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西北史話(八):故土新歸(上)

師說123 發佈 2022-02-19T21:01:37+00:00

外西北是近代以後才出現的新名詞,位於新疆以西,大致包括今天中亞的齋桑泊周圍地區、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七河流域,伊塞克湖周圍地區和絕大部分的帕米爾高原,總面積大約為54萬多平方公里。

外西北是近代以後才出現的新名詞,位於新疆以西,大致包括今天中亞的齋桑泊周圍地區、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七河流域,伊塞克湖周圍地區和絕大部分的帕米爾高原,總面積大約為54萬多平方公里。

1864年後,隨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外西北被割讓給了沙皇俄國。在此之前,外西北和我國今天的新疆地區統稱為西域,從漢朝開始,這裡就是中華大一統帝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裡擁有中亞最濕潤的氣候,最豐美的草原,最多元的文化以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位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外西北在漢代隸屬於西域都護府,唐朝屬於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安史之亂後,這裡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管轄,喀喇汗王朝、西遼、察合台汗國相繼統治這一地區。

察合台汗國由於政局動盪,多次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428年前後,東察合台歪思汗在伊塞克湖畔同帖木兒王朝作戰時中箭身亡。歪思汗死後,統一的東察合台汗國又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此後,汗國政局一直不穩,國力衰敗。1514年,察合台後裔賽依德在原察合台汗國的舊地上創立了葉爾羌汗國

正當東察合台汗國夕陽西下之時,在其西北和北方,哈薩克瓦剌(衛拉特蒙古)正在走向強盛。而在不遠的將來,位於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和烏拉爾山以西的俄羅斯人也將走向強大,並逐漸成長為巨人,它們最終將聯手重塑整個亞歐大陸的地緣版圖。

而與中原王朝遺失千年的外西北地區,也將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面前,重新投入祖國母親的懷抱。

01壹

在蒙元時期,在蒙古高原及其以北地區的蒙古族按照居住地可以分為兩部分:南方的「草原百姓」和北方的「林中百姓」。其中「林中百姓」又包括不里牙惕斡亦剌惕等部。不里牙惕後來演化為布里亞特蒙古,而斡亦剌惕後來南遷到草原地帶,逐漸演化為瓦剌

到了明朝,草原上的蒙古又分為東部蒙古(以韃靼為主)和西部蒙古(以瓦剌為主)。韃靼屬於蒙古本部,也就是黃金家族後裔,地位顯赫

1388年4月,明將藍玉在捕魚兒海附近大敗元軍,北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10月,阿里不哥系的孛兒只斤·也速迭兒弒君稱大汗,尊號「卓里克圖汗」,蒙古的政治重心轉向瓦剌。這時的蒙古雖然表面上維持著統一,但實際上瓦剌已經與蒙古本部(韃靼)分裂,蒙古本部與瓦剌為爭奪蒙古高原統治權的鬥爭也開始了。

1391年,卓里克圖汗去世,其子恩克繼位才4年就去世,沒有留下子女,汗位再次轉入韃靼忽必烈系。

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北征,韃靼遭受打擊,逐漸衰落,瓦剌趁機強大了起來。

瓦剌又叫衛拉特,在蒙元時期,由於與黃金家族世代通婚,地位日漸尊貴。他們原來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區,人數眾多,有若干分支。後來元朝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機擴大勢力,領地慢慢擴展到額爾齊斯河上游和科布多東南等地。

韃靼雖然根正苗紅,但蒙古的領導權還是逐漸轉移到新崛起的瓦剌手裡。141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今外蒙古圖拉河),迫使瓦剌謝罪。脫歡主政瓦剌時,主動與明朝交好,因而能夠從明朝得到大量的弓刀火銃鋼羽等物資,瓦剌逐漸走向巔峰。

脫歡的兒子也先是一位野心勃勃、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一生南征北戰,鮮有敗績。他曾經與東察合台汗國進行過多次較量,當時東察合台汗國的大汗是歷史上英武過人的歪思汗,也先和他打了61仗,打贏了59場,平了1次,僅僅輸過1次。

在明拉克一戰中,歪思汗竟然被也先俘虜,也先表現出了「紳士風度」將歪思汗釋放。歪思汗後來在吐魯番又一次被俘,被迫將自己的妹妹哈尼木公主嫁給也先為妃。

這時的瓦剌占據了中亞的楚河流域和塔拉斯河,幾乎將整個外西北都納入瓦剌的版圖

02貳

1433年,瓦剌首領脫歡迎立韃靼部的脫脫不花為大汗。1434年(明宣德九年),脫歡攻殺韃靼的阿魯台太師,後來又俘殺阿台汗,蒙古高原重新統一於瓦剌人手中。

1439年(明正統四年),脫歡逝世,他的兒子也先繼承了他的地位。他在位期間,瓦剌的疆域東到建州女真、兀良哈,西到赤斤蒙古、哈密,北括西伯利亞南部,南臨長城,瓦剌的勢力由此達到最盛。

