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閔行大街小巷的那些「秘密」,是時候該讓你知道了……

莘莊周到 發佈 2022-02-15T22:49:06+00:00

每天走在閔行的大街小巷你可知道在這塊370平方公里、形似義大利長筒靴的碩大土地上縱橫阡陌的大街小道它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仔細梳理一番發覺還真是來頭不小一起來看看你家門口的屬於哪一種?農耕時代方位命名的集鎮街巷在漫長的農耕年代,閔行這方土地還是江南水鄉。

每天走在閔行的大街小巷

你可知道

在這塊370平方公里、形似義大利長筒靴的碩大土地上

縱橫阡陌的大街小道

它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仔細梳理一番

發覺還真是來頭不小

一起來看看你家門口的屬於哪一種?

農耕時代

方位命名的集鎮街巷

在漫長的農耕年代,閔行這方土地還是江南水鄉。

大多數地名屬於村莊、河道,田間阡陌,亦無專名;只有星羅棋布的小集鎮上,那些由鱗次櫛比的商鋪、民居夾起的街巷才有單屬自己的名字,也大多只是簡單淳樸地以方位命名。

顓橋北街

如今,在閔行部分留存下來不多的老街上,偶然可見其痕跡——七寶鎮上,今天的七寶南大街、北大街遊客如織,都是循著老街名聲而來;顓橋鎮上的顓橋南街、北街則安靜平和,仿佛時光流逝速度也變得不一樣了。

1918年閔行鄉範圍圖

近代道路

起迄命名長相傳

1843年,上海開埠。毗鄰租界的閔行,在西風東漸的大潮中首當其衝;歐風美雨下,閔行開始修築近代化道路。

因地處滬郊,連通農村、集鎮和城市中心的公路,逐漸成為路網的骨幹。這些道路多數以起迄點地名命名,易於辨識,許多路名仍然保留至今,命名原則的影響也相當深遠。不僅在當時,解放後乃至改革開放時期仍會經常用到。

對閔行意義甚大的滬閔路,便是近代修築的。1921年到1922年,辛亥革命元老李英石、地方名流黃申錫等,集資50萬元,修建從上海市區到閔行的道路,全長27.53公里,由於規劃的目的地更遠,所以命名為「滬閔南柘長途汽車路滬閔段」,以「滬」、「閔」地名命名。彼時的道路是一條9米寬的煤碴路,1930年代公路從黃浦江對岸繼續延伸到杭州,滬閔路成為滬杭公路的起始段。

類似命名方式的道路不斷增加,1932年,北松公路築成,當時以之能連通上海市區和松江,故名上松公路,後因考慮到起點在北橋,又改為北松公路。類似的,諸如1936年建成、連通吳家巷和七寶的吳寶路,1945年建成、連接北新涇與諸翟的北翟路等,這些至今我們仍能在閔行看到的道路,都是當時便依此原則定名的。

解放後,在同樣的命名規則下,更多道路建成並發揮功用到今天——1956年建成的七(寶)莘(莊)路、1959年建成的三(林)魯(匯)路、1984年建成的蘇(家橋)召(稼樓)路、1987年建成的魯(匯)陳(行)路……

通衢大道在這一命名方式下不斷延伸。

新中國成立初期

雲南地名對應編號

1949年後,隨著閔行工業區建設,當地新建道路命名引入新規則,大量採用雲南地名,如江川路、劍川路、瑞麗路、碧江路、蘭坪路等——因為這個區域位於上海西南,和雲南在中國的版圖位置相當。

這一時期道路名稱還有個特色,就是為道路編號,一號路為江川路,二號路為華寧路,三號路為劍川路,四號路為臨滄路,五號路為景谷路,六號路為昆陽路,七號路為鶴慶路,十號路為瑞麗路,十二號路為蘭坪路。單數東西向,雙數南北向。

赫赫有名的江川1號路,也叫香樟一條街

以雲南地名命名的方式也不斷延續,無論閔行工業區後來增闢的東川路,還是新閔行區成立後新修建的騰衝路、普洱路等,都體現了這種方式。

1960年代起

路和鎮對號入座

這一時期的道路方位感特別強,一聽路名就知道是哪個街鎮的道路。

如莘莊鎮道路大都和「莘」有關,莘東路、莘南路、莘西路、莘北路、莘中路、莘浜路、莘福路、莘吉路、莘建路、莘瀝路、莘凌路、莘松路、莘譚路、莘朱路等。

類似命名規則在顓橋鎮和紀王地區也很常見。如顓橋鎮的顓興路、顓建路、顓盛路等和紀王地區的紀川路、紀高路、紀豐路、紀宏路、紀梅路、紀順路、紀前路、紀淞路、紀秀路、紀信路、紀友路等。

