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人!動則有益,多動更好《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來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發佈 2022-02-25T03:06:03+00:00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牽頭組織編制的最新版《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發布,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身體活動提出了建議。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彭放

孩子學習壓力大,放下書本想玩玩電腦、手機放鬆;工作對著電腦,上下班開車,回家躺在沙發……你是否每天都處於久坐少動的狀態?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牽頭組織編制的最新版《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簡稱《指南》)發布,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身體活動提出了建議。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近期也推出「身體活動專輯」,呼籲把身體活動融入日常生活。

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身體活動有什麼重點?有哪些講究?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和長沙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進行了解讀。

缺乏身體活動成為造成死亡的第4位主要危險因素

什麼是「身體活動」?長沙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長周婧瑜介紹,身體活動和體育運動、體育鍛鍊等名詞不完全等同,它是指骨骼肌收縮引起能量消耗的活動,不限於特殊性質的某一種活動,而是包括所有類型的、各種強度的、各種範疇的活動,主要包括職業性活動、交通出行、家務勞動和休閒活動等4大類。

缺乏身體活動已成為影響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全球範圍內造成死亡的第4位主要危險因素(前3位是高血壓、抽菸、高血糖)。「身體活動不足不僅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發育,也是很多慢性病如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共同的危險因素,還會影響人的心理狀況、認知、睡眠質量和骨骼健康等。」周婧瑜說。

《指南》提出「動則有益、多動更好、適度量力、貴在堅持」。動則有益指的是對於平常缺乏身體活動的人,要改變久坐的生活方式,在出行、家務和休閒中的活動可以改善生活質量,有益於身心健康;多動更好是說動比不動好,動得多比動得少好,但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活動,不是一味強調多動;適度量力指的是活動前身體覺得疲勞、不適等,要適度減輕,量力而行;貴在堅持指的是身體活動促進健康不在於一朝一夕,而在於長期堅持。

兒童青少年根據不同年齡特點開展身體活動

《柳葉刀》的「身體活動專輯」指出,每年由身體活動不足導致的總死亡人數超過500萬,特別是青少年身體活動狀況不樂觀。

《指南》分別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提出了身體活動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指南》對每個階段的孩子視屏時間提出了建議。其中,2歲及以下兒童不建議看各種屏幕。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兒科副主任、兒童生長發育專家王霞教授補充道,1歲以內的嬰兒每天累計不少於30分鐘的俯趴時間,會爬行的嬰兒鼓勵多爬,每次10~20分鐘,推薦俯臥夠玩具、嬰兒按摩操、追爬、鑽洞遊戲等;1歲以後的幼兒以親子互動遊戲為主,每天間歇進行遊戲活動,總時間達到180分鐘,動、靜遊戲交替。

3~5歲是兒童基本動作技能發展的重要時期,需要結合兒童年齡的特點和活動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遊戲,如整理玩具、家務活動、障礙跑、抓人遊戲、過獨木橋、搭積木等,讓孩子全天處於活躍狀態。

6~9歲的孩子注意力提高,可以為了一項運動目標而努力。王霞建議,這一階段選擇跑步、游泳、滑冰及跳躍等運動形式的練習,也可以接觸一些武術運動,訓練敏捷、平衡和動作變換的能力。

10~12歲的孩子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敏性都有了一定基礎,理解能力也發展得較好,能思考一些比賽策略,可以進行較複雜的運動。此階段應該定向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重點放在技巧和動作上,儘量避免過強的對抗,以桌球、羽毛球、籃球、足球等項目為主。

13~17歲的青少年學習壓力大,更容易忽略身體活動。王霞建議,這個階段注重縱向運動對身高增長有利,學習之餘在家可開展摸高、跳繩和引體向上等活動;游泳、健身操、球類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

職場人士別忘用短時間身體活動打斷久坐狀態

《指南》建議,18~64歲成年人每周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高強度有氧活動,或者等量的中等強度和高強度有氧活動組合;每周至少進行2天肌肉力量練習;保持日常身體活動,並增加活動量。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徐大啟表示,有氧活動是指主要以有氧代謝提供活動中所需能量的活動方式,如游泳、慢跑、快走、太極拳、跳繩、騎行等。

肌肉力量練習大多屬於無氧活動,就是在進行活動消耗能量的過程中不一定要氧氣參加就可以完成,如上樓、提重物、伏地挺身等。無氧活動對於骨骼健康的幫助,是有氧活動所不能替代的。

不少忙碌的職場人士說,每天工作對著電腦,等到下班時身體都僵硬了,才想起已經大半天沒有起身。徐大啟給出「多喝水,多上廁所」的建議。人久坐時容易導致體內筋膜缺水、姿勢僵硬,在眼前放一大杯水,隨時喝水,既能滿足人體需要,又能增加排尿的次數。如此一來,上廁所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身體活動。起身的同時,可以順帶做幾分鐘深蹲、踢腿之類的活動。用短時間的身體活動打斷久坐的狀態,可以減少靜坐少動的不利影響。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加強平衡力的鍛鍊

徐大啟建議,65歲及以上老年人,如果身體狀況良好、無慢性病,可以參照18~64歲成年人的身體活動推薦進行活動,尤其要注重平衡力的練習。

「鍛鍊平衡能力,最大的益處是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風險,預防跌倒及其造成的骨折是維護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關鍵措施。」徐大啟介紹,老年人可以通過3個檢測動作,簡單評估自己的平衡力。第一步,雙腳併攏站立10秒;第二步,半足距站立,一隻腳的腳尖對著另一腳的腳掌中間併攏10秒;第三步,全足距站立,一隻腳的腳跟對著另一隻腳的腳尖,保持直立10秒。以上3個動作均能維持10秒為正常,少於10秒表示平衡力較差。

徐大啟介紹,以上測試既可以評估平衡力,也可以當做鍛鍊方法。老年人在家就可進行測試和鍛鍊,觀察自己有無晃動,晃動得越多,表示平衡能力越差。每次以自己的疲勞程度為準,感覺有點吃力了就可以停止,然後每次增加一點鍛鍊時長。剛開始平衡能力極差的老人,建議身旁擺放固定扶手,一旦失去平衡可作為支撐。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以隨時隨地加強平衡力鍛鍊,如在廚房洗碗時,兩腿交替轉移重心;步行上下樓梯可訓練下肢肌力,提高下肢平衡力。平衡力較差的老人,應該藉助一些防滑的產品,減少摔倒風險。

徐大啟建議,對於高齡、虛弱或者不能達到身體活動推薦量的老年人,要以身體允許的水平為起點,儘可能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身體活動。慢性病患者進行身體活動前應諮詢醫生,並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除了急性發作期,所有慢性病患者均可以進行適當的身體活動。

關鍵字: