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勝十負唬曹操,胸中無計退袁紹,郭嘉的鬼才之名,有多少水分?

李時針不懂歷史 發佈 2022-02-19T01:54:16+00:00

人若是真的牛,可以說是人才,也可以說是天才。但如果僅僅是被冠以「鬼才」之名,在我看來,這充其量是個中性詞。所謂的「鬼才」有的只是「鬼點子」,亦或者是可以起到錦上添花,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其本質上,卻難掩志大才疏,根基不牢的短板。

人若是真的牛,可以說是人才,也可以說是天才。但如果僅僅是被冠以「鬼才」之名,在我看來,這充其量是個中性詞。

所謂的「鬼才」有的只是「鬼點子」,亦或者是可以起到錦上添花,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其本質上,卻難掩志大才疏,根基不牢的短板。

三國時期的郭嘉,便是世人口中的「鬼才」,輔佐曹操10來年,未有敗跡。以至於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愈發想念郭嘉,可為時已晚,郭嘉縱然腦瓜子再靈活,但身板子不給力,一樣白扯。

雖然郭嘉活得時間不長,但還是依靠著在曹操麾下效力的出色戰績,收穫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讚譽。

那郭嘉真正實力究竟如何,真能讓諸葛亮都相形見絀?

郭嘉成名之路

在古代,謀士們也是要找工作的,有才華不變現,那和沒本事沒啥區別。郭嘉雖然過了一段時間的隱居生活,但還是選擇投到了看起來禮賢下士的袁紹麾下。

如果按照郭嘉的說法,袁紹雖然看起來出身顯赫,又禮賢下士,是個明白人。可是實際上,袁紹卻並非如此。

往往看起來什麼都抓,可是卻抓不住主要矛盾,真正需要決斷時就成草包了。就袁紹這種性格特點來看,根本沒有機會在三國亂世成就一番事業。

事實證明,郭嘉倒也沒說錯。袁紹確實是高開低走的代表,一副好牌打了個稀碎,從而退出爭奪天下的舞台。

郭嘉從袁紹麾下跳槽,到了曹操的「創業公司」,雖然當時曹操陣營不大,但是曹操短平快的管理讓郭嘉感到非常舒服。

郭嘉最善於做一些高屋建瓴,畫龍點睛的事,對於對手心理的研究以及烹製美味的心靈雞湯也極為擅長。

曹操當年就喝了郭嘉的一碗心靈雞湯,從而振奮起精神。曹操還處在創業初期的時候,被袁紹死死壓制,搞得他沒有信心了。

郭嘉卻捧著熱氣騰騰的心靈雞湯,向曹操論述了他對比袁紹的十勝,以及袁紹對比曹操的十敗。曹操喝完這碗心靈雞湯就感覺到渾身充滿了力量,認定了郭嘉這個天才。

之後,郭嘉總是在拿捏大節奏方面十分出色。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憂心孫策搞事,郭嘉便給出了自己的預言,聲稱孫策「輕而無備」,必定死於匹夫之手。

就這還真就被郭嘉說中了,甚至讓人都懷疑,行刺孫策的人是郭嘉指使的。

官渡之戰後,袁紹的兒子逃到了烏桓,曹操想斬草除根,但又擔心自己傾巢而出後遭劉備的算計,一直處於猶豫中。

而郭嘉卻認為不會出問題,他看到了劉表和劉備之間的「塑料關係」,猜中劉表將會阻攔劉備。

之後,曹操就率領軍隊大搖大擺討伐烏桓,郭嘉又發現了曹操的行軍速度有問題,這樣大張旗鼓地過去,想必對方早就已經準備好了。

郭嘉靈機一動,提出閃電出擊的戰略,曹操一想,這確實沒毛病,兵貴神速。曹操作出撤兵的假象,暗中派了一支騎兵閃電出擊。

這一戰也著實起到了應有的效果,此戰曹操俘虜了20多萬人,袁尚也跑向了遼東的公孫康。但此次行軍同樣兇險萬分,途中遇到了200多里沒有水的路段,糧食吃光了之後,又殺了幾千匹戰馬。

曹操大軍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就連曹操自己也明白,郭嘉從來都是只管提,至於風險和落實,他從不去考慮這一點。

從郭嘉取得的戰績來看,郭嘉的實力真的在諸葛亮之上?

郭嘉鬼才之名,有多少水分

郭嘉之所以從袁紹處跳槽,是因為袁紹與郭嘉這對組合,存在天然的劣勢。袁紹雖然出身顯赫,但他的班底之中,卻缺少中堅力量,即便是袁紹常規的戰術,都難以順利落地,更別提郭嘉靈光一下的點子了。

袁紹的見識以及謀略,缺乏的是像諸葛亮這種能夠事必躬親的人,而非像郭嘉這種僅僅提戰略戰術,不管落地實施的這種人。

也可以這麼說,袁紹沒有辦法將郭嘉提出的戰略方針落地,而郭嘉同樣也缺乏將戰略方針落地的能力,因此,二人的組合註定是失敗的。

但曹操卻有非常紮實的謀臣團隊,能夠將曹操的戰略意圖悉數落實到位。當郭嘉給曹操喝了點心靈雞湯,讓曹操決策和袁紹開戰之後,基本上他的任務就完成了。

而至於這個官渡之戰怎麼打,郭嘉也不曉得。於是,荀彧作戰前分析,顏良文丑也是莽夫,不足為慮。之後坐鎮許昌,確保大軍糧草的供應。

荀攸戰術推演,讓曹操戰術性假裝過河,然後吸引袁紹大軍,以糧草為誘餌,除掉顏良文丑兩名大將,無異於割掉了袁紹的兩臂。

賈詡勸說曹操襲擊烏巢,火燒袁紹的糧草,決定了官渡之戰的走向,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反觀郭嘉,只是說要開戰,至於何時開,怎麼開,怎麼打,郭嘉並沒有任何具體的戰略方針。

戰略決策能力超群,但並不擅長軍事、謀略,郭嘉哪裡像個打工仔,就跟個二老板一樣,決策能力出眾,動手能力幾乎為零。

郭嘉提出的戰略,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為了促成他的可行條件,需要強大的團隊去支撐才可以。

就說曹操的那次遠征,也是曹老闆命大,要不然真的就交代到路上了。最後郭嘉被曹操安排到軍師祭酒的職位上,也恰恰是發揮他的所長,提一提新點子就好了,能落地就落地,實在是風險太大,也就不採納了。

也不能說郭嘉是個混子吧。但是只能遇到合適的團隊,才會發揮出相應的作用來。他在戰術方面的短板,全都由其他團隊成員來彌補了。

如果真要說摻水的話,姑且五五開吧。單純就這一方面來看,諸葛亮的綜合實力就要比郭嘉厲害多了。

他既可以制定策略,又可以率軍去落實,還能在劉備去世之後,獨自扛起蜀國的大旗。而郭嘉只能遇到像曹操這樣的老闆和團隊,才會發揮出他的作用。

單純就生存能力來看,或許諸葛亮還是更勝一籌。之所以諸葛亮很少留下靈光一現的謀略,實際是職責所限,並非他想不到。

自己作為實際的執行者,第一考慮得要穩妥,方便實施落地。恰恰郭嘉不需要考慮這些,才會提出各種天馬行空的點子。

因此,郭嘉三國第一謀士的帽子,對於他來說,未免過於大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