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名清軍擊潰上萬叛軍,俘獲6500人,乾隆皇帝聞訊賦詩一首

勇哥讀史 發佈 2022-02-16T09:59:43+00:00

在這10次重要軍事行動中,兩次平定準噶爾部叛亂的「含金量」較高,取得了貨真價實的勝利。其中,1755年清軍對準噶爾部的最後一戰,不但取得了酣暢淋漓的勝利,還書寫了戰爭史上罕見以少勝多的戰例。

乾隆皇帝一生以「十全武功」自詡。在這10次重要軍事行動中,兩次平定準噶爾部叛亂的「含金量」較高,取得了貨真價實的勝利。

其中,1755年清軍對準噶爾部的最後一戰,不但取得了酣暢淋漓的勝利,還書寫了戰爭史上罕見以少勝多的戰例。

這一戰,叫格登山之戰。

格登山位於今天昭蘇縣西南部的特克斯河北岸。「格登」是一句西蒙古語,有「腦後骨高」的意思,形容這座山拱起如後腦骨。晚清時期,林則徐戍守邊疆時,曾經留下「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馬看」的詩句,表達了對邊疆山水和黎民百姓的眷戀之情。

1755年春天,5萬清軍兵分兩路向伊犁發起進攻。清軍所到之處,準噶爾各部落紛紛歸附、投降。但是,準噶爾部總台吉(首領)達瓦齊打算負隅頑抗,帶著1萬多人退守到格登山,企圖憑藉格登山的險峻地勢布陣,來進行抵抗。

清軍渡過了特克斯河,抵達格登山下。一場大戰即將打響……

就在這時候,本文的主人公登場了。

這人叫阿玉錫。阿玉錫原本是準噶爾部人,驍勇善戰。有一次犯了過錯,要接受斷臂之酷刑。他在受刑前逃脫出來,投奔了清軍,在烏里雅蘇台將軍帳下當兵。

乾隆皇帝繼位後,曾經偶然聽歸順的準噶爾宰桑薩拉爾說到阿玉錫有空手奪火銃的絕技,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親自召見,並考驗他的武藝。隨後,乾隆皇帝將阿玉錫留下來,擔任自己的御前侍衛。

後來,準噶爾部發生叛亂,乾隆皇帝提拔阿玉錫為四品翼長,隨大軍參加平定準噶爾部之役,並擔任先鋒。

考慮到叛軍有1萬多人,而且格登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如果強行攻打會帶來較大傷亡,清軍決定暫時不發起進攻,先對敵情進行詳細偵查,再安排部署攻打事宜。

5月14日,清軍派出一小隊人馬,對叛軍進行引誘,試圖以「引蛇出洞」的策略,引誘叛軍大舉進攻,然後集中主力部隊將叛軍圍殲。可是,達瓦齊似乎看穿了清軍的策略,沒有上當,按兵不動。這一天,就在風平浪靜中度過。

這種情形,讓清軍犯了嘀咕。難道叛軍使用了「金蟬脫殼」之計,一邊與清軍對陣,一邊悄悄地逃走了?

於是,當晚阿玉錫奉命率領一支小部隊,在夜色的掩護下上了格登山偵查,看叛軍是否已經逃跑。

這支小部隊人數有多少呢?加上阿玉錫,一共有25人。

阿玉錫率隊上了格登山,利用在服飾、語言等方面的有利條件,順利到達了山頂。他們發現達瓦齊大營還保留在山上,這說明叛軍並沒有撤走。到了此時,阿玉錫就完成了偵查任務,只需要原路撤回,把情況報告給上司即可。可是,阿玉錫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襲擊敵軍的機會。因為,叛軍壓根都沒有想到清軍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的內部,如果突然發起襲擊,一定會收到奇效。

如果這時候回去求援,肯定在時間上就不夠了。阿玉錫當機立斷,率領這支小部隊奮力殺入叛軍大營。

《平定準噶爾方略》記載:「阿玉錫等奮勇突入賊營衝擊,出其不意,放槍吶喊,賊眾驚潰紛奔,自相蹂躪。」《欽定皇輿西域圖志》記載:「阿玉錫突其營,槍矢並發,聲震山谷,出賊不意,乃大潰亂,自相蹂躪,無一人敢攖吾鋒者。」阿玉錫等人在敵營路橫衝直撞。一時之間,廝殺聲四起,槍聲大作。面對這場突然襲擊,叛軍不知道到底來了多少清軍,毫無鬥志,頓時兵潰如山倒,倉皇逃竄。

此戰,阿玉錫等人打敗了1萬多叛軍,俘虜6500餘人,自身卻無一人傷亡,創造了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

達瓦齊率領2000多人落荒而逃,從天山托木爾峰下的木扎特達坂向南流竄,被烏什城主霍集斯伯克擒獲,獻給清軍。至此,準噶爾部的叛亂宣告平定。

乾隆皇帝聽說格登山之戰後,極為欣喜,親自接見阿玉錫等功臣,將阿玉錫封為散秩大臣,加賞男爵,准其世襲,並賜銀三百兩。乾隆皇帝還下令將阿玉錫列入平準五十功臣之中,畫像懸掛於紫光閣,並揮筆寫了一首長詩:「……阿玉錫喜日固當,廿五人氣摩青曼。銜枚夜襲覘賊向,如萬祖父臨兒孫。大聲策馬入敵壘, 厥角披靡相躪奔。降者六千五百騎,阿玉錫手大纛搴……」

如今,義大利著名畫家郎世寧為阿玉錫作畫《格登鄂拉斫營》還珍藏在故宮博物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