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老將軍肩扛羽箭,清兵鼻青眼腫,李蓮英一臉老年斑

鴻鵠志在蒼宇 發佈 2022-02-20T16:31:40+00:00

可回眸一百年前,「曲終人散空愁暮,一低首,一回眸,空流淚千行」!裹小腳,陰陽頭,大辮子,一幅幅讓人感到揪心的歷史影像,被相機定格下來,再現晚清真實的人和事。


盛世中國,一起向未來!可回眸一百年前,「曲終人散空愁暮,一低首,一回眸,空流淚千行」!裹小腳,陰陽頭,大辮子,一幅幅讓人感到揪心的歷史影像,被相機定格下來,再現晚清真實的人和事。今昔對比,讓人震撼,一百年真是滄海桑田。

纏足在歷史上流傳千年之久,到了清朝更是登峰造極。從達官顯貴到貧苦百姓,女子為了討好男人,一雙腳裹到極致,美其名曰「三寸金蓮」。可纏足時的劇痛也成為女子不堪回首的夢魘,腳趾壓到腳心,腳跟與腳趾成弓背,看看就讓人不寒而慄。一百多年前國人走路都是顫顫巍巍,哪有清宮劇里那樣滿街跑?

討飯的乞丐,天災人禍下饑民遍地。封建時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大清也不例外。「康乾盛世」已經遠去,慈禧統治時期,內憂外患,天災人禍,百姓日子苦不堪言。光緒年間的丁戊奇荒更是將人逼上絕路。

背井離鄉的窮苦百姓,拖家帶口。那場災荒二百年不遇,乾旱,洪澇,蝗災,雪災輪番上演,持續四年,餓死上千萬人。朝廷的賑災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只能背井離鄉去乞討,度日如年。

父子倆在抽大煙,一人一根煙槍,沒了精氣神,話不投機半句多。晚清鴉片失控,除了西方列強的傾銷外,更有清廷在鼓勵種植。「種植罌粟花,取漿熬煙,其利十倍於種稻」。鴉片當糧食吃,當時的場景可想而知,煙館林立,禁菸就成了一紙空文。

老北京的城牆有多壯觀,看看這張照片就知道了。建國後,關於北京城牆曾有激烈的論戰,最後被拆除,還讓當時的梁思成和林徽因痛哭不止。如今只能在老照片中一睹其雄偉壯觀了。從相片裡看到乾涸的護城河,還被開墾種上了莊稼。

肩扛羽箭的老將軍,一身鎧甲,個頭不高卻也威風凜凜。他叫蘇元春,晚清抗法將領,官至提督。曾幫助馮子材大勝法軍,可謂民族英雄。隨著熱兵器的到來,箭還是利箭,弓還是強弓,可終究已干不過洋槍洋炮。

清末一位犯人,應該是監獄裡的重刑犯。戴著木枷,腳上還拴著鐵鏈,真是插翅難逃。面對鏡頭,這名犯人也是面無懼色。正襟危坐的官老爺,看不出什麼官職,官威一般般。倒是身後的華蓋和侍衛讓他有了底氣,即便是九品芝麻官,在當地也是握有生殺大權的人。

甲午戰爭中被日軍俘虜的清兵,跪在地上,讓日軍打得鼻青眼腫。曾經的八旗兵驍勇善戰,後來不堪其重。綠營兵也是吊兒郎當,不堪一擊,即便是李鴻章的北洋艦隊也難逃覆滅。

安德海被殺後,二總管李蓮英成了慈禧身邊最紅的太監。真實的李蓮英並沒有影視劇里那樣帥氣,面如冠玉。相反他臉上痦子麻子清晰可見,剛過中年就一臉老年斑。為何這樣一位面露兇相的人能被慈禧賞識,這除了他會梳頭外,情商也是極高。他沒有像安德海那樣高調,飛揚跋扈,而是「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

停在頤和園東宮門外醫護車,這樣的照片難得一見。應該是皇室成員找西醫看病,也可能是給駐守頤和園的聯軍士兵看病。

拄著打狗棒討飯的母子,在母親懷裡的孩子正餓得直哭,這一幕太讓人揪心。看看大清末年的世間百態,恍如隔世。久遠的歷史總是讓人感到沉重,榮辱興衰,切莫相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