歷史已經多次證明,整合後的蒙古高原是多麼的可怕!也先此時正準備對大明下手,1449年(大明正統十四年)2月,也先藉口明朝削減馬價,兵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進攻。結果情報失靈的大明軍隊在土木堡被瓦剌擊敗,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連明英宗也被俘虜了。要不是于謙力主抗戰,說不定蒙古人又將上演入主中原的一幕。

「土木堡之變」使大明元氣大傷,從此由盛轉衰。也先擊敗了龐大的明帝國,威信大增,不滿意只做個太師。也先發兵擊敗了大汗脫脫不花,並於1453年(明景泰四年)自稱「天聖大可汗」,建號「添元」,這就是歷史上曇花一現的瓦剌帝國。

1455年(明景泰五年),也先被部下阿剌知院暗殺。從此,瓦剌逐漸衰微,走向分裂。

瓦剌衰落了,韃靼重新強大了起來,瓦剌於是向西遷移,逐漸形成了後世人們所說的衛拉特蒙古。其內部事態歷史上鮮有記載,但人們知道它向西侵犯了中亞外西北七河流域,並沿錫爾河洗劫了塔什乾等城。

03叄

當瓦剌盛極而衰之時,在它的西方有一個強大的民族正在興起,它就是哈薩克。在此後數百年的中亞政治舞台上,哈薩克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15世紀,朮赤系的金帳汗國(白帳汗國)發生內訌,中亞地區分裂出諾蓋汗國和烏茲別克(月即別)汗國等幾個汗國。

1456年,白帳汗國最後一個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乘烏茲別克阿不勒海爾汗敗於瓦剌之機,與賈尼別克汗(阿布賽義德)一起,率領部分遊牧部落向東遷徙,進入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外西北境內,當時這裡屬於東察合台汗國。東察合台汗國的也先不花二世與羽奴思把這裡劃出來,供他們居住,以共同對抗烏茲別克阿不勒海爾汗。

於是,經過長期與當地民族的融合,在外西北的楚河、塔拉斯河廣闊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哈薩克民族。1470年,哈薩克汗國正式立國。

隨著軍事上的不斷勝利,哈薩克汗國領土不斷從外西北地區擴展至巴爾喀什湖西北廣大草原,向西直至中亞塔什干、安集延、撒馬爾罕等地。並不斷與南遷的烏茲別克人和察合台汗國中從遊牧轉向定居的蒙古人融合,人口增至20餘萬。

1511年,哈薩克汗國在賈尼別克汗之子哈斯木統治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發展。哈斯木汗聯合東察哈台汗國統治者,與烏茲別克昔班尼汗進行了長期戰爭。對內統一哈薩克諸部,其領地南部包括錫爾河流域,東南包括外西北七河流域,東北達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西部至烏拉爾河流域。首府從錫晏那克城遷至土耳克斯坦城(今天的突厥斯坦城)。

哈斯木時期也是哈薩克汗國的鼎盛時期,人口有一百多萬,兵力三十萬,儼然成了中亞的霸主。

04肆

在哈薩克民族的形成過程中,各地的封建領主和地方實力派逐漸形成了具有一定獨立性的軍事政治集團,這種集團就叫做「玉茲」。

哈薩克汗國一共分為大、中、小三個玉茲。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大,並不是指人數多,而是正統的意思,大玉茲的意思就是指最正統的哈薩克。

大玉茲占據外西北的七河流域,水草最為豐美的楚河流域和伊犁河流域就在他們手裡。大玉茲融合了當地的烏孫、康居等民族,由於是哈薩克族的發祥地,它的政治勢力也最強。

中玉茲在大玉茲的北部,融合了欽察、克烈、乃蠻等部族,它的人口最多,地盤也最大,現在我國新疆北部的哈薩克族大部分都是來自中玉茲。

小玉茲的領地最靠西邊,大致在今天的烏拉爾河流域至伏爾加河下游地區之間。它的民族成分很繁雜,融合了塞人、阿蘭、鐵勒、克烈等部族。在三玉茲中,它的地域最小、勢力也最弱。

哈薩克汗國三個玉茲中,毫無疑問位於外西北的大玉茲最為富裕,但其餘兩個玉茲組成了聯盟,與大玉茲對立。

1523年,哈斯木汗病故,哈薩克汗國內部發生爭奪汗位的鬥爭,國家走向衰落。隨後汗國長期處於分裂狀態,諸部落自立可汗,各據一方,哈薩克草原經歷了近20年的戰爭,有40萬哈薩克人遠走他鄉。

