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丨什剎海上滑冰,今夜都是老北京

字媒體 發佈 2022-02-21T02:12:32+00:00

可能是在北京什剎海的冰面上。據說留存影像罕見的原因。如果掏機速度跟不上或手機像素不高。老北京用矯健的身姿訴說蒼茫大地的優雅。

來源:公眾號不相及研究所(ID:buuuxiangji)

一些朋友第一次近距離觀摩冬奧會

可能是在北京什剎海的冰面上

據說留存影像罕見的原因

是選手們的速度實在太快

如果掏機速度跟不上或手機像素不高

只能捕捉到他們事後的殘影

老北京用矯健的身姿訴說蒼茫大地的優雅

他們像離弦的紅鷺,更像低飛的獵鷹

在這片沒有經過任何人工雕琢的獵場之上

一位嫻熟的老北京

可以知曉場地的每個起點和彎道

亦如他們可以隨時掌控人生的每次起伏

冰面沒有任何方圓,心中卻是整個賽道

我一女同學的父親,是胡同子弟

倒滑的速度比正滑還要快

每次回家都神采奕奕

感覺時光在不斷倒流

「上冰的那一刻,腦子是放空的

不用擔心拆遷款該如何分配

一切的世俗都會在冰圈中歸零。」

有人形容那種快樂和快在於慣性

人在蓄力衝刺的階段,猶如臨近起飛的戰機

如果多人組團從你身旁滑過

帶勁的罡風甚至能讓人耳鳴

什剎海不限速

但很少有人會突破60公里的時速

這是老司機應有的自覺

在其他地方,可以看到北京的磅礴

而在什剎海的冰面之上

才能欣賞到令人嘆為觀止的空間躍遷

什剎海,連接中南海

像海,卻不是海

算內湖,元大都時期叫海子

後來周圍興建有多座廟宇,才得此名

它毗鄰中軸線

這裡是中國近現代的起源地之一

也是北京文藝影視的靈感源泉

高速的老北京追逐的是海子內的終點

低速的老北京思索的是海子外的世界

我另一女同學的父親

每晚像宣示主權的貓王一樣

去什剎海上巡視一圈

他是一位血統純正的老北京

前半生像沒盤熟的四座樓獅子頭核桃一樣麻癩

後半生卻像祖傳夜明珠一般圓潤

他保持心態的秘訣就是滑冰

年輕時沒少茬架,打不過就跑

打得過就追,實在打不贏就加入

「就像溜冰,不一定每次都得分個輸贏

老了就總是勸架,畢竟身份證號是『110』開頭。」

他會微笑著包容別人對首都的評頭論足

但絕對不會容忍

在什剎海邊撒野尿的壞種

「逮住過七八十次,發現就用雪球砸der

後來老了砸不准了,就只能舉報

你不能砸第二次

不然會被誤會是神智不清。」

/圖文無關 圖為工作人員勸阻滑野冰者 圖片來自什剎海街道/

什剎海是老北京心中的聖湖

亦如亞特蘭蒂斯之於柏拉圖

或塞納河之於巴黎

坊間傳聞,先有的什剎海

再有的中軸線,此後才有的鴻圖霸業

而每年婉約的冬季,是城市的溯源

是文明的復興,也是速度的覺醒

當西伯利亞的寒流拂過山海關的面頰

每條峽谷都迴響著老北京的戰鬥號角

老北京比季風更能接受大自然的暗示

他們比在北溫帶翱翔的候鳥更為準時

溜冰,是老北京的隱藏絕技

一旦氣溫到了零下

這項技能會被自動激活

在周圍的館子裡,常能見到掛靴的老人

深邃的法令紋和耀眼的刀鋒形成鮮明對比

大量的冰刀甚至催生了磨刀的產業

曾有位叫王建芝的磨刀老人

技藝高超,曾獲啟功題字的匾額一塊

為客戶們眾籌所贈

/圖片來自 中新網/

如果以一種器物來作為北京的圖騰

那麼用毽子和鴿哨可能會有人反對

但擱一對冰刀

則能獲得大多數老北京的支持

這象徵著堅毅和敏銳,是對事不對人的態度

如果是打冰球用的球刀

前低後高,前寬後窄

還能象徵待人接物的腔調

/圖片來自攝影師 劉傑/

什剎海的冰面是分層的

運動是分區的,溫度是分人的

這又是寒冬臘月的皇城規矩

玩速滑的只追求單一技能的加點

花樣滑冰則在另一片區域凸顯冰雪魔力

近些年什剎海體校恢復了冰球訓練

一時間,多種生態疊加出了北京人的冬天

花滑選手一直是什剎海中的嬌子

有人來什剎海旅遊

就為了看這種冰上芭蕾

這種消弭了速度與激情的技術

取而代之的是悠閒和雅致

有市民常能在什剎海冰場中

發現花滑冠軍的蹤跡

但什剎海畢竟是什剎海

在這裡,無論是冰球

速滑還是花滑或狗拉雪橇

內卷是永恆的母題

換個角度講

這裡又是北京的太平洋

它寬廣到足以容納本土和外埠

晶瑩平整的冰面

也能彌合一切民間的溝壑

/圖片來自 北京日報客戶端/

曾有位叫胡長立的大爺

從7歲開始在什剎海上滑冰

為給北京2022年冬奧會獻祝福

練習三、四年終於可以

在冰面上畫出了五環

「我要是不高興了,一滑冰,煩惱就沒了

我要是高興了,一滑冰,快樂就翻倍。」

什剎海33.6萬平方米的水域

建立有20多支民間的速滑隊

有1000多名冰球業餘運動員在此訓練

此外,還有200多部冰車

和50多輛狗拉雪橇和無數的花滑狠人

改革開放前,這裡是民間的議事堂

如今,它早已變成群眾的歡場

曾有位女同學給我透露出一個信息

她說開發一條旅遊路線的順序

往往暗含商業的玄機

一些小旅行社會把冬天的什剎海

作為首都行的最後一站

機敏的商家十分推崇這個景點

什剎海除冬天入冰場收費外,幾乎都免費

如果在當天滑了冰

低摩擦力下的大開大合

讓雙腿在第二天很大概率並不上

猶如青春期萌動的那個燥夜

這個狀態甭說不交尾款下車跑路

就連下床都費勁

她看我不信,後來邀請我去什剎海溜冰

我知道她,她並不會溜冰

我擔心出現意外會訛上我,就婉拒了

/上了冰大概就像這樣/

後來,我收到了她給我寄來的明信片:

「巴黎的風吹不到北京

北京胡同里的溫柔也到不了塞納河。

你不在人群,我不在北京。」

郵戳是埃弗爾鐵塔

郵編是廣渠門內大街

再後來,我終於明白了她的深意

如果北京是在線的《周公解夢》

那麼什剎海就是站內的搜尋引擎

它是夢開始的地方,也是結束的地方

只是,在夢醒時分,少年已老成

只有什剎海冰面上的老北京

依舊像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

他們比誰都更懂什剎海

他們比誰都更懂北京

你滑冰時都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兒?

來留言區聊聊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