1990年代新建社區

再添植物命名法

這一命名法,用於最明顯的是在龍柏地區,以植物名稱命名的新方法引入,如白樟路、蘭竹路、紅松路、青杉路、紫藤路

本世紀初

與「浦」、「江」相關

20世紀初,上海申博成功,浦江世博家園的建設配合迎接世博會而迅速推進,當地由此新添與「浦」、「江」有關的地名。

如南北向:浦錦路、浦連路、浦馳路、浦康路等。

東西向:江桐路、江櫸路、江洲路、江燕路、江航路、江漢路、江樺路等。

浦江鎮大居社區道路命名是在2013年初完成的,有23條道路有了自己的名字,其中一半以上為新命名,還有近一半沿用原有路名,只是起迄點發生了變化。

在為新道路命名時,充分考慮到了保護歷史文化,如因該大居開發建設涉及永勝、永建等村,為保護和延用老地名,南北向道路以「永」字組詞取名,表示永恆、永久,「永」字後再配具有積極意義的詞語,如永高路、永頌路、永傑路、永躍路等;東西向道路以「勝」字組詞取名,如勝樂路,勝曉路、勝秀路等。

還有一種以河流名稱取名,如東起永寨路西迄永高路的鹽鐵塘路,因靠近「鹽鐵塘」,故取名為「鹽鐵塘路」。

2010年左右

「申」、「虹」縱橫交錯

2010年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投入使用,周邊眾多道路把樞紐與閔行緊緊相連。

這些路名多數和「申」(上海簡稱)與「虹」(虹橋機場)相關,南北向以「申」開頭、省市名在後,南北走向的路名多為「申某路」,自西向東有申濱路(哈爾濱)、申鄭路(鄭州)、申長路(長春)、申昆路(昆明)、申貴路(貴陽)、申虹路、申蘭路(蘭州)等。

東西向以長三角城市簡稱開頭、「虹」在後,自北向南有遷虹路、寧虹路(南京)、淮虹路(淮安)、泰虹路(泰州)、興虹路(吳興)、揚虹路(揚州)、甬虹路(寧波)、錫虹路(無錫)、衢虹路(衢州)、通虹路(通州)、溫虹路(溫州)。

這一片的路不是叫申×路,就是叫×虹路

這種道路命名方式也叫「雜交型路名」。在這些縱橫交錯的道路中,南到北只有一條七莘路直通,北到南只有一條申昆路直通,其他均不相通。

新興城區與工業區

寄富強希望,尋地方文脈

以莘莊工業區路名為例,從地圖上看,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跟「春」「申」二字相關,想必源自閔行被稱為春申大地,如東西向的申北路、申南路,南北向的春西路、春中路、春東路、中春路等;二是路名跟金銀財寶相關,大概體現工業區創造財富的意圖,如金都路、銀都路等;三是以本土自然資源命名,比如六磊路源自當地的六磊塘。

另外還有一點,這個區域道路的命名多為富於積極意義的字眼,如申富路、申旺路,取「富裕」、「旺盛」之意。

立春剛過

標誌著春天的到來

再來盤點下閔行境內的含「春」字的道路

1

春申塘、春申路、春申城

春申塘是閔行區中部的幹流之一,相傳由春秋戰國時期春申君黃歇所浚,後又經過歷朝歷代大規模整治,因此具有濃厚的人文歷史底蘊。1995年和1996年在此基礎上,把「春申」之名移植到與之平行的道路名稱上、與之鄰近的大型居住社區名稱上,在讚嘆人類古文化的同時,彰顯愛我中華人文之情懷,壯我中華人文之精神。

春申塘

春申城四季苑

2

都春路、臨春路

1997年,在上海莘城大型居住社區內,一條北起富都路、南迄春申路附近的道路被取名為都春路;2005年,在臨近閔行區境內春申塘最西端不遠處,一條新路取名為臨春路。在有春申塘流經的莘莊、顓橋兩鎮,「臨春」「都春」似乎總是走在春天的最前線。

3

報春路

位於閔行區莘莊鎮。莘莊以梅花著名,鎮有莘莊公園,規模雖不大,素以綠梅聞名滬上。1997年在莘莊鎮開闢報春路,即以莘莊公園梅花「報春」的特點來取名,「唯有梅花報春早,獨傲嚴寒逞孤芳」。

莘莊公園一角

莘莊公園的綠梅

4

中春路

位於閔行區顓橋鎮、莘莊鎮和七寶鎮。中春路是閔行區境西部一條縱向主幹道。整潔寬敞的路面如同21世紀後新築的道路,然而追溯其歷史卻可以到1987年。中春路原本只是顓橋地區一條鄉村小路,因起自中心村,迄於春申塘而得名。而後,中春路歷年改擴建,並向北延伸穿過七寶地區,並與華翔路相接,直通虹橋綜合交通樞紐。

5

沁春路、青春路、青春支路

在莘莊鎮南部有一個青春村,其名取自1956年成立的青春高級農業社。在青春村境內有以村名直接命名的青春路、青春支路。在臨近青春村的地方,還有一條沁春路,沁春與青春音相諧,又含沁園春之意。

6

春東路、春中路、春西路、

春光路

在莘莊工業區內,由於臨近春申塘,這裡以「春」字開頭取名的道路也相對集中:春東路、春中路、春西路、春光路……早在1993年就已誕生。

春東路

7

春都路

位於閔行區顓橋鎮。在春申塘以南,東西向的主要道路依次有銀都路、金都路、貴都路。在2006年,又有春都路加入了這個「大家庭」。閔行區春之都會,精彩不斷。

整 理丨孫 禕

整 理丨孫 禕

部分內容源於今日閔行、圖溯上海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