禍不單行的還有來自東察合台汗國的攻擊,一直到1538年,哈斯木汗之子哈克那札爾為可汗後,平定內亂,恢復與鄰國之友好關係,加強哈薩克和吉爾吉斯同盟,在長達42年的時間裡使哈薩克汗國中興。

1598-1628年,額什木即汗位後,與中亞各國建立貿易關係,並使哈薩克汗國重歸統一,汗國局勢平穩。1628年,額斯木汗死後,他的兒子江格爾汗繼位。也正在這時,東方的衛拉特蒙古又強大了,持續百年的衛拉特—哈薩克戰爭拉開了序幕。

05伍

在明末清初,衛拉特蒙古主要分為五大部。土爾扈特部遊牧於塔爾巴哈台附近;杜爾伯特部牧於額爾齊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碩特部遊牧於額敏河兩岸至烏魯木齊地區;準噶爾部剛開始遊牧於額爾齊斯河中上游一帶,後來以伊犁河流域為中心;輝特部牧於裕勒都斯河流域。

衛拉特五部各有首領,平時互不統屬。只是出於抵抗外敵的需要,首領們會定期舉行盟會。因為和碩特部首領是成吉思汗之弟的後人,地位最高,所以擔任盟主的通常是和碩特部的首領。

但實力最強的還要數準噶爾部,以前瓦剌叱吒風雲的脫歡和也先父子就出自準噶爾部。17世紀初,哈剌忽喇擔任準噶爾首領,以伊犁為根據地,準噶爾部力量開始壯大。哈剌忽喇和他的兒子巴圖爾渾台吉父子倆向西壓迫土爾扈特部,逼其與杜爾伯特部、輝特部以及和碩特部的一部,於1628年開始西遷,2年後遷到伏爾加河下游地區。

和碩特部作為盟主也受到了準噶爾部的擠壓,不得不從天山以北轉移至天山南麓發展。後來,一度又返回天山北麓,這時沙皇俄國已經把勢力擴張到了西伯利亞南部,雙方不斷衝突。在此期間,有一支4萬人的部眾東進到青藏高原。

1634年,巴圖爾渾台吉擔任準噶爾部首領,在他主政期間,由於採取了十分有效的內外政策,準噶爾部實力大增,為以後稱霸內亞草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06結語

在16-17世紀,亞歐大陸的兩端幾乎同時發生著重大的變革。在東歐平原,統一後的俄羅斯帝國瘋狂地蠶食金帳汗國的遺產,並於1581年越過了烏拉爾山,向西伯利亞擴張。1598年,俄國滅亡西伯利亞汗國。隨著托博爾斯克和托木斯克等堡壘的建立,俄國在17世紀初基本上控制了鄂畢河中下游。然後在17世紀二十年代徹底併吞葉尼塞河流域,並加速向勒拿河推進。

西伯利亞落入俄國之手,也預示著遊牧民族在歷史上第一次失去了戰略大後方。以往的遊牧民族被南方的強勢政權擊潰後,可以潛伏到西伯利亞南部的森林深處休養生息,這時卻不能了,俄國反而依託堡壘線,一步一步地向南方推進,逐步擠壓蒙古人的生存空間。

而在我國東北地區,建州女真也強大了起來,逐漸脫離了明朝的控制。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5年,黃金家族正統的蒙古林丹汗死於青海,後金統一漠南蒙古。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大清和俄國一樣,也屬於擴張性政權,從東南向西北方向擠壓漠北喀爾喀部和漠西衛拉特部。

這時候的準噶爾部雖然很強大,但面臨的國際環境十分錯綜複雜和兇險。

除了強勢的俄國和大清,它的南方是衰落的東察合台系的葉爾羌汗國,未來它將會淪為別人的魚肉;大明朝已經日薄西山,大清正對著它磨刀霍霍;漠北的喀爾喀部和西面的哈薩克汗國與自己存在競爭關係;如果越過中亞向南,富饒的印度次大陸早已經被歐洲列強盯上了;如果越過中亞向西,黑海地區的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和俄國就像牆一樣擋在那裡。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裡,強大就是真理,這對退無可退的準噶爾部來說更是如此。幸虧準噶爾部從巴圖爾琿台吉開始,一直到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和噶爾丹策零,雄主迭出,他們的騎兵從伊犁河谷出發,終於將準噶爾汗國推向了歷史的最高峰……(未完待續)

外西北史話(七):失去的一千年(下)

外西北史話(七):失去的一千年!(上)

外西北的那些事,從盛唐談起

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來源於師說123,敬請大家點讚、收藏、分享和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