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裡,他是最有商業頭腦的皇帝,發明了分期付款方式

鋼鐵咆哮 發佈 2022-02-15T18:00:40+00:00

但是商鞅提議賣官可和後來的漢靈帝不一樣,那是為了國富,當時秦國沒有錢,為了增加國力,允許賣官,老百姓只要五十擔米就可以換個官當,出價更高面議,結果好多人想過過官癮,紛紛出價,通過商鞅變法,秦國國力增加不少,同樣的例子後來也發生在漢武帝身上,漢武帝為了攻擊匈奴,可是沒有錢,於是效仿商鞅賣官,積攢了財富後大舉進攻匈奴,大獲全勝。

最早提出分期付款的是漢靈帝,大家知道,買官賣官自古以來就有,但是最早的買官賣官是誰開創的這個先河?可能大家不太清楚,說出來大家吃一驚,是商鞅變法的商鞅!


最早有文章記載的的賣官是秦國,秦國為了解決大旱糧食欠收發布一個『納粟以換爵位』。不過當時秦朝的爵位可以通過殺敵獲得,也可以通過種田納糧比較多的方式獲得。但是商鞅提議賣官可和後來的漢靈帝不一樣,那是為了國富,當時秦國沒有錢,為了增加國力,允許賣官,老百姓只要五十擔米就可以換個官當,出價更高面議,結果好多人想過過官癮,紛紛出價,通過商鞅變法,秦國國力增加不少,同樣的例子後來也發生在漢武帝身上,漢武帝為了攻擊匈奴,可是沒有錢,於是效仿商鞅賣官,積攢了財富後大舉進攻匈奴,大獲全勝。漢武帝設置了武功爵的爵位制度,從高到低分別為造士、閒輿衛、良士、元戎士、官首、秉鐸、千夫、樂卿、執戎、政戾庶長、軍衛等十一級。


每個爵位的晉升,可以花費17萬錢購買,僅僅一年時間,西漢朝廷就獲得了三十多萬金。這些金錢支撐著西漢的對外戰爭,補充著西漢的國庫,讓軍費得以源源不斷,不過當時雖然賣官,但是這個離正真做官還是很遠的,你還要通過有關部門的考察。考察你有能力可以勝任了才可以去相應的地方做官,而且你要等空缺,不過有空缺首先是是科舉考試的,後面才輪到你,誰叫你是花錢買的呢 ,不過你只要有錢可以通過花錢買通有關部門讓你加塞,真的是有錢可使鬼推磨呀 ,對於統治者來說賣官可以緩解財政困難,讓自己在困境中有喘息之機,也可以讓那些有識之士多一條渠道當官。


這些都是賣官為了國富的例子,可是到了東漢末期,那個令劉備痛惜的漢靈帝當權後,也效法先人開始賣官,但是有一點不一樣,漢武帝賣官得的錢歸國庫所有,屬於國家,而漢靈帝賣官的錢是供自己揮霍,也就是說他是個敗家子,搞不到錢了,就想出這個主意。

以前秦國和漢武帝賣官一般只是基層官位,國家重要的官職一般不賣,而到了漢靈帝時期,他不只賣基層官職,甚至連三公的職位都賣,哪三公?司徒,司空,丞相,這麼重要的職位都敢賣,價格一定不菲。以前買官的程序很繁瑣,而到了漢靈帝時期你只要有錢可以讓人代辦,只要你肯出錢。


有一次名士崔烈想買個司徒乾乾,漢靈帝出價一千萬,崔烈覺得價太高,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錢,漢靈帝說可以分期付款,但是要加利息,這樣一來把那些憑能力和業績升官的路都堵死了,不要緊,漢靈帝有辦法,他說,因為你品行好,能力強,所以你要升官的話可以打五折,如果德行都不怎麼樣的就全款。後來崔烈討價還價,五百萬成交,可是崔烈剛一走,漢靈帝就後悔了,說如果再堅持一下,就可以多賣幾百萬。

就這樣,漢靈帝開創了賣官為自己的先河,還第一次搞了分期付款,利息隨著年限不同而不同,幹得好的升官也要花錢,只不過優惠一點而已,這樣一來,優秀的人才再也沒機會擔任重要的官職,重要的官職都是賣給最有錢的人。除了固定價位之外,漢靈帝還很有經濟頭腦地來了一手拍賣,比如說某一個官職是個肥差,想要求官的人不少,那就來個估價投標。競投結束之後,出價最高者就可以走馬上任了,這樣一來,漢靈帝掙得就更多了。

諷刺的是,為了鼓勵全員買官,甚至出現了這樣的規定:富裕的人可以拿現錢買官,貧窮的人可以上任之後交雙倍的錢款,也就是說,想要做官都得花錢。

這樣其實是逼著這些買官的人當了官以後開始斂財,他們加倍壓榨老百姓,用以還款,東漢的大廈將傾就是從漢靈帝開始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