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NRC—營養需求解讀(一)

養牛派 發佈 2022-02-20T23:33:10+00:00

NRC根據後備牛群的數據,改進了相關營養指標的推薦值,這就是為什麼高幹物質採食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的原因,本文全面回顧了干奶牛、犢牛和青年牛的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求情況。家惠技術 | 如何提高新產奶牛的峰值產奶量?

NRC根據後備牛群的數據,改進了相關營養指標的推薦值,這就是為什麼高幹物質採食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的原因,本文全面回顧了干奶牛、犢牛和青年牛的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求情況。

家惠技術 | 如何提高新產奶牛的峰值產奶量?

蛋白和胺基酸

Mark Hanigan, Helene Lapierre和 Jeff Firkins主導:

1. 預測乳蛋白的新方程式包括了五種胺基酸、可消化能、可消化中性洗滌纖維(dNDF)和體重(維持需要的調整)。

2. 各種蛋白來源的過瘤胃蛋白(RUP)和胺基酸的消化率相同,該模型提供了與目標效率相比較的每種胺基酸的預測效率。若日糧中胺基酸效率接近或高於目標效率,可能意味著需要補充胺基酸,因為胺基酸可能限制了產奶量。

3. 第一限制性胺基酸的概念被認為不正確,幾種胺基酸的混合可能會導致相似的乳蛋白產量。

4. 瘤胃降解蛋白(RDP)適宜水平為10%DM,最高為12%DM。

5. 這次改進了飼料庫中的RDP、RUP和微生物蛋白估值的準確性。

6. 內源性蛋白沒有被考慮為胺基酸來源。

哈金斯的註解:蛋白和胺基酸的模型進行了調整,重點關注乳蛋白產量。數學建模和統計用於改進模型預測。現場應用需採用NASEM2021模型,估計日糧對乳蛋白產量的影響。若市場不根據乳蛋白含量定價,那麼乳蛋白模型的經濟價值就會降低。


常量礦物質

Rich Erdman主導:

1. 建議基於可吸收礦物質,採用吸收係數(AC)。

2. 以鈉、鉀、氯和硫的需要量為基礎,推薦了最低日糧陰陽離子差(DCAD)。然而,最優DCAD是一個經濟決策,而非營養需求。

3. 鈣:小幅增加,但整體日糧需求沒有改變。因為AC下降了,因此日糧中鈣的需求稍有變化。

4. 磷:日糧來源的利用率較高,減少了內源性損失,與乳蛋白有關。日糧整體需求沒有變化。

5. 鎂:鎂-鉀公式調整了AC,泌乳鎂的需求量減少了,維持鎂的需求量增加了。整體而言,日糧鎂的總需求量高於之前的水平。

6. 硫:沒有變化。

7. 鈉:維持需要增加了10-15g/d,泌乳需要減少了6-12g。據悉,由於乳房炎,牛奶中的鈉含量比以前低。此外,還取消了熱應激相關的指南建議。整體而言,日糧鈉的需求高於以前的水平。

8. 鉀:沒有變化。

9. 氯:推薦維持攝入量增加了10-15g,但泌乳需求減少了,所以總需求量沒有太大的變化。

哈金斯的注釋:常量礦物質方面沒有重大的變化。熱應激條件下,DCAD、鈉或鉀也沒有推薦值一些營養師或奶農可能會根據總攝入量而非吸收量來評估日糧的礦物質供應情況。


微量礦物質和微生物

Bill Weiss 主導:

1. 日糧中相關拮抗劑的利用效率沒有進行調整。

2. 安全係數很重要,因為NASEM是按照牛群平均需求設定的,且該次更新也沒有包括安全係數。

3. 與泌乳牛相比,干奶牛的採食量只是其一半。干奶牛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需要量低於泌乳牛,但由於採食量的差異,日糧中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濃度更高。

4. 由於數據有限,有機微量元素的AC沒有包含在內。AC可能會因產品而異。若用戶有特定產品的可信賴的AC數據,可以直接輸入到軟體模型中。

5. 鈷:提高到0.2ppm。

6. 銅:維持需要增加,AC增加,那麼干奶牛和泌乳牛滿足需要的日糧濃度分別為17ppm和9ppm。

7. 鉻:沒有相關建議,需要更多的數據。

8. 碘:基於牛奶中的碘含量,有微小變化。

9. 錳:AC從0.75%下降為0.40%,這意味著干奶牛和泌乳牛的日糧含量需分別達到40ppm和30ppm。

10. 硒:沒有變化,因為沒有數據顯示其不足,且其濃度由FDA規定。

11. 鋅:干奶牛提高了10%,達到28ppm左右,泌乳牛提高了15%,達到60ppm左右。

12. 維生素A:沒有變化,除了產奶量達到75磅(約34kg/d)以上的牛隻,每增加1磅每天增加450IU。

13. 維生素D:維生素D2的生物價值只有維生素D3的一半,奶牛血漿的25-羥基維生素D的含量需要維持在30ng/ml,即每kg體重40IU。

14. 維生素E:干奶前期1000IU,圍產前期2000IU。

哈金斯的注釋:有些微量礦物質和維生素有明顯的變化。模型中對拮抗劑沒有做相關調整,但營養師需要考慮。對於DCAD、鉻、煙酸或生物素的水平沒有相關的推薦,因為沒有相關的要求。然而,泌乳牛日糧添加一定的量,有助於改善產奶量和健康。奶農、獸醫和營養學家仍需解決的問題有:有機微量元素的作用、鉻的使用指南和瘤胃保護膽鹼。


干奶前期和圍產前期奶牛

Bill Weiss 主導:

1. 乾物質採食量:日糧NDF含量和妊娠天數常用於預測牛隻的乾物質採食量(DMI),其約占體重的1.8%-2.0%。青圍產奶牛的DMI約占經圍產的88%。在該模型中設置,奶牛產前兩周的DMI開始逐漸下降至體重的1.6%。

2. 根據母牛的胎次和體重,來估計胎兒的體重。對於胎兒而言,妊娠10天後對蛋白和能量就有所需求了,但對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求是從妊娠190天開始的。直至妊娠280天,該需求呈現曲線增加。對於雙胎牛,模型中沒有進行任何調整。

3. 蛋白水平:干奶前期日糧粗蛋白12%(MP 7.2%),圍產前期日糧粗蛋白13%(MP 8.6%),青圍產日糧粗蛋白14%(MP 9.2%)。

4. 關於初乳合成的相關營養需求沒有進行調整,但建議奶農考慮。

5. 瘤胃保護蛋氨酸需求沒有調整,除非有特殊需求的牛隻,其會影響奶牛的免疫力、繁殖性能和肝臟功能狀況。

哈金斯的注釋:青圍產和經圍產分開飼養,有助於提高牛隻的乾物質採食量。NRC中推薦的日糧蛋白含量低於生產實踐。當奶牛的採食量降低時,初乳的營養需求很重要。書中提到,圍產前期日糧的蛋白隨著能量的變化而變化很重要,可以通過減少日糧NDF和增加能量(如澱粉)來實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