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重裝上陣,構造超輕高強新材料 | 近期科技趣評

知社學術圈 發佈 2022-02-18T18:10:55+00:00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吳福元院士研究團隊經過十多年的考察研究,於2015年創立淡色花崗岩高分異成因理論,系統性提出喜馬拉雅淡色花崗岩是高度結晶分異的花崗岩,是異地深成侵入體,這意味著該區域淡色花崗岩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屬成礦潛力。

滄海遺珠,信手拈來


01

我國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地區發現超大型鋰礦


白色為主、略帶淡綠的鋰輝石樣品。

圖源:中國科學報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團隊在喜馬拉雅瓊嘉崗地區發現了超大型鋰礦,該鋰礦被認為「有望成為繼南疆白龍山、川西甲基卡之後的我國第三大鋰礦」。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吳福元院士研究團隊經過十多年的考察研究,於2015年創立淡色花崗岩高分異成因理論,系統性提出喜馬拉雅淡色花崗岩是高度結晶分異的花崗岩,是異地深成侵入體,這意味著該區域淡色花崗岩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屬成礦潛力。基於吳福元院士的新理論,該團隊開始在喜馬拉雅淡色花崗岩帶尋找稀有金屬礦。最終,他們發現了有40餘條囊狀體、厚板狀的鋰輝石偉晶岩脈,組成了4條岩脈群和4條礦帶。4條礦帶長度都超過1000米,其中2條礦帶寬度大約為100米,集中分布在5390米至5581米的高海拔地區。根據相對保守的估算,礦體中氧化鋰資源達101.25萬噸,屬於超大型鋰礦。


開採海拔超過五千米的礦藏,挑戰很大。

小編

參考文獻: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2/473998.shtm



02

兩個黑洞即將合併,天文學家正在倒計時


藝術家對於兩個黑洞即將碰撞的想像

插圖來自OZGRAV的MARK MYERS


加拿大滑鐵盧市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Huan Yang和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 Ning Jiang通過分析加州茲威基瞬變設施(ZTF)的觀測數據,注意到了一個距離地球12億光年的星系的光度變化的問題,並將這項信號解釋為來自於一對黑洞。這兩個黑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在三年內從相距1光年變成了相距1光月(約8000億公里)。正常情況下,這個距離仍然很大,但是觀測結果顯示,兩個黑洞正在迅速接近,直到最終完成合併。這個宇宙大事件可能在100天內發生,也可能會推遲到3年後。


目前我們所見到的黑洞合併幾乎都是觀測到引力波後,通過逆向推理得出結論,合併的天體可能是雙黑洞、中子星與黑洞、甚至是中子星雙星。如果這場合併預測準確的話,這將是天文學家第一次有機會目睹這樣的事件,為解答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產生的提供重要的研究線索。


看熱鬧不嫌事大,反正很遠……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www.tam.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EF86D8AF23B9A85B&sms=F32C4FF0AC5C2801&s=F04A6809B14D0AB6



03

在太空生活的最長紀錄即將被打破


Mark Vande Hei 在空間站研究棉花遺傳學。

圖源:NASA


NASA太空人 Mark Vande Hei 自2021年4月9日進入空間站以來,已經連續在太空工作和生活了300天。之前有兩位太空人創造了最長紀錄:Christina Koch 的328天和 Scott Kelly 的340天。按照預定計劃, Vande Hei 將於2022年3月30日與空間站指揮官 Anton Shkaplerov 一起乘坐 Soyuz MS-19飛船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屆時他將創造在地球軌道上連續生活355天的新紀錄。



就差十天了,不能湊個整年嗎?(手動狗頭)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scitechdaily.com/astronaut-mark-vande-hei-hits-300-days-in-space-on-way-to-break-nasa-record/



04

三聚氰胺重裝上陣,構造超輕高強新材料


這種新材料是一種二維聚合物,可以自組裝成薄片,可用作汽車零件或手機的輕質耐用塗層,或用作橋樑或其他結構的建築材料。

圖源:Christine Daniloff, MIT


曾經對中國乳製品行業造成巨大衝擊的化合物「三聚氰胺」,最近在麻省理工的科學家手裡,變成了一種全新的高強度二維聚合材料。研究塑料等聚合物材料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假設,如果可以誘導聚合物長成二維片材,它們應該會形成極其堅固、輕質的材料。然而,在該領域數十年的工作得出的結論是,不可能造出這樣的東西。原因是只要有一個單體向上或向下旋轉,超出了生長片的平面,材料將開始在三個維度上膨脹,片狀結構將被破壞。


在這項新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 Yuwen Zeng 和他的同事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聚合工藝,使用三聚氰胺生成了一種稱為聚芳醯胺的二維片材。三聚氰胺單體可以二維生長,形成圓盤,這些圓盤相互堆疊,通過層間的氫鍵結合在一起,使材料的整體結構非常穩定和堅固。研究人員發現,新材料的彈性模量比防彈玻璃高四到六倍,同時儘管材料的密度只有鋼的六分之一,但它的屈服強度是鋼的兩倍。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scitechdaily.com/mit-engineers-create-the-impossible-new-material-that-is-stronger-than-steel-and-as-light-as-plastic/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