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在哪裡,為何總會成為叛軍的根據地?看看這4點原因就知道

雨霽視角 發佈 2022-02-18T14:00:41+00:00

古代一直以來叛軍占據幽州造反的事例數不勝數,那麼每次是碰巧在相同的地方還是蓄謀已久的?古時的幽州包括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和遼寧一帶,是古代九大洲之一,到了漢朝漢武帝為了製造中央集權的統治力,將天下分為十三洲時,幽州又成了十三洲之一。

公元26年,劉秀部將彭寵帶領軍隊占據幽州城,不久後便以幽州為根據地勾結匈奴軍隊起義造反;

公元627年,唐朝名將羅藝在幽州起兵造反;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之一幽州節度使安祿山反叛;

古代一直以來叛軍占據幽州造反的事例數不勝數,那麼每次是碰巧在相同的地方還是蓄謀已久的?

幽州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叛軍總會以幽州作為根據地呢?

地理位置優勢

古時的幽州包括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和遼寧一帶,是古代九大洲之一,到了漢朝漢武帝為了製造中央集權的統治力,將天下分為十三洲時,幽州又成了十三洲之一。

幽州一直都是河北平原北端陸地交通的樞紐。隋唐時期,公元608年,百姓受命打開永濟渠,引沁水向南通向黃河,向北直達涿郡,公元611年,隋煬帝動用江淮以南的百姓運往黎陽、洛口儲存糧食至涿郡。

又因為永濟渠的開通,使得運河終點成為北部交通樞紐。而且幽州是北方的軍事重鎮,歷史上它是兵家必爭之地。

宋朝時在沒有失去燕雲十六洲之前還可以對當時的侵略者造成反制,但當失去這一有力屏障後,軍事力量瞬間瓦解,負隅頑抗幾年後,就落得個「靖康恥」的結局。

幽州又是當時的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幽州以北是燕山山脈,是一道天然的自然屏障,幽州以西是以關溝和太行山相隔,是一道敵人無法逾越的鴻溝,幽州以東,面朝大海,並沒有軍事危險。

可以說,幽州的地理位置的優勢使得幽州城在軍事方面變得銅牆鐵壁,密不透風,又在交通方面使得幽州變成交通樞紐。

城內物資豐富

說道幽州城的物資可謂是物華天寶。幽州是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城內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區,土地肥沃糧食充足,這也使得幽州經濟實力雄厚,百姓富庶。

城內物產豐富,礦產充足,很適合閉關自守的割據之地,而這些條件正是叛軍所需要的。

但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幽州內部多為平原,使得當地的畜牧業十分發達,而在古代打仗戰馬的多少也是能不能取勝的關鍵因素,因為古代騎兵總是軍隊中最為重要的兵種。

但在當時中原以及江南因為地理劣勢戰馬極其缺少,而幽州畜牧業發達,盛產戰馬,假如叛軍占領幽州就可以使軍隊大規模的裝備戰馬,就可以產生足以抵抗中原以及江南地區軍事力量的勢力,大平原的優勢無異於使得叛軍對幽州覬覦已久。

幽州有著叛軍所需要的種種因素,這裡不僅有很好的物流基礎,更能隨時轉換成戰爭通道。所以幽州作為叛軍的根據地的不二之選。

民風彪悍

古時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假如只占據了天時地利而忽略了最為重要的人和,那再強大的軍隊也無法取勝。

而幽州自古以來民風彪悍,孕育過很多誓死不屈之人,比如三國時期忠心赤膽地名將張飛,和同期三國時期忠心耿耿的名將程普。

在三國時,武將謀臣大多數人都會因為自己的主公死去而選擇投降,只有幽州,冀州的名將謀士不願苟且偷生,英勇就義,曹操都感慨道:「河北義士何其如此之多,可惜袁氏不能善用,若能用,則我安敢正眼覬覦此地哉!」

歷史上歷代幽州與契丹、蒙古、匈奴的領土接壤,自然戰鬥的機會就很多,而且當時的幽州習武之風盛行,使得幽州人全民皆兵,家家戶戶中有都有可以參戰的男子,所以造就了幽州民風彪悍,戰鬥力驚人。

而且當時因為幽州離遊牧民族很近,而遊牧民族生來高大威猛,他們免不了和遊牧民族通婚,生下的孩子繼承了他們的好戰的血脈,自然也有他們的一份勇猛。

軍人又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們對主帥馬首是瞻,所以當主帥反叛時,那肯定是一呼百應,而這正是叛軍想要看到的。

更容易拉幫結派造反

古時就有天高皇帝遠的說法,雖然皇帝在古代是九五之尊,但是離皇帝的距離足夠遠的話,那皇帝的威嚴自然就震懾不到,而幽州正是這樣的現狀。

幽州地理位置雖然十分重要,但是它和朝廷的距離可謂是十萬八千里遠。假如有正義之士想揭發叛軍,可是距離的遙遠也使得他們斷了這個念想。

所以古代的皇帝對幽州都會採取懷柔政策,給予大量的軍餉安撫他們,還會派出自己的心腹大臣前往領導幽州,以絕他們的反叛之心。

但是心腹大臣不一定對朝廷忠心耿耿,所以假如心腹大臣造反,後果將不堪設想,而唐朝時期的安祿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且在安史之亂中,很多將士都是突厥人和其他遊牧民族,這是因為幽州自古以來就接壤匈奴、鮮卑等等遊牧民族。

而他們一直都是中原的宿敵,所以當叛軍在幽州反叛時,完全可以和遊牧民族拉幫結派的造反,這樣叛軍的實力將得到大幅提升。

即便兵敗,叛軍也可以逃到盟軍遊牧民族來躲避朝廷的追殺。而且幽州本就是邊關,每年從中原流放到這裡的亡命之徒自然就很多,而這些犯人早就對朝廷心生怨念,當叛軍到的時候他們自然也不會反抗。

幽州在古代一直都是叛軍的根據地,就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占優勢、城內物資豐富、民風彪悍、更容易拉幫結派造反這些原因導致的。

在戰爭方面,幽州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勢,從物資方面來看,幽州又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戰備資源,完全符合了古代打仗需要的「天時地利人和」即便皇帝知道幽州的危險係數不低,但無奈距離太遠不可能像治理京城一樣治理它。

因此,叛軍總會以幽州作為根據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