和自由意志論》出名


15

在歐戰前

法國大作家還有很多

克洛岱爾,為中國熟知

在上海、福建做過外交官

歐戰發生後,許多作家狂熱從軍


16

歐戰前

立體派詩人很活躍

阿波利奈爾,雅各布,薩爾蒙


17

德國文學

老作家:蘇德爾曼,豪普特曼是

新作家:恩斯特,威特金特,主張新古典主義

凱澤,哈森克里夫,提倡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始自德國文學


18

凱澤

寫過《加萊的義民》

羅丹有同名雕塑

故事中的艾斯太修

永遠被法人、英人尊敬紀念


19

俄國文學

1917年後,俄文壇完全改樣

老作家,或停筆或流亡

新作家,洶湧而來

赫列勃尼科夫、馬雅可夫斯基


20

我也想寫頌詩

可是一觸這主題

才氣馬上橫溢不出來

你看,這種題目

不許悲哀,不許懷疑

不許說俏皮話,不許別出心裁

那完了


21

皮涅克

當時最受歡迎的作家

有小說《赤裸之年》


22

巴爾

革命後小說家最成功的

初寫幾百字的極短篇小說

其中有刺人的力量


23

義大利文學

20世紀初

是鄧南遮的天下


24

帕皮尼寫過《耶穌傳》

震動全歐

帕皮尼最愛尼采,又寫耶穌


25

大美學家克羅齊

代表作《美學原理》

影響了歐洲批評界


26

西班牙文學

伊巴涅斯

有中文譯本《啟示錄四騎士》

《血與沙》,寫鬥牛士


27

貝納文特

學法律,寫小說,抒情詩,又寫戲劇

和易卜生、蕭伯納是一路的

對西班牙社會痛加諷刺


28

猶太文壇

多以意第緒文(Yiddish)寫

賓斯基,大戲劇家

思想近於安德烈耶夫


29

匈牙利文學

摩爾,小說家

被稱為匈牙利的司各特

裴多菲,民眾景仰,在戰場上失蹤


30

保加利亞文學

伐佐夫

人稱

由於伐佐夫

世界文學不得不向保加利亞看一眼


31

20世紀初期的中國文學

還是很落後

可提的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文明消失,尚能表現真實

吳沃堯《20年目睹之怪現象》

揭發時弊

《老殘遊記》作者劉鶚

《孽海花》作者曾樸


32

王國維,20世紀初唯一的中國批評家

《人間詞話》

翻譯家:林紓、嚴復

提倡新學:康有為、梁啓超、章炳麟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

中國的新文化新文學

才算一浪一浪過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