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教育熱點難點,青島錨定創新「破題點」

海報新聞 發佈 2022-02-15T02:44:46+00:00

教育是涉及面最廣、影響最大的「民生」,攸關國家發展和民族興衰,寄託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加強民生改善創新,教育當身先士卒。入學入園高峰到來,學位不足怎麼辦?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發展不平衡,怎麼縮小城鄉差距?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如何才能真正減輕?

教育是涉及面最廣、影響最大的「民生」,攸關國家發展和民族興衰,寄託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加強民生改善創新,教育當身先士卒。

入學入園高峰到來,學位不足怎麼辦?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發展不平衡,怎麼縮小城鄉差距?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如何才能真正減輕?…… 2月14日,青島市召開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聚焦教育領域一系列熱點難點問題,找准破題關鍵點,出實招、出新招為民辦實事。

破題點一:擴優提質,讓教育公平惠及全體市民

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要靠高質量發展來解決。而青島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是「擴優提質」。

早在2019年,《青島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攻堅方案(2019-2022年)》便已出爐,為促進全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拿出了路線圖。 截至2021年,這一攻堅行動已取得了喜人成效,例如全面完成配套園遺留問題專項整治,優質園占比提升至60%;全市基礎教育集團達到83個,覆蓋34%的中小學校;對215所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實施運行補助,惠及學生3.4萬名。

2022年是這一攻堅行動的收官之年。青島拿出決勝衝刺姿態,亮出目標,鼙鼓聲聲:

一是保供給。推進70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積極應對入學(園)高峰挑戰。

二是補短板。完成50所農村幼兒園改造,做好強鎮築基試點工作,加快補齊農村教育短板。

三是擴優質。繼續深化聯盟辦園和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改革,加強公辦園、優質園建設,推動新建學校高起點發展,啟動初中學校強校提質行動,力爭優質園占比提升到70%,2個區(市)率先達到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標準。

四是提質量。深入推進中小學特色發展、精緻管理、品質立校行動,做好省、市學科基地、特色高中遴選培育工作,深化「陽光校園」「文明校園」創建,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達標創優工作,創建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培育推廣精品課程、高效課堂、優秀教學法和優秀教學成果,整體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持續打造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品牌,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存教育和法治教育,提升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水平。

與此同時,青島今年還將推進多項擴優提質創新行動,主要包括:實施優質教育資源倍增計劃,啟動新建中小學高起點發展行動和初中學校強校提質行動;實施強科培優行動,規劃建設一批學科基地和特色高中;啟動省拔尖創新後備人才培育項目「奇點計劃」試點,推動「強基計劃」落實並向初中延伸。

破題點二:「雙減」落地,讓教育回歸本真生態

剛剛過去的2021年,「雙減」政策以雷霆萬鈞之力,給基礎教育帶來強烈震盪,教育生態發生劇烈變化。

「雙減」政策的邏輯起點絕不是單純減輕課業和校外培訓負擔,而是要把學生從機械作業、強化訓練、題海戰術、紙上功夫、「唯分數」、「唯升學」中解放出來,實現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因此,減負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推進「雙減」必須與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同向同行,否則就是盲目的,甚至越減問題越多。

深刻理解國家「雙減」政策背後的用心和邏輯,2022年,青島將繼續把「雙減」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從校內提質增效、校外規範管理兩方面出發,有效破解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重的難題,構建教育良好生態。

教育的主陣地是學校,教育的主戰場是課堂。青島將持續強化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系統提升課堂教學、作業設計和課後服務水平,具體舉措主要包括:

健全區市和學校聯片教研製度,加強教學研究,增強師資能力,改進教學方法,強化教學管理,打造高效課堂,培育推廣一批精品課程、優秀教學法、優秀教改項目和優秀課例;積極推廣「基礎性作業+彈性作業」、分層次作業、基於大數據的個性化作業,探索製作類、調查類、家務勞動類等作業模式;落實經費保障和教師彈性上下班制,全面做好「5+2」課後託管服務,組織開展教師在線e輔導。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青島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1年12月31日,青島全市原有線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1384家,已壓減1332家,其中轉型923家、註銷409家,壓減率達96.24%,高於全省平均壓減率,其餘52家已轉為非營利性機構。2022年,青島將繼續深入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從嚴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數量、課程、師資、培訓時段和資本融資,加強「預收費」監管,推動學科類機構轉型發展。

破題點三:服務大局,讓教育成為發展的引擎

教育不是孤島,而是引領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泉,必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2022年,青島將持續全面提高教育服務能力,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提供堅強支撐。

服務社會是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和核心功能,也是衡量和檢測職業教育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2022年,青島將推動相關項目建設和辦學改革,做強職教: 制定市教育局直屬職業學校布局調整方案,實施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爭創省高水平中職學校、特色專業和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縣;加快推進現代職教園建設;支持青島軌道交通職業學院、青島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等項目籌備建設。

高校是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今年,青島將強化做優高教,一方面

推動康復大學(籌)建成交付使用,支持在青高校「雙一流」建設,加快建設山東大學(青島)二期、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等項目;另一方面,創新性啟動在青高校校地融合發展「百千萬」行動計劃,即:計劃用3年的時間,重點支持在青高校100個產教融合育人基地建設,形成1000個以上服務青島發展成果,培養10000名以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教育對外開放,越來越成為城市開放的新布局及發展的新動能。今年,青島將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教育的交流融合,協助推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青島中德工業大學籌建,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教育交流周活動和上合組織國家城市教育研討會,成立青島教育國際交流合作聯盟,積極申辦2022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

無論是擴優提質、落實雙減還是服務大局,歸根到底要靠人。人才是教育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資源要素保障。2022年,青島將深入推進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三名工程」,制定實施「三名工程」人才培養引進行動計劃,完善教師專業發展層級設計,推動優秀教師梯隊發展;探索建立優質師資全市統籌、區域共享、縣域內交流輪崗機制,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肖芳